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一顿火锅钱,杭州一群年轻人要为村里老人众筹一场村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7 17:06 1

摘要:再过十几天便是重阳节,一群年轻人想赶在那时候,给村里的老人众筹一场热热闹闹的村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

秋意漫过山峦,杭州临安新峰村的百亩小香薯冒出土地。

丰收里,一股温暖的力量在乡村传开。

再过十几天便是重阳节,一群年轻人想赶在那时候,给村里的老人众筹一场热热闹闹的村宴。

一个朴素的念头,在一夜之间,激起了千层温暖的涟漪。

只要一顿火锅钱,年轻人众筹村宴

这场温暖行动的发起人,是90后返乡青年小苏。

发起人是90后返乡青年小苏。受访者供图

四天前,一场助农直播上,小苏随口跟粉丝说“年底要是情况好,就请村里老人吃顿饭”。

直播结束后,她就收到了一位家乡姐姐的支持:“如果你要办村宴,我想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先出1000元。”

这一句话,让小苏第二天一早就去找了村书记。

新峰村党总支书记邵剑告诉潮新闻记者,听到小苏要发起一场村宴,村里很支持。“清凉峰镇是德善之乡,恰逢重阳节,既契合村里尊老传统,也增添了热闹氛围。”

他说,全权交给年轻人来办村宴,这还是新峰村第一次,“村里会全力提供后方支持。”

小苏告诉记者,号召年轻人众筹办村宴,是想唤起年轻人的家乡情怀,让老人们能笑着聚一聚,感受家乡的温暖,同时也想借此为家乡农产品找更多出路。

可是,仅新峰村就有600多名老人。村宴由谁办?请谁来?怎么办?

经过一番商讨,他们决定请新峰村和白果村联动,每户人家派一名70岁以上身体力行的代表参加,在忠孝文化村杨溪村办席。初步算下来,要办70桌,预算3.5万元。

“这次我们想打破传统,完全由我们年轻人来办。”小苏说,当充满爱和温暖的家乡宴席,全部由年轻人撑起时,这场宴席的意义,也多了一份家乡未来的可能性。“对农村来说,年轻力量是宝贵的财富。”

小苏定下了众筹的规矩——优先面向年轻人,每人只捐一顿火锅钱,上限300元。“希望这是一场属于年轻人的、纯粹的约定。”她说。

一场村宴,汇聚乡村温暖

小苏把“号召年轻人办村宴”的想法做成短视频,发在了自媒体账号上。

让她没想到的是,善意从四面八方涌来。

“菜我们按成本价供。”於潜镇的乡厨们和菜市场老板主动担起供菜、掌勺的工作,不仅免费出力,每人还转来500元参与众筹。

“我们帮忙张罗酒席,老公来烧菜”“缺人我来切菜”“钱不够我补点”“需要我们做啥直接说”……白果村十几名民宿、农家乐老板娘齐刷刷响应,要放下生意来帮忙。

(视频由小苏提供)

白果饭店老板娘柴燕琴回想起,前几年村里也办过一场村宴。

“当时场面很热闹,老人聚在一起聊天吃饭都很开心。我们都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现在村里年轻人少,老人缺少聚会交流的机会,村宴能让老人相聚、回忆过往,找回年轻的感觉。”柴燕琴说,她有办酒席的经验,准备村宴当天,来帮忙备菜、招待、与老人沟通。

温暖的链条还在不断延伸。

小苏的朋友圈里,记录着每一笔众筹款。

300元,来自村里返乡创业青年;288元,是买过农产品的老客户转来的;200元,是粉丝姐姐的心意;2000元,来自返乡创业想反哺家乡的坚果“创一代”;还有人转账1000元,不留名字……

小苏朋友圈截图

短短三天,众筹款已经凑了1万多元。

“现在还差2万左右,我想在下周把众筹款凑齐,剩下一周筹备酒席。”小苏说,村宴那天,她要拍视频记录下每个人的笑脸,“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村不仅有小香薯,还有这么多愿意为老人忙活的年轻人。”

这不再只是一场村宴,这是一群年轻人对家乡深情的反哺,也是一段关于返乡、传承和希望的温暖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