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渭南市公安局华州分局杏林派出所辖区的各个学校里,有位孩子们眼中的“警察老师”,她用三千余名师生都能听懂的语言,讲述法治道路上的一点一滴——杏林派出所社区民警郭梦妍担任辖区学校法治副校长以来,深耕校园法治教育,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渭南市公安局华州分局杏林派出所辖区的各个学校里,有位孩子们眼中的“警察老师”,她用三千余名师生都能听懂的语言,讲述法治道路上的一点一滴——杏林派出所社区民警郭梦妍担任辖区学校法治副校长以来,深耕校园法治教育,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在这场法治教育的精心耕耘中,她解锁了与不同年龄段孩子交流的“密码”:让法律走出条文,变成孩子们能听懂、能记住、能运用的生活智慧。
把“条条款款”翻译成校园“顺口溜”
“陌生人的糖果,不能要!”
“不听不信不转账!爸爸妈妈要记牢!”
.....
幼儿园里,小朋友跟着郭梦妍编的普法“顺口溜”大声读着。
面对幼儿园的孩子们,她选择用彩色动画和趣味游戏开启法治启蒙。交通安全课变成了操场上的红绿灯游戏,防拐骗知识化身为生动的情景剧。在欢声笑语中,“不跟陌生人走”成为孩子们的本能反应。
来到小学的课堂,她善于从孩子们身边的故事讲起。“为什么校门口的三无文具会被没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她把枯燥的法条变成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校园欺凌专题课上,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欺凌的危害,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面对中学生,她直击网络世界中的风险陷阱。
“高回报网络兼职靠谱吗?”
“刷单真的正挣到钱吗?”
“找上门的美女是真的吗?”
她用真实案例层层剖析,揭开诈骗的层层套路。同学们在恍然大悟中发现,原来法律就在身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走出“照本宣科”的普法还可以这么做!
“现在我们是小法官!”模拟法庭上,学生们正热烈讨论着一起校园失窃案。
她大胆打破传统课堂的界限,打造沉浸式法治体验课堂。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纠纷模拟场景,让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法律的温度。在激烈的讨论和思辨中,法律条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在消防演练现场,她不仅是严格的指导者,更是全情参与的陪伴者。每一个动作要领,每一处安全细节,她都要求得一丝不苟。因为她深知,今天演练场上的严格要求,可能就是明天危急时刻的生命保障。
每逢学校的法制讲堂,家长们总是早早地赶到,座无虚席。此刻,郭梦妍正在深入浅出地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台下的家长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要点。
她深刻认识到,守护孩子需要构筑一张家校警三位一体的防护网。为此,她为教师们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全面提升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如今,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成为校园安全的第一道守护者。
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她让家长们意识到:法治教育始于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她建立的微信群成线上沟通桥梁,让安全提示随时可达,让关切回应永不缺席。
她推动建立的“五个一”工作法,让安全防护网越织越密:警校家三方联动的共育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微警校”让安全课堂突破时空限制;法治副校长驻校制度使法治教育常态化;一校一账实现安全隐患动态清零;护苗信箱则守护着每一个“树洞”里的小秘密。
回首看来路,一路耕耘一路歌
如今,郭梦妍的法制教育精品课堂已在辖区11所学校绽放光彩,惠及3000余名师生。校园门口的硬质隔离设施安装到位,护学岗工作常态化开展,但这些外在的改变远不及孩子们内心的成长让她感到欣慰。
“警察老师,我帮同学识别了诈骗信息!”中学生的这条私信让她倍感温暖;“我现在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了!”小学生的自信满满让她充满成就感;“我回家就跟爸爸妈妈说了,他们还夸我记得好!”幼儿园孩子回家也完成了普法的家庭传递,这让她安心。
“法治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守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郭梦妍这样说道。
法治为墨,责任为笔。郭梦妍用她的真诚与智慧,在辖区热土之上细心描绘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动画卷。在她的故事里,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温暖的守护;法治教育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心与心的对话。
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伴随着充满关怀的育人匠心,更带着对孩子们最深沉真挚的关爱,这条路,她还在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媒体顾问:徐静
排版校对:郭瑞文
审核:何东京
供稿:渭南市公安局
你可能喜欢
来源:陕西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