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秋的桂林市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瓜里河畔清风送爽。村道旁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热闹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伴着音乐翩翩起舞;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关于稻渔基地灌溉设施升级的“圆桌会”正热烈进行。“从矛盾纠纷频发的‘问题村’到‘先进基层党组织’,变化全靠‘三治融合’的
初秋的桂林市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瓜里河畔清风送爽。村道旁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热闹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伴着音乐翩翩起舞;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关于稻渔基地灌溉设施升级的“圆桌会”正热烈进行。“从矛盾纠纷频发的‘问题村’到‘先进基层党组织’,变化全靠‘三治融合’的好路子。”村党总支部书记王冶感慨。
党建织网:四级联动打通服务末梢
2025年5月,随着广西师范大学派驻第一书记王科的到来,为瓜里村治理注入新动能。他牵头优化“村民小组长—普通党员—辅警、网格管理员—村干”四级网格,将全村17个自然村屯、378户1560名村民纳入28个网格,实现“每户都有联系人,事事都有党员管”。
“多亏网格党员小唐帮我申请产业补贴,不然瓜蒌苗都种不下去。”村民何明富指着自家3亩瓜蒌田说。网格党员唐荣军得知他想发展种植却缺资金,仅用3天就协助完成申请,拿到5000元补贴。如今,何明富加入栩文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瓜蒌产量预计达600公斤,增收近2万元。2024年,该村通过网格收集民生诉求127件,办结率达98%,党组织凝聚力显著提升,成功获评资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自治聚力:多元协商办好民生实事
“以前村道坑洼积水,现在硬化到家门口,这是‘圆桌会’开出来的实效!”72岁的村民刘代勇记得,2022年村民小组会上,15名代表联名提出道路硬化建议,村“两委”当即立项,仅3个月就完成3.2公里村道改造,惠及蒋家冲、下岭脚、下家以及戈洞等5个自然村屯。
该村建立“党群圆桌会+村干接待日+村务公开栏”三维协商机制,每月15日固定开展协商议事。2023年以来,通过该机制确定的公共基础照明工程、供水保障工程等7个民生项目均已落地,其中投资9.95万元的公共基础照明工程要新增56盏路灯,涉及10个村民小组,每个路灯的安装位置均通过了村民小组会议确定。“大事小情公开透明,我们签字表决才生效,这主人翁当得踏实!”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莫桂芳说。
法治护航:乡音普法化解矛盾
“土地边界纠纷吵了半年,多亏唐主任和‘法律明白人’调解!”村民刘大哥提及的唐主任,是村里调解队伍的骨干。这支由3名村干、2名老党员、2名退休干部组成的队伍,2024年以来已成功化解村民土地纠纷、稻田引水纠纷、山林边界纠纷等纠纷3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
该村创新“阵地+骨干”普法模式:将2个村民小组露天议事点改造成普法阵地,绘制20米法治故事墙,设置法律知识展板块;培育28名“法律明白人”,每月开展“乡音普法”活动。“以前不懂法就吵架,现在学法用法更省心。”村民何开运说。
德治润心:文明新风催生蝶变
德治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瓜里村创新运用“一约四会”,将治理理念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评上‘文明家庭’后,邻居都来请教家风秘诀!”村民文慧芳家的门框上,鲜红的牌匾格外醒目。该村通过“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规范行为,2024年评选文明家庭10户、好婆媳10对、推荐“丹霞先锋”候选人3人。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队伍常年活跃,今年已开展政策宣讲14场、技能培训11次。在粤桂协作帮扶项目主导的“田间课堂”上,村民学会电商运营技巧,通过直播销售富硒稻、瓜蒌子、百香果以及罗汉果等农产品,增收15余万元。如今的瓜里村,村级集体经济从2020年的不足5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较去年增长11%。(王科 邹癸辛)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