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率全球第一,韦尔股份,国产之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7 19:41 2

摘要:这家曾因消费电子寒冬陷入2年库存危机的半导体企业,2024年业绩实现华丽转身:营收257.31亿元,同比增长率从4.69%恢复到22.41%;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98.11%。

韦尔股份,继续发力。

2024年的韦尔股份,用“逆风翻盘”形容再合适不过。

这家曾因消费电子寒冬陷入2年库存危机的半导体企业,2024年业绩实现华丽转身:营收257.31亿元,同比增长率从4.69%恢复到22.41%;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98.11%。

当市场还在质疑这份增长是否是昙花一现,韦尔股份用实力给出了答案:业绩复苏不是终点,而是序章。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对财报进行一一分析。

韦尔股份业绩持续发力的核心引擎是盈利能力提升。

我们注意到,2024年韦尔股份对毛利率进行了大幅修复,从2023年的21.76%提升至29.36%,增加了7.6个百分点。

作为半导体Fabless 芯片设计公司,韦尔股份并不靠低价走量来赚钱,主要依靠主营业务的高技术附加值盈利。

图像传感器业务是公司营收的最大部分,2024年营收191.9亿元。2024年公司高端产品贡献的毛利率高达34.52%,同比提升了10.49个百分点。

在图像传感器业务中里,智能手机是韦尔股份最强势的板块。

目前韦尔股份OV50H图像传感器已经成功打入华为P70、小米14等旗舰机型的主摄供应链,打破了索尼长期垄断的市场格局。

除了手机以外,韦尔股份在汽车电子领域也大有作为。

随着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的应用,车载摄像头必然会向高清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比传统的汽车摄像头,这部分毛利率更高。

据相关机构数据,韦尔股份车载CIS的毛利率约为39%,虽低于安森美(48%)和索尼(43%)这两个国际龙头,但已显著领先国内同行,未来毛利率有望向45%的国际一线水平靠拢。

公司800万像素的OX08D10等产品,已成为比亚迪、蔚来等车企智能驾驶系统的“标配”,为打开更高端的汽车传感器市场开了个好头。

不仅盈利能力强,更重要的是,2025年公司依然延续其高增长态势。

2025年一季度,韦尔股份营收和净利润继续增加,刷新了公司历年一季度营收的历史纪录。其中营收同比增长14.68%,净利润同比增长55.25%,盈利能力依然强劲。

没有人能无缘无故成功,企业也一样。韦尔股份是怎么打造盈利护城河的呢?

答案是:外部靠资本布局拓宽业务板块,内部靠研发提高技术。

2019年,韦尔股份斥资152亿元收购全球前三的CIS供应商——豪威科技,补齐了高端CIS领域空白,还一举获得包括苹果、华为在内的顶级客户资源,2019年韦尔股份手机CIS营收同比增长213%。

2024年,豪威科技贡献营收191.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74.6%,这笔收购可以说是赌对了。

切入高端赛道后,韦尔股份更是将其高超资本运作功力发挥到极致。

2024年,韦尔股份入股测试企业华天科技,预计可省下18%的检测成本;2025年,公司又瞄准了AI市场,通过参股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AI芯片公司,提前布局“传感器+AI”解决方案。

通过精准的资本布局,韦尔股份一步步掌握了行业主动权。

如果说资本布局是买武器,那研发就是练内功。

CMOS传感器,涉及光学设计、制造工艺等多维度技术,研发难度极大,必须有高研发投入作为底牌。

尽管高研发投入是行业的常态,但韦尔股份依然显得“硬核”: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2.45亿元,相当于每天烧钱890万元;而且研发投入占营收12.61%,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一些国际巨头。

而且公司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40亿元,年均投资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3倍。

这种“压强式”的投入,换来了韦尔股份4865项专利的硬核资产,其中95%为发明专利,覆盖像素架构、HDR算法、车规级封装等核心环节,推动其多项产品技术取得核心突破。

那韦尔股份的技术红利,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智能手机领域。

一直以来,手机受限于轻薄化设计,无法搭载大尺寸CMOS传感器,画质被压缩,如何提升其摄像画质是行业难题。

2025年韦尔股份透露,最新发布的OV50X传感器可实现电影级视频拍摄,待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后,该产品有望构筑行业坚实技术壁垒。

依托技术优势,2024年韦尔股份在安卓旗舰主摄份额从不足10%提升至30%以上,进一步打开国产替代的大门。

2.汽车电子领域。

目前全球车载CIS市场,韦尔股份主要竞争对手是安森美。2024年,韦尔股份出货量超过1.3亿颗,并以44%的市占率击败安森美,出货量和市占率均位列全球第一。

而且这份竞争力是可持续的。

当同行还在争夺200万像素车载摄像头市场时,韦尔已推出1200万像素的OX12A10,专为L4级自动驾驶设计。这款产品不仅能识别500米外的交通标志,还能在-40℃至125℃的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

未来车载CIS市场将持续向高像素和智能化方向演进,2027年车载CIS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亿美元,韦尔股份的目标是拿下其中50%的份额。

3.新兴领域AR/VR。

韦尔股份早已不止于当下的增长,开始布局AI终端。

2024年韦尔股份AR/VR业务营收7.60亿元,虽然还未占据较大份额,但同比增长42.37%,增速极快。IDC预计2025年全球AR/VR出货量增长114.7%,公司低功耗、高动态范围产品契合行业痛点。

而针对即将爆发的AI眼镜市场,公司开发的LCOS技术已通过头部客户验证,这类设备单机价值量是智能手机的3倍。

新兴场景虽当前占比小,但韦尔股份已有技术储备与先发优势,未来3-5年有望贡献10%以上的营收。

当然,前行之路并非坦途。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2年的7.6次/年逐渐降低至2024年的6.5,回款压力提高。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同比锐减36.68%。

两者结合起来,反映了韦尔股份“造血能力”短期承压。

不过随着技术攻关,公司有望在未来加速现金回流,优化资金结构。

总的来说,韦尔股份已做好准备,108亿元货币储备、持续优化的存货周转、以及每年超30亿元的研发投入,构成了抵御风险的“三重铠甲”。

最后,总结一下。

韦尔股份用业绩证明:真正的科技企业,是通过创新创造需求,穿越周期的骑手。随着传感器和新兴市场发力,韦尔股份或许有望继续攀升高峰。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格子说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