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伊万离任后再谈国足:1句话和里皮辞职时说的几乎一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12:35 1

摘要:他说的那些话,什么战术死板、跑不动、心理紧张,听着新鲜吗?一点都不。我敢打赌,任何一个在烧烤摊上聊过国足的哥们儿,都能说出个七七八八。但这话从伊万嘴里说出来,分量就不一样了,因为就在几年前,那个叫里皮的意大利老头,几乎是用吼的方式,说了遍一模一样的话。

伊万到底还是开口了,这一说,可真是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把咱们球迷心里堵得慌、又说不明白的那些事儿,全给亮了出来。

他说的那些话,什么战术死板、跑不动、心理紧张,听着新鲜吗?一点都不。我敢打赌,任何一个在烧烤摊上聊过国足的哥们儿,都能说出个七七八八。但这话从伊万嘴里说出来,分量就不一样了,因为就在几年前,那个叫里皮的意大利老头,几乎是用吼的方式,说了遍一模一样的话。

这就好比你家孩子学习不好,你请了第一个特级教师,人家教了阵子,撂下一句“这孩子听话是听话,就是不开窍,脑子转不过弯”,然后气走了。你不信邪,又花大价钱请了另一个更有名的特级教师,结果人家教完,也是摇摇头跟你说:“你家孩子确实很努力,但一到考试就手心冒汗,脑子一根筋,真没辙了。”

当两个顶级名师都给出了一样的诊断,你还会觉得是老师的问题吗?

伊万说咱们的球员执行战术特别认真,这听着是表扬,可后半句才是重点——缺少灵活变化。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傻跑”。教练让你从A点跑到B点,球员绝对一丝不苟地跑到,但路上要是突然冒出个机会,或者对手换了防守策略,他们就蒙了,脑子里那根弦就断了,还是只会照着老路子跑到B点去。

这哪是踢球啊,这简直是在流水线上拧螺丝,每个动作都标准,但就是没有灵魂。足球场上瞬息万变,靠的是球员自己动脑子,去创造、去骗、去即兴发挥。咱们倒好,把足球踢成了一套广播体操,整齐划一,但谁也赢不了。

更扎心的是跑动。伊万提到,队里跑得最多的张琳芃,一场下来还跑不到10公里。这数字啥概念?在欧洲五大联赛,一个中场球员跑个12、13公里是家常便饭。人家是满场飞奔的全地形越野车,咱们这边连个省油的家用小轿车都算不上。

这已经不是态度问题了,这是能力,是硬实力。你连跑都跑不过人家,怎么去拼抢、去协防、去创造空间?人家比你快,比你跑得多,等于在场上凭空多出一个人来。这种比赛,还没开始踢,其实就已经输了一半了。

然后就是那个老生常谈的心理问题。伊万说球员们太想赢了,反而背上了思想包袱,一到场上就紧张得不行。这话说得太对了,你看国足的比赛,尤其到了关键时刻,球员的动作都是僵的。传球都像是往腿上绑了沙袋,射门都好像闭着眼睛抡一脚。

这就是“心魔”。这帮球员,在国内联赛呼风唤雨,拿着高薪,被球迷捧着,可一穿上国家队的球衣,就好像被抽走了魂儿。他们怕失误,怕被骂,怕成为全国人民的罪人。这种恐惧,比对手的强壮身体还可怕,它能让你的技术动作变形,让你的战术意识归零。

就像胡荷韬那个不必要的犯规,你说他是不想赢吗?恰恰相反,他太想证明自己了,结果一着急,脑子一热,就用最笨拙的方式犯了错。这不是坏,是菜,是心理和经验的双重欠缺。

所以你看,伊万说的这三点,战术、体能、心理,桩桩件件都和里皮当年说的一模一样。里皮当时为什么愤怒辞职?就是因为他觉得带不动,他一个世界冠军教头,面对一群没有求胜欲、没有创造力、充满恐惧的球员,他感觉自己一身的本事使不出来,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里皮走的时候,咱们很多人还说,是不是他太傲慢了,不了解中国国情。现在伊万这个老好人,用更平静、更委婉的方式,又把里皮的话重复了一遍。这下没得跑了吧?问题到底出在哪,简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

问题从来就不是教练。咱们换了多少教练了?从德国的、法国的、荷兰的、西班牙的,再到意大利的、克罗地亚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都快凑齐了。结果呢?换来换去,国足还是那个国足,换汤不换药。

这就说明,咱们足球的根,早就烂了。咱们的青训体系,培养出来的都是听话的“好学生”,而不是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孩子们从小就被教练要求“不许失误”、“按我说的踢”,谁敢玩个花活儿,过个人,可能迎来的不是鼓励,而是一顿臭骂。

长此以往,球员的灵气和想象力,就这么一点点被磨没了。到了国家队,你再想让他们突然变得有创造力,那不是天方夜谭吗?一个从小只会按计算器的人,你突然让他去解一道复杂的微积分,他除了发呆还能干嘛?

伊万这番话,真不是甩锅,他这是在给我们看病历。病历上写得清清楚楚,病因是什么,症状是什么。这份病历,里皮写过,现在伊万又誊抄了一遍。如果咱们还假装看不见,还在纠结于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而不是去想怎么强身健体,改变生活习惯,那这病,就永远好不了。

别再幻想什么救世主了,一次又一次的轮回,早就该把我们打醒了。中国足球缺的不是好教练,缺的是能让天才自由生长的土壤。否则,下一个来的不管是哪个名帅,他的结局,也无非是重复伊万和里皮的故事,最后留下一声叹息,和一份一模一样的诊断报告。

来源:温柔咖啡kSZbzQ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