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专题研读交流《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09:22 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市检察院党组自觉将学习《习近平关于北京工作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市检察院党组自觉将学习《习近平关于北京工作论述摘编》作为“第一议题”重要内容,并结合检察履职交流学习体会,引导全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意识,差异化加强检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检察供给与新时代首都发展需求的适配性,努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检察力量。

图为会议现场

10月16日下午,北京市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体学习《习近平关于北京工作论述摘编》第五专题《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并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作交流学习体会。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雅频主持会议并交流发言。市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作交流发言。市检察院各内设机构负责人列席会议。

朱雅频表示,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到2035年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为检察机关在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中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前进方向。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的论断,揭示出北京历史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则突出了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文化特质。

2

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对检察机关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服务和保障做好传承历史文脉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3

北京历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历经百年奋斗、引发中华文明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地方”“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描绘了建立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的地方,这是北京历史文化浓墨重彩、再铸辉煌的恢弘篇章,是我们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必然要求。

4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我们立足检察工作实际,服务保障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的履职要义和着力点。

5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要求我们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落实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要求,切实做到城市保护和有机更新相衔接,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故宫、长城、天坛,鸟巢、水立方、冬奥村、国家大剧院,体现了北京千年古都既古老又现代的独特魅力,为检察履职把握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的要求,把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服务和保障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提供了明确指引。

6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为根本要求。如何发挥具有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特征的文化力量,为推进北京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与精神主动,是各级院党组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职责的重要内涵。要着眼充分发挥检察文化建设塑造精神、凝聚力量、涵养品质、树立形象、推动工作的作用,突出重点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政治坚定引领履职有力,以履职有力践行对党忠诚,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要推动检察办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的检察履职润物无声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中,提炼展现检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熔铸“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首善”的新时代北京检察精神,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相应的检察法治文明形态。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进北京检察文化发展,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文化发展需求相结合,在文化润检、文化兴检、文化强检,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体现北京检察的担当作为。

“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张朝霞表示,要突出“首都风范”,差异化加强检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增强检察履职的协同性、联动性、贯通性,推动检察“履职效能”与“制度赋能”相统一,服务好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要传承“古都风韵”,运用好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化检察干警的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润物无声地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打造“时代风貌”,发展好首都特色检察文化,涵养北京检察精神特质,增强检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与时俱进、主动融入首都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浪潮。

“北京红色资源地域分布广,文化遗产数量多、层级高、价值突出,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镌刻着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贺卫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引导检察人员自觉从党的光辉历史中坚定信念、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服务首都文化繁荣发展,让古都底蕴愈发厚重,红色血脉赓续不息;要发展和繁荣新时代检察文化,自觉将检察文化建设融入高质效检察履职办案中,大力推进文化强检、文化润检,积极培育新时代检察精神,持续塑造特色检察文化品牌,不断增强北京检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祁治国表示,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高扬新时代党的文化旗帜,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检察履职实际;要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立足新时代首都战略定位,有力保护首都文物和文化遗产,服务保障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助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要进一步做实文化强检,推进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首善”的新时代北京检察精神内涵,为首都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是对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和文化特征的精准概括。”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田向红表示,要深刻把握“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的重要内涵,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找准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与首都发展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要以首善标准对接“北京服务”品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要深入践行“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交流借鉴”的重要使命,持续健全差异化检察服务保障体系,服务保障首都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检察文化建设既是加强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检察工作的重要支撑。”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乔学慧表示,要牢牢把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历史使命,把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与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有机贯通起来,做到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要自觉融入和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检察履职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质效办案中引领社会主义法治新风尚;要加强和改进北京检察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更好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切实以检察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既是对‘千年古都’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是对‘国际都市’时代使命的担当。”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岳向阳表示,要自觉将服务保障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为检察机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重大实践,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要大力传承发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差异化加强检察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在检察文化建设中激励提升检察履职效能,以首善标准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京华大地的滋养与熏陶下,北京检察文化一脉相承,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北京检察实践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王滨表示,要坚持发扬和传承北京历史文化,厚植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底蕴,展现新时代首都风范;要持续繁荣和发展北京检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润检、文化强检,塑造检察铁军的时代风貌;要立足刑事检察职能守护古都风韵,服务北京高质量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首都有效发挥文化和自然遗产功能价值、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来源:京检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