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刚过半,中国商务部把制裁清单又拉长一截:三家给韩华海洋供钢板的中国钢厂直接停单。
“帮美国人查中国船厂,结果自己先被‘断钢’。
”——韩华海洋这两天的心情,大概比黄海的风浪还凉。
9月刚过半,中国商务部把制裁清单又拉长一截:三家给韩华海洋供钢板的中国钢厂直接停单。
没官宣、没缓冲,微信群里一句“暂停发货”,韩国采购部当场炸锅。
生产线上的钢板只够撑到月底,船坞里那艘LNG半成品像被拔掉氧气管,焊枪再响也盖不住焦虑。
更尴尬的是,他们7月才跟日本制钢所签了“备胎协议”。
价格贵11%,交货慢40天,还得先付全款——活脱脱“备胎”变“血包”。
越南新厂远水救不了近火,2025年投产?
韩国网友先冷嘲:等工厂盖好,订单早跑中国去了。
数据也毫不留情:二季度新接订单量下滑23%,股价跟着跳水18%。
首尔券商的分析师在直播间里摊手:“跌得比韩剧收视率还快。
”
美国人那边同样不好受。
费城造船厂扩建计划直接延期半年——韩华海洋原打算砸50亿美元升级,如今预算超支、材料缺口、工人空转,五角大楼的430万维修工时积压又添新数字。
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造船”口号,被自家盟友坑成“让维修再次排队”。
韩国造船协会急得发警告:再这么下去,年损失15亿美元打底,十二家中小型配套厂已经准备喝西北风。
钢板断了,阀门、电缆、油漆跟着“陪葬”,一条产业链像多米诺骨牌哗啦啦倒。
中国这边却顺手接过新订单:沪东中华刚给法国达飞交了30艘集装箱船,氨燃料动力船下水那天,直播间弹幕刷屏“感谢同行衬托”。
国产化率90%以上,从钢板到雷达全在自己手里,制裁别人更像顺路,真正的大招是“我自己也能玩得转”。
最魔幻的剧情来自韩华内部的匿名论坛:员工爆料,公司一边向美国申请“国家安全豁免”求稀土,一边在PPT里写“去中国化成功”。
“稀土豁免”要是批了,脸得被打成双面鼓;不批,船用电机就得高价去澳洲抢矿。
左右都是学费,只是不知道谁买单。
有人把这场冲突比作“拔氧气管”游戏:美国想掐中国造船的管,韩国递剪刀;中国反手把韩华的管也拔了,结果发现美国自己还插着中国的“稀土管”。
一圈下来,谁都别松手,谁先松谁先憋。
屏幕前的打工人看完只想问:下一艘能准时交货的船,到底姓中还是姓韩?
答案可能得看谁的钢板先运到——毕竟,船坞不会说谎,潮水也不会给PPT面子。
来源:@沉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