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传来喜讯,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牛国栋、连杰等8名一线工匠成功通过特级技师评审,成为太钢历史上首批获此殊荣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我省首批推进“新八级工”制度试点企业,此次特级技师的诞生不仅是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突破,更是国家“新八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传来喜讯,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牛国栋、连杰等8名一线工匠成功通过特级技师评审,成为太钢历史上首批获此殊荣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我省首批推进“新八级工”制度试点企业,此次特级技师的诞生不仅是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突破,更是国家“新八级工”制度在钢铁行业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太钢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扎实成效。
特级技师作为国家职业技能等级序列的最高等级之一,等同于正高级职称,代表着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顶尖水平。太钢此次获评的8名特级技师,均深耕生产一线二十载以上,其中全国劳动模范牛国栋深耕冷轧领域26年,练就板型“一眼判”、设备“一听准”的绝活,带领团队创造近亿元效益,被认定为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是工匠群体的杰出代表。
“‘新八级工’制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打破了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太钢集团教培中心测评认定室主任张鹏介绍,该制度在原有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向下补设学徒工,向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形成完整的八级职业技能序列,让技能人才有了清晰的职业上升通道。为确保制度落地,太钢严格遵循宝武集团特级技师评审管理办法,构建了“发布通知—个人报名—企业审核—机构初评—综合评审—公布公示—证书颁发”的全流程规范体系。评审标准极为严苛,要求候选人需具备高级技师资格满5年以上,在技术创新、工艺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业绩卓著;初评后,报宝武集团进行综合评审,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审核、答辩,经过分组预评、集中合议、无记名投票等环节,需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方可通过。
从去年8月启动评选到最终结果揭晓,近一年时间里,8名工匠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背后是太钢对技能价值的极致尊重。今年,特级技师申报工作再度启动,已有40余名符合条件的职工踊跃报名,印证了制度对职工成长热情的强大激发作用。张鹏表示: “‘新八级工’制度将实现‘技高者多得’。太钢集团将大力推进特级技师待遇配套措施的出台,让技能人才有奔头、有荣誉、有收益,有效激活全员创新创效的内生动力。”
推动“新八级工”制度落地是太钢深化产改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太钢集团打造了以技术比武、献一计、创新工作室、班组建设、劳动竞赛为核心的“五位一体”职工创新体系,构建起梯次衔接的人才培育生态。依托这套成熟体系,太钢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累计有2352名职工晋升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培育出全国、行业及三晋技术能手140人,涌现出各级工匠人才69人,评聘享受津贴的高级首席师、首席师121人。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太钢建成39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形成市级、宝武级、省级、国家级的递进式布局,其中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国家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3个。延伸“五小”竞赛开展,运用智慧平台发动全员献一计,实施建言献策、持续改进、创新实践,每月职工献计量4万条,采纳实施率达90%以上,分等级评定奖励点子奖和先进操作法,其成果应用广、科技含量高、效益价值优。
太钢集团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何雷利表示,“新八级工”制度与“五位一体”职工创新体系形成合力,既打通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又搭建了能力施展的广阔平台。在刚刚公布的2025年冶金科学技术奖项目中,太钢一线工人科技成果《不锈钢冷轧带钢全连续生产线轧制效率提升关键技术开发》荣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这是近年来太钢第6位一线职工获得此奖项,也正是这种人才培育机制结出的硕果。
从“手撕钢”突破极限到高端不锈钢领跑全球,太钢的发展历程始终镌刻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随着“新八级工”制度的深入推进和产改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一线工匠在这片钢铁沃土上实现价值跃升,为企业筑牢人才根基,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钢铁力量”。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