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红星村农家书屋见闻:书屋建在家门口 红色文化种心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7 08:47 1

摘要:在雨湖区响水乡红星村,农家书屋正悄然“变身”。它突破传统书斋的单一形态,通过将服务延伸到村民家门口、将红色课堂建在陈列馆、将静态阅读转化为多元活动,构建起一个全域覆盖、功能复合的乡村文化空间,成为滋养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书屋建在家门口 红色文化种心坎

——雨湖区红星村农家书屋见闻

全媒体记者 郑镱慧子

在雨湖区响水乡红星村,农家书屋正悄然“变身”。它突破传统书斋的单一形态,通过将服务延伸到村民家门口、将红色课堂建在陈列馆、将静态阅读转化为多元活动,构建起一个全域覆盖、功能复合的乡村文化空间,成为滋养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寒暑假儿童活动营在书屋举办。

书屋“走”进农家,阅读零距离

每天下午放学后,村民郭甜家的车库便热闹起来。孩子们背着书包陆续赶来,在这个由车库改造的“移动书柜”里安静阅读。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儿童绘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等百余册图书,分类清晰,取阅方便。

“我家就在美丽屋场旁边,平时周边孩子常来玩,把车库改成书柜,既方便大家,也让空间有了新用途。”郭甜一边整理图书一边说。她和家人自愿担任管理员,确保书柜日常运转。

像这样的“移动书柜”,红星村共有3个。它们分布在便利店和热心村民家中,与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主书屋、黄君珏烈士事迹陈列馆的红色书屋共同构成一张覆盖全村的阅读网络。

“有些老人腿脚不便,有些村民住得远,我们把书送到他们身边,就是要打通阅读的‘最后一公里’。”村党总支书记周光明介绍。

红色融入书香,精神有传承

在黄君珏烈士事迹陈列馆内,一间特色农家书屋格外引人注目。这个设在陈列馆内的固定书屋,与展陈空间相互呼应,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我们把红色书屋建在陈列馆内,就是要让村民在了解革命历史的同时,能静心阅读相关书籍,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村支书介绍。这间书屋定期举办红色故事会、主题阅读等活动,让红色文化以更贴近群众的方式传播。

每逢周末,这里总是座无虚席。党员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述黄君珏烈士的革命事迹,村民们翻阅着红色经典书籍,不时交流心得。“在这里读书特别有氛围,书中的革命故事与陈列馆的实物展陈相互印证,让人深受教育。”一名正在阅读的村民表示。

自2023年开馆以来,这间红色书屋已接待读者上万人次,成为当地开展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平台。

静读转为活学,书屋焕新生

走进红星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主书屋,3000余册图书按政经、科技、文化等八大类整齐排列,环境整洁安静。书屋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藏书,更在于持续的服务与活动。

一支由16名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队伍轮流值班,确保书屋每日开放。“我们不仅是管理员,更是阅读推广人。”管理员小郭表示,“要帮村民找书、荐书,还要组织活动,让书屋‘活’起来。”

自2021年起,书屋每季度举办“全民阅读”“阅读分享”等活动,为期10天的寒暑假儿童活动营更是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早就催促家长给自己报名,参与人数逐年增加。

借阅登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是书屋人气的最佳证明。“以前农闲时大家爱打牌,现在更愿意来书屋坐坐,这里成了村民充电学习的好地方。”村党总支书记周光明说。

来源:倾听江村夜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