郝龙斌急了,落后郑丽文后,要求大陆放弃武统,大陆用3个字回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7 21:08 1

摘要:近期,岛内热度较高的事,便是国民党主席选举。起初,候选人郝龙斌一直秉持“稳扎稳打风格”,不搞折腾、不挑起事端,试图凭借“务实”方式争取选票。但随着投票日期日益临近,他的表现出现显著变化。10月中旬,他临时召开了一场记者会,一开口便抛出涉及两岸的五点主张,其中有

近期,岛内热度较高的事,便是国民党主席选举。起初,候选人郝龙斌一直秉持“稳扎稳打风格”,不搞折腾、不挑起事端,试图凭借“务实”方式争取选票。但随着投票日期日益临近,他的表现出现显著变化。10月中旬,他临时召开了一场记者会,一开口便抛出涉及两岸的五点主张,其中有两句话直接引发轩然大波:“促使大陆放弃以武力实现统一”“认可中华民国的存在” 。

此言一出,岛内各界议论纷纷,部分人称赞他“敢于表达”,然而也有人斥责他“无端折腾”。而大陆方面的反应颇为平静,国台办在10月15日的例行会议上仅回应了3个字:“不评论”。别轻视这简短的3个字,其背后蕴含的深意众多。

至于郝龙斌为何突然转变策略,根源在于选举形势。此前,他始终认为自己胜券在握,毕竟他走的是国民党内部的“稳健派”路线,着重于党内的协调工作以及探讨民生经济方面,不愿在敏感议题上招惹是非。但从10月起,情况发生改变,其竞争对手郑丽文极为擅长深入基层,今日前往台南与老年农民交流,明日又到台北举办选民座谈会,深蓝选民对此极为受用,其支持率迅速攀升。

例如《联合报》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郑丽文的支持率曾一度超越郝龙斌,这使他着实陷入恐慌。在国民党的选举中,“两岸立场”向来是深蓝选民衡量的关键标准,此前诸多候选人都曾依靠高呼“支持两岸”的口号来拉拢选票。郝龙斌显然是无计可施,才想到将两岸议题当作“救命稻草”,企图通过发表一些“强硬言论”,塑造自己“敢于与大陆对峙”的形象,以挽回深蓝选民的支持。

但此招看似引人注目,实则空洞无物。岛内有评论员在节目中予以揭露:“郝龙斌声称要让大陆放弃武力统一、承认中华民国,但若询问他‘要是大陆不答应该如何’,他仅仅表示‘期望对话’,没有任何切实可行的办法。这难道不是为了选举而说的空话吗?”

郝龙斌提出的五点提议之中,争议最大的当属“放弃武力统一”以及“承认中华民国”,这两项内容绝非所谓的“谋求和平”,而是直接触碰了大陆的原则底线。

先来讲讲“要求大陆放弃武力统一”这一点。大家想想,大陆何时表明过武力统一是针对台湾民众的呢?早就清清楚楚地阐明,武力统一是为防范“台独”分裂行径以及外部势力干涉的“关键举措”。举例来说,此前美国频繁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台独”分子趁机煽风点火,倘若大陆将这一手段撤销,岂不是等同于把国家统一的主导权拱手让人?届时“台独”势力肆意妄为,两岸还能维持和平吗?郝龙斌的这番言论,看似是为两岸和平考虑,实则企图让大陆“摒弃底线”,这种想法根本不切实际。

再看“承认中华民国”,这就更离谱了。联合国早在1971年就通过2758号决议,明确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民国”早就退出国际舞台了,现在全球182个国家跟中国建交,没一个承认“中华民国”的。郝龙斌提这个,说白了就是想把台湾地区从中国分出去,跟“台独”的小心思没两样,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郝龙斌自己也知道这些主张行不通。记者会结束后,有记者追问“要是大陆不接受,你下一步咋做”,他支支吾吾半天,就说“希望两岸多沟通”,连个具体方案都拿不出来。这明摆着是为了选票“演戏”,真要谈两岸关系,他根本没谱。

针对郝龙斌发出的“喊话”,大陆仅仅回复了“不评论”这三个字。别看这三字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背后蕴含着两层深意。

第一层意思为:岛内究竟推选谁担任主席,这完全属于岛内自身事务的范畴,大陆秉持不干预的原则。不过,切不可将两岸关系当作是用于“炒作”的材料。

回顾过往,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的选举过程中,总有某些人妄图借助“涉及两岸”的话题来吸引关注,就像之前有人叫嚷“两岸经济脱钩”,还有人提出“寻求美国协助”等等情况,而大陆始终未曾随声附和。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两岸关系绝非选举过程中的“道具”,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炒作。郝龙斌试图通过讲狠话的方式来争取选票,大陆自然不会配合他上演这样一出戏码,以免为其提供“借助大陆来营造声势”的契机。

第二层含义更为关键:底线坚定不移,相关政策保持稳定不变。“不评论”并不意味着“毫无态度”,实则是明白无误地向郝龙斌表明:倘若你不认可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九二共识”,那么无论说多少话都毫无意义。

大陆早已明确划定界限,只会与认可“九二共识”的党派、团体探讨合作事宜,不论你是候选人身份还是担任主席职位,缺少了这一基础条件,一切都无需再谈。就好比之前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到访大陆,能够促成诸多交流合作项目,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他承认“九二共识”;相反,那些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人,别说开展合作,就连进行对话的机会都不存在。

并且,大陆针对台湾地区所实施的政策始终未曾改变:倘若能够实现和平统一,那无疑是最为理想的状况。所以,这些年来陆续推出了“31条惠台措施”以及“26条措施”,助力台湾农民将水果售卖到大陆,为台湾学生提供来大陆上大学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切实可见的利好举措,推动两岸关系更加紧密。然而,一旦有人妄图推行“台独”行径、蓄意进行分裂活动,大陆必定不会撤销保底的应对手段——这绝非仅仅是口头的威慑,而是切实体现在实际行动当中的。

郝龙斌此次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反映出岛内众多政治人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症”:他们既不敢公然推行“台独”行径(忌惮大陆采取切实行动,也担忧失去来自大陆的利益),又不愿明确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害怕得罪岛内支持“台独”的选民群体),于是便妄图炮制一些“含混不清的表述”,寻求所谓的“中间立场”。

然而,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中间立场”。两岸关系仅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要么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以诚恳的态度探讨统一事宜;要么执意进行分裂活动,最终必将引火烧身。郝龙斌口口声声提及“和平”,却不允许大陆保留必要的保底手段,且拒不承认中国主权,这种所谓的“和平”不过是“单方面的和平诉求”,只想着获取利益,却不想承担应尽的责任,大陆决然不会予以应允。

况且,两岸实现统一是迟早之事,绝非凭借某些人在选举期间喊几句口号就能扭转乾坤。就拿2023年举例,两岸之间的商业往来规模高达3000多亿美元,同时,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选择来大陆求学、工作以及定居,甚至连台湾地区的年轻一代都清楚知晓,唯有依托大陆的发展机遇,自身才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国际层面,没有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敢于公然对“一个中国”原则发起挑战,即便存在个别国家偶尔发表一些不当言论,但实际上并没有哪个国家真的会为了台湾地区而协助其分裂,毕竟,没有国家愿意因台湾地区,而放弃与中国开展合作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郝龙斌目前企图通过发表强硬言论来争取选票,就算真的在选举中胜出,又能起到什么实质作用呢?若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大陆依旧不会与其开展合作谈判;要是妄图借“中华民国”之名搞分裂,更是绝无可能得逞。大陆此前简洁有力的回应,已然将道理阐释得十分透彻:不要为了选举而盲目折腾,两岸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任何人都无力改变。

归根结底,岛内选举即便表面上看似热闹非凡,但终究不过是中国内部的一桩小事;个别政治人物发表的那些“空洞言论”,顶多在岛内传播几日,根本无法对两岸统一的坚实基础造成实质性影响。等到所有人都深刻认识到“唯有承认一个中国,两岸方能实现良好发展”这一真理,两岸统一的进程必将进一步加快。

来源:八哥疯玩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