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一个41岁的女人穿着20年前的校服走回教室,不是怀旧,是把青春当成了可以传递的火种?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41岁的女人穿着20年前的校服走回教室,不是怀旧,是把青春当成了可以传递的火种?
那天她站在操场边,女儿举着相机跑来跑去,镜头里是妈妈当年跳高时留下的纪录牌,现在成了孩子眼里的游乐设施。
没人提“明星校友”这四个字,可她女儿踮着脚摸那块铜牌的样子,比任何采访都更戳人。
校服是环保面料做的,和她当年那件一模一样的剪裁,只是现在多了点温柔的褶皱——那是妈妈穿过的,女儿也想穿。
她没讲什么大道理,只在教室里坐了半小时,听一群高一学生问:“姐,你当时怕不怕?
怕被淘汰吗?
”她笑了,说:“怕啊,但我更怕自己不敢选。
”没人知道她当年一边练100米栏,一边偷偷写诗,后来在学生会搞艺术节,半夜翻墙去借灯光设备,被保安追着跑三条街。
这些事她从没发过朋友圈,可今天她讲了,因为台下有个女孩红着眼说:“我爸妈说模特是不务正业。
”
她女儿在走廊里捡了一片银杏叶,夹进那本旧校刊里,封面是张梓琳20年前的笑脸。
校方说这是“校友二代”首次参与校史收藏,可谁都知道,真正被收藏的不是照片,是那种不被定义的活法——她没当上超模就去读了工商管理,没靠脸吃饭,而是把脸变成了工具,去撬开另一扇门。
有人问她为什么回来,她说:“因为这里有人记得,我曾经是个会摔跤、会哭、会偷偷改剧本的疯丫头。
”她没说“我成功了”,她说“我活成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现在她的名字挂在“校友导师库”里,不是因为光环,是因为她愿意蹲下来,听一个普通孩子说:“我妈说,你要是不考清华,这辈子就完了。
”她没反驳,只是问:“那你呢?
你想要什么?
”
那天傍晚,她牵着女儿的手走过那条熟悉的林荫道,风一吹,落叶像当年一样打转。
没人拍照,没人发博,可我知道,某个角落,有个女孩正悄悄把张梓琳的那句“怕什么,你本来就不该一样”抄进了日记本。
来源:李哥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