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中情局局长科米之后,特朗普说前助理博尔顿也是个“坏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7 11:04 2

摘要:特朗普在任时的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已被起诉,而特朗普本人也公开评论说:“他是个"坏人"!对于坏人这个评价,特朗普已经是第二次使用,第一次是针对的前FBI局长科米。

根据近期多家媒体报道,特朗普在任时的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已被起诉,而特朗普本人也公开评论说:“他是个"坏人"!对于坏人这个评价,特朗普已经是第二次使用,第一次是针对的前FBI局长科米。

按照正常逻辑推理,“坏人”的定义很多种,一向以特朗普为敌的“疯婆子”佩洛西都不曾得到这样的评价,另外还有昔日政敌拜登,特朗普都没有把这些人列为“坏人”一栏,倒是为他卖过命的两位前下属,居然是没打到狐狸反惹来一身骚。

约翰·博尔顿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国家安全顾问,作为下属,博尔顿后来成为特朗普最尖锐的批评者。而如今博尔顿面临18项联邦罪名,包括8项传播国防信息和10项保留国防信息罪。联邦法院指控其将敏感信息通过个人邮箱分享给无权限的亲属。特朗普更是公开评论博尔顿说: "他是个坏人。"

詹姆斯·科米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前FBI局长,曾一度主导"通俄门"的调查,后来被特朗普解职。联邦法院指控其"虚假陈述"和"妨碍国会程序"等罪名。 特朗普评价他说是"肮脏警察"、"卑鄙小人",并表示"正义终于得到伸张",被特朗普第一次使用“他是个坏人”的称谓。

这两起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不仅仅在于案件本身,更在于其发生的时机和背后的政治语境。

针对批评者的连续行动:博尔顿是近期第三位被刑事起诉的特朗普批评者。在他之前,除了科米,纽约州总检察长詹姆斯也因曾调查特朗普集团而遭起诉。这种连续性引发了一些分析人士的担忧,认为这可能是利用司法系统进行"政治清算"。

特朗普的公开介入:在科米被起诉前,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催促司法部尽快行动。这种总统公开对司法个案施压的做法,打破了美国行政部门不干预司法部独立运作的传统,加深了外界关于"司法武器化"的担忧。

复杂的案件背景:需要指出的是,对博尔顿的调查实际上始于2022年,早于特朗普本届任期。而博尔顿的律师则坚称,博尔顿的行为是合法的,并准备在法庭上斗争,以"揭露滥权行为"。这意味着,案件本身的是非曲直,仍需等待法庭的最终判决。

特朗普与身边人反目,背后有多重深层次因素。对“绝对忠诚”的要求:特朗普将忠诚视为单向的、对其个人的绝对服从。一旦他认为下属的言行不符合其个人或政治利益,便容易将其视为“背叛”。有分析指出,其第二任期内的“政治清算”逻辑,就是系统性针对批评者的行动。

前白宫新闻秘书格里沙姆也曾透露,特朗普信奉“你说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说得足够多,人们就会相信你”,这反映了他对话语权和控制感的看重。

“挑战者”心态与角色转变的困境:作为政治体系的“挑战者”,特朗普需要身边人完全跟随他的节奏。但从“挑战者”转变为“当权者”后,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妥协与平衡,这导致一部分核心支持者因其具体施政后果而倒戈。例如,部分MAGA成员因爱泼斯坦文件案处理不力、能源政策分歧或认为联邦权力过度干涉州权等原因公开表达异议。

政治策略与舆论塑造:特朗普深谙与媒体“对抗”能巩固基本盘的支持。他将批评者塑造成“人民公敌”,有助于强化“我们对抗他们”的叙事,激发支持者的共鸣。同时,通过司法部等机构对政敌进行调查或起诉,也被视为其巩固权力、清除异己的政治手段。

总结

总而言之,特朗普身边多“坏人”的现象,是其个人性格、统治风格与政治算计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他将忠诚视为维系关系的最高准则,但其实用主义的行事作风和“挑战者”的定位,又不可避免地会制造出新的批评者和“背叛者”。这种模式不仅塑造了他的个人政治轨迹,也对美国政治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当前的事件已超出了单纯的法律范畴,交织着复杂的政治斗争。要理解全貌,不仅需要关注法庭内的法律攻防,也需要观察法庭外的政治动态。

来源:平原姗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