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新画展”在安徽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7 15:52 1

摘要:周京新先生以其凝练澄澈、书写纯粹的艺术语言,在多元共生的当代水墨画坛中独树一帜。他深耕经典、兼容并蓄,始终保持自我突破的艺术追求——通过对“图”、“形”、“笔”、“墨”关系的巧妙融合与适度重构,深入挖掘物象内在的质感,最终呈现出耳目一新的艺术景观。其极具辨识度

主办

安徽艺术学院

承办

安徽艺术学院艺术创新与实践中心

安徽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安徽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协办

南京芥墨艺术馆

展览时间

2025年10月13日—11月3日

艺术分享会

2025年10月22日(周三)上午9:30

展览地点

安徽艺术学院美术馆

前言

周京新先生以其凝练澄澈、书写纯粹的艺术语言,在多元共生的当代水墨画坛中独树一帜。他深耕经典、兼容并蓄,始终保持自我突破的艺术追求——通过对“图”、“形”、“笔”、“墨”关系的巧妙融合与适度重构,深入挖掘物象内在的质感,最终呈现出耳目一新的艺术景观。其极具辨识度的“水墨雕塑”语言尤为亮眼,他以书写性笔法,结构性的墨块塑造形象,赋予水墨作品三维空间体感与坚实的物质质感。

本次展览立体呈现了周京新先生近年来的艺术思考与水墨探索成果。展出作品以“写生”为核心脉络,涵盖都市园林、戏剧人物、花鸟游鱼等丰富题材,既彰显其开阔的艺术视野,也印证了他艺术语言对不同题材的延展。这些作品不仅是他阶段性创作的集中呈现,更是其艺术思想与教育理念的生动载体,它们忠实记录了周京新先生如何将鲜活的现实视觉经验,转化为独特且成熟的笔墨语言,笔下的形象亦超越了对物象形态的简单再现,成为对生命精神的提炼与个人情感的深度灌注。展览亦折射出周京新先生对艺术教育的深层观照。

周京新先生的艺术道路,深刻诠释了其艺术创新的核心方法论:通过“观察—感悟—提炼—表现”的动态创作过程,打破传统水墨的固有程式,逐步建立起新的笔墨秩序。在当下中国画教学领域,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继承并活化传统,进而完成笔墨语言的当代革新,是亟待探索的关键课题。而周京新先生的艺术实践,无疑为这一课题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现实范本。

基于此,安徽艺术学院以本次展览为重要桥梁,连接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一方面深化教学与创作的深度融合,引导师生重新审视笔墨语言的当代价值,激发对水墨艺术的新思考;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助展览的学术氛围,鼓励师生在扎实的传统研习中探索个性表达,最终锤炼出富有辨识度的艺术语言,为中国画艺术的人才培养与学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周京新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南京艺术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画作品《水浒组画》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扬州八怪》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西游记组画》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战洪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羽琳琅》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部分展出作品

秋系列1 145cm×368cm 纸本水墨 2024

秋系列2 145cm×368cm 纸本水墨 2024

秋系列3 145cm×368cm 纸本水墨 2024

2023鱼-1 152cm × 360cm 纸本设色 2023年

2023鱼-2 100cm × 370cm 纸本设色 2023年

鱼-鹭系列(8) 纸本水墨 152cmx83cm 2016

鱼-鹭系列(15) 纸本水墨 152cmx83cm 2016

2015人物写生 (16) 248×129cm 纸本水墨 2015年

沧浪亭写生之四 58cm × 86cm 纸本水墨 2014

沧浪亭写生之一 58cm × 86cm 纸本水墨 2014

瘦西湖三友亭写生系列之五 180cmx98cm 纸本水墨 2023

愚园写生之十一 180cmx98cm 纸本水墨 2023

展览现场

文字:贾延栋

排版:曹琪

图片:贾延栋

责编:桂乐融

复审:张娜娜

审定:尹广富

来源:江浙文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