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四省之四大名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7 17:50 2

摘要: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堪称中国近现代军事人才的摇篮​​。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这些地方的将领们书写了半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其实不单单在近现代此四省孕育出了大批优秀的将领,在古代历史上,这些省份同样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堪称中国近现代军事人才的摇篮​​。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这些地方的将领们书写了半部中国近现代军事史​​。其实不单单在近现代此四省孕育出了大批优秀的将领,在古代历史上,这些省份同样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黄盖:众人只知周瑜打黄盖,却不知这位被打的老将是东吴的中流砥柱。我们所熟知的赤壁之战的火攻计划,竟源是这位老将提出的,黄盖在赤壁之战中的贡献被严重低估。他不仅是火攻战术的提出者,还是执行者,几乎为此付出生命代价。他侍奉孙家三代,从孙坚、孙策到孙权,屡建奇功却鲜为人知。

左宗棠:左宗棠的功绩无需过多赘述,虽然三次科举落榜,但是丝毫不影响其建功立业。单凭他收复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国土,相当于现在德国、法国和西班牙面积的总和!就足以名垂青史。

彭玉麟:他是清廷最为清廉之人,一生为清朝立下不朽功勋,不为功名,只为发光发热,6次辞去巡抚、总督、尚书等一品大员职务,此种精神,难能可贵。当代著名作家唐浩明曾评价他“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求官、跑官、钻官、买官,又有多少人为了升官,什么卑鄙无耻的事都干得出,还有多少人或颟顸无能,或老迈病弱,却依旧占着一个职位不放。像彭玉麟这样一生辞谢六项崇职要缺,甘愿做苦役实事,甘于做普通百姓的人,衡之古今官场,实在是凤毛麟角,难寻难觅。”

刘锦棠:如果说收复新疆的第一功臣是左宗棠,那么第二功臣必定是刘锦棠。他是左宗棠麾下最得力的干将,15岁从军,30岁挂帅,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之时,左宗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刘锦棠担任前敌总指挥,他的军事才能在此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这大功立下之后,却总是低调地站在左宗棠的光环之后。

伍员: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从楚国逃亡后,先后辗转宋国、郑国,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磨难。因忧心忡忡,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他最为高光的成就是辅佐吴王阖闾成就霸业,提出非常多富国强兵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他带兵成功灭掉楚国,掘开楚平王坟墓,鞭尸三百。很多人认为他的这种行为不可取,虽然此行为非常极端,但是家破人亡的深仇大恨积累多年,一旦爆发,必然强烈无比。

孟珙:他早年便随父亲孟宗政在军营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本领。父亲去世后,他凭借自己的所学让他在南宋军中快速崛起。在联手蒙古灭掉金朝后,宋蒙战争随即爆发,孟珙独力承担南宋三分之二战线防御重任,包括川蜀和京湖两大战场。

余玠:他没有显赫家世背景,全凭个人才能和战功获得晋升,这种从底层成长起来的经历,也让他更了解民间疾苦,为他后来治理四川时推行仁政奠定了基础。他构建的山城防御体系让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寸步难行,成长为南宋西部战场的总指挥,是四川的守护神。守蜀十年,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熊廷弼:若廷弼在,满洲铁骑安能入关!贫寒的出身让他深知民间疾苦,而凭借真才实学一步步走上仕途的经历,则培养了他不趋炎附势的品格。他的一生曾经两度挽救辽东危局,亲手构建的辽东防线,可是他强硬的作风得罪了朝中不少言官,屡遭弹劾。

第二次经略辽东之时,他为他的强硬性格买了单。朝廷同时任命主战派王化贞为辽东巡抚,而王化贞拥兵自重,不听调遣。“经抚不和”不仅是熊廷弼与王化贞的个人矛盾,更是明末党争的缩影。熊廷弼性格刚直,不屑结党营私,而王化贞则深谙官场之道,有朝中大佬撑腰。这极大的限制了熊廷弼施展才华,王化贞不听熊廷弼劝告,擅自发动进攻,结果在广宁之战中惨败,熊廷弼因此被下入大狱。

甘宁:虽然年轻时是个“问题青年”,不读书、不务正业,在长江上过着打家劫舍的生活。在二十多岁时突然改邪归正,先后投靠刘表、黄祖,但都未受重用,直到后来投奔了孙权,才将他的才华施展出来。

虞允文:有谁能够想到一个从未带过兵的书生竟率领1.8万残兵击败了15万金军,创下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以少胜多战例之一。当时他只是奉命犒军的参谋军事,却因主帅缺席而被迫担起指挥重任。采石矶大捷不仅让他从文官蜕变为一代名将,更被誉为拯救南宋的关键战役。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常年的积累,44岁才中进士,大器晚成的经历极大的培养和锻炼了他。他在等待的路上不仅钻研学问,更关注实务,这为他日后处理军国大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良玉:从四川走出来的辣妹子,身为一介女流能有如此成就,着实为女人长脸,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一生三次北上勤王,在兄弟子侄七人战死沙场后,仍坚持抗清。

杨遇春:杨遇春年轻时家道中落,后参加武举考试,中得举人,若非家道中落,他可能只会是个普通文人,而非后来的叱咤风云的名将。他一生经历了上百场惨烈战役,从镇压白莲教到远征新疆,每次都是冲锋在前,皇帝为表彰他的贡献加封他为“一等昭勇侯”。在他70岁高龄时,还率领3万清军远征新疆,平定张格尔叛乱,收复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道光为表彰他的贡献任命他为陕甘总督,成为西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陶侃:作为寒门子弟,他在门阀林立的东晋王朝中脱颖而出,成为挽救东晋的栋梁之才。他忠诚、勤勉,这让陶侃很快脱颖而出。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 为陶侃提供了展示军事才能的舞台,后屡次平定叛乱,稳固了东晋朝局。他两度出任荆州刺史,将这片土地治理得井然有序。

周访:一个名不见经传、出身寒门的将领晚年竟让权倾朝野的大将军王敦忌惮到“不敢有异动” 他一生平定三次重大叛乱(平江州刺史华轶及荆州杜曾叛乱,平定杜弢的流民叛乱),为东晋王朝在南方站稳脚跟立下汗马功劳。

周罗睺:他本事南陈的战将,十分骁勇善战,被称为“江表最后孤忠”,隋朝大举南征,陈朝危在旦夕。当时周罗睺任都督巴峡缘江诸军事,负责防守长江中游防线,隋军一度难以渡江。南陈被灭后,他入仕隋朝,深受隋文帝赏识。

刘綎:有学者称其为大明最后的猛将,可能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中武状元,娶了兵部尚书张鏊的女儿。缅甸东吁王朝大举入侵云南之时,刘綎负责腾冲一带防务,他凭借此战扬名立万。播州土司杨应龙反叛,明廷震动,刘綎被任命为四川总兵官,负责最重要的綦江道进攻任务。

来源:婉儿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