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倍利润增长!三季报最亮眼的赛道:人形机器人9家公司利润暴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12:32 1

摘要:381倍!不是科幻片里的夸张字幕,而是真实摆在三季报里的冷冰冰数字。九家做机器人零部件的小厂,一口气把利润拉到天花板都看不见,连见惯风浪的券商小伙伴都“哇”了一声。

381倍!不是科幻片里的夸张字幕,而是真实摆在三季报里的冷冰冰数字。九家做机器人零部件的小厂,一口气把利润拉到天花板都看不见,连见惯风浪的券商小伙伴都“哇”了一声。


我翻了下表格,长盈精密最猛,去年这个时候它还在给手机打螺丝,现在手伸向机器人,误差0。1毫米,利润直接翻出381层楼。感觉它就像隔壁老王突然成了健身教练,换条赛道,肌肉蹭蹭长。


巨轮智能负责“心脏”——RV减速器,这玩意以前得跪求日本供货,如今国产顶上来,成本砍一半,海外客户也抢着下单。前三季度净利涨145%,董事长说话带风:“让别人卡脖子?门都没有。”


北特科技把汽车零件那一套搬过来,行星滚柱丝杠能扛500公斤,相当于三台成年牛站上去也不喘。良率85%,在同行里就是学霸。消息出来那天,朋友圈全是“丝杠哥,带我飞”。


再看捷邦科技,身体不高大,脑子却灵光。它搞的小型执行器性能贴脸特斯拉Optimus,可偏要走进家用机器人市场,做轻量级、价格友好那路子。三季度利润翻番,老板在直播间说:“不和巨头硬刚,先让娃娃机升级。”


拓尔思不碰钢板焊接,专卖“大脑”。大模型一开口,机器人能分清“去拿咖啡”和“去拿老板的咖啡”差别,单台软件授权五万,堪比卖金条。净利 +94%,写代码的同事乐呵呵:“卖智商税也得讲服务啊。”


天奇股份更像实战派,把自家机器人丢进蔚来工厂“军训”十万次,关节成本比进口低40%,给制造业省下一大笔。报表露出83%增幅,隔壁厂长直接抄起电话:“兄弟,你那台能搬板材不?”


思特威-W做“眼睛”,暗光下也能看清指纹。3D视觉刚热,它就把芯片塞进机器人头壳里,净利翻倍。晚上加班的人都知道,车间灯一关,那台机器人还是能精准递螺丝,靠的就是这双夜猫子眼。


拓普集团本是造车的,悄悄溜到小米供应链当起“隐形丝杠侠”。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93。5亿,净利润多赚22亿,论跨界,它比跳远运动员还会找落点。


科大智能不卖零件,直接卖整线,“焊接—装配—检测”一条龙,客单价高得像五星酒店自助餐。三季度利润翻倍,小股东乐得朋友圈狂刷“带飞带飞”。


此刻你可能会问:为啥突然全线爆发?原因没那么玄乎——政策给力、成本下降、应用场景从车间延伸到客厅。老王家扫地机吱呀响的时候,下一代人形机器人可能已经在帮他拧灯泡。


还得提“国产替代”这张王牌。过去减速器、丝杠、传感器被国外牢牢攥着,价格贵得像是把购物车直接改成“房车”。如今九家公司各守一块零件,拼成一只“大号乐高”,成本直线往下,利润直线往上。


市场情绪也被点燃。我坐地铁刷手机,隔壁小哥嚷嚷:“人形机器人就是下一台iPhone。”话音刚落,站台广告屏果然跳出优必选的钢铁小子,还对着人眨眼。科技感突然变成家门口的热干面,人人都能闻到味。


投资这事儿,别光盯涨幅,更要看护城河。长盈的微米级加工、巨轮的核心减速器、拓尔思的软件模型,都有“换供应商不方便”的壁垒。风口来了才显山露水,风停了也不至于摔个大马趴。


但我也得泼点凉水。短期爆拉381倍容易让人头脑发热,毕竟财报里还有研发费用、供应链风险、海外认证等等“暗礁”。真想上船,先学游泳,别把炒股当开盲盒。


假设明年政策再加码,分布式AI下沉,家电厂、车厂、手机厂全跑来抢零部件,这九家公司会不会再飙一轮?谁也不敢打包票,但可能性像北京早高峰的共享单车——随处可见。


我最期待的画面是这样的:清晨六点,你家客厅的机器人先给猫添好粮,再把昨晚喊外卖的油渍擦干净,最后递来一杯温水,说:“老板,今天别忘了开会。”你抬头一看,它的手指上刻着“长盈”,心脏写着“巨轮”,眼睛闪着“思特威”,大脑里跑着“拓尔思”的代码——每家公司都在你生活里留下签名。


故事只讲到这儿。九家公司用利润证明,铁疙瘩也能写出浪漫诗句。至于第四季度会不会再爆,更远的2030年会不会人手一台机器人助手?我把问题留给时间,也留给你。

来源:非凡清风XR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