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第一次见到刘梅和她女儿林婷,是在 2015 年的秋天。那天放学回家,推开门就闻到一股陌生的饭菜香 —— 不是妈妈以前煮的红烧肉味,是更清淡的番茄炒蛋香。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个穿米白色连衣裙的女人,头发烫成整齐的波浪卷,看到我进来,立刻站起来笑:“这就是晓晓吧?长
父亲担心我影响后妈的女儿学习,让我搬去舅舅家住。等我考上清华后,亲戚们都夸舅舅舅妈会教孩子,父亲在旁边尴尬地笑
第一部分:破碎的家,微妙的平衡
第一章:餐桌上的沉默
我第一次见到刘梅和她女儿林婷,是在 2015 年的秋天。那天放学回家,推开门就闻到一股陌生的饭菜香 —— 不是妈妈以前煮的红烧肉味,是更清淡的番茄炒蛋香。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个穿米白色连衣裙的女人,头发烫成整齐的波浪卷,看到我进来,立刻站起来笑:“这就是晓晓吧?长得真精神。”
父亲林建国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围裙上沾了点油渍。他搓了搓手,语气有点不自然:“晓晓,快叫刘阿姨。这是她女儿林婷,比你小一岁,以后就跟我们一起住了。”
我没说话,只是盯着地板上的瓷砖缝。林婷站在刘梅身后,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又赶紧低下头,手里攥着个粉色的书包带。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沉默的小姑娘,会在一年后成为我离开这个家的 “理由”。
那天的晚饭吃得格外安静。刘梅不停给林婷夹菜,说 “婷婷多吃点,刚转学过来,别饿着”;父亲也跟着附和,问林婷在新学校习不习惯,有没有人欺负她。全程没人问我一句 “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也没人记得我上周说过想吃红烧肉。我扒着碗里的白米饭,突然就想起妈妈走的那天 —— 她拉着我的手,眼泪掉在我手背上,说 “晓晓,妈妈没办法,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从那以后,家里的氛围就变了。以前客厅的茶几上总放着我的练习册和漫画书,后来全换成了林婷的公主玩偶和古筝谱;以前父亲会在周末带我去公园放风筝,后来他的周末全用来陪刘梅和林婷去买衣服、看电影;就连我的房间,也从朝南的大房间,换成了朝北的小次卧 —— 刘梅说 “婷婷要练古筝,朝南的房间光线好,对眼睛好”,父亲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我没反驳。那时候我刚上初二,知道父母离婚后,父亲过得不容易,也知道他想重新组建家庭的心思。我告诉自己,忍一忍就好了,只要我乖乖的,不添麻烦,父亲总会记得我的。
可有些东西,不是忍就能忽略的。比如每次吃饭,刘梅总会 “不小心” 把我的筷子碰到地上,然后说 “哎呀,晓晓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比如林婷弄丢了她的钢笔,刘梅会当着父亲的面说 “会不会是晓晓拿错了,她以前也用过这种钢笔”;比如我考试考了年级前十,父亲只是淡淡说 “继续努力”,可林婷考了班级二十名,刘梅就能张罗着带她去吃肯德基,父亲还会跟着一起夸 “婷婷进步了,真厉害”。
我把这些委屈偷偷写在日记本里,锁在书桌最下面的抽屉里。有时候晚上睡不着,就趴在窗台上看对面楼的灯光,想着妈妈现在住在哪里,有没有想我。
第二章:“你会影响婷婷学习”
矛盾彻底爆发,是在我上初三的那个冬天。
那时候离中考只剩半年,学校每天都要补课到晚上八点。我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先在客厅的桌子上写作业 —— 我的小次卧没有书桌,父亲说 “暂时先凑活一下,等明年换房子了给你买新的”,可我知道,他说的 “换房子”,只是哄我的话。
林婷那时候上初二,也面临着生地会考。刘梅给她报了古筝班和英语补习班,每天晚上林婷练古筝的时候,我就只能戴着耳塞写作业。可即使这样,琴弦的声音还是会透过耳塞传进来,有时候我写着数学题,思路突然就被打断了。
有天晚上,我正在算一道几何题,林婷练古筝的时候突然弹错了一个音,刘梅一下子就炸了:“你怎么这么不用心?明天就要上课了,还弹错!是不是有人打扰你了?”
我抬起头,正好对上刘梅的眼神。她的眼神里带着怒气,直直地盯着我:“晓晓,你是不是故意在旁边翻书弄出声音?婷婷练琴需要安静,你就不能去别的地方写作业吗?”
“我没有弄出声音,” 我小声反驳,“我一直在写作业。”
“你还敢顶嘴?” 刘梅走过来,一把夺过我手里的笔,“你看看你,每天晚上在这里写作业,翻书声、写字声,都影响婷婷练琴了!她要是生地会考没过,你负得起责任吗?”
我看着被夺走的笔,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这时候父亲回来了,看到客厅里的场景,赶紧走过来问怎么了。刘梅立刻换了副语气,拉着父亲的胳膊说:“建国,你看看晓晓,每天晚上在这里写作业,影响婷婷练琴。婷婷马上就要生地会考了,要是考不好,以后上不了重点高中怎么办?晓晓是姐姐,怎么就不知道让着点妹妹呢?”
父亲皱着眉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刘梅,最后叹了口气:“晓晓,要不你今晚先去客厅的沙发上写作业?等婷婷练完琴你再回房间。”
“沙发上没有台灯,光线太暗了,” 我忍着眼泪说,“而且我还有很多作业没写,要写到很晚。”
“那你就不能早点写吗?” 刘梅插话道,“婷婷每天都要练一个小时古筝,你就不能迁就一下她?你是姐姐,应该多让着妹妹,再说了,你学习成绩好,就算受点影响也没关系,可婷婷不一样,她基础差,不能受影响。”
“我学习成绩好,就该受影响吗?” 我终于忍不住了,声音有点发抖,“这个家本来也有我的一份,我为什么要迁就她?”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父亲突然提高了声音,“刘阿姨也是为了你好,为了婷婷好!你要是一直这么不懂事,以后怎么在这个家里待下去?”
我愣住了,看着父亲严厉的眼神,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我一直以为,即使有了刘梅和林婷,父亲还是会护着我的,可现在我才知道,我错了。在这个新的家里,我早就成了多余的人。
那天晚上,我在沙发上写作业写到凌晨一点。客厅的灯光很暗,我只能把书凑得很近才能看清字。后来实在太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身上盖着一件父亲的外套,可我一点也不觉得暖和。
第二天早上,父亲叫我去他的房间。我进去的时候,刘梅也在,正坐在床边削苹果。父亲坐在椅子上,脸色很严肃:“晓晓,爸爸跟你商量个事。你也知道,婷婷马上就要生地会考了,需要安静的环境学习。你每天晚上在客厅写作业,确实会影响她。你舅舅家正好有空房间,你要是不介意,就先搬去舅舅家住一段时间,等中考结束了再回来,好不好?”
我看着父亲,又看了看刘梅。刘梅手里拿着削好的苹果,递给父亲,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我突然就明白了,这根本不是 “商量”,而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决定。
“我不搬,” 我咬着嘴唇说,“这是我的家,我为什么要搬去舅舅家?”
“晓晓,你怎么这么犟?” 父亲的语气有点不耐烦了,“爸爸也是为了你好,舅舅家离学校更近,你住过去也方便。而且舅舅舅妈都很疼你,肯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我不去,” 我摇着头,眼泪掉了下来,“爸,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觉得我碍事了?”
父亲看着我,眼神里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就被坚决取代了:“你别胡思乱想,爸爸怎么会不爱你?只是现在情况特殊,你就当帮爸爸一个忙,好不好?”
刘梅在旁边帮腔:“晓晓,你就听你爸爸的吧。舅舅家条件也不差,你住过去,没人打扰你学习,对你中考也有好处。等你中考考好了,阿姨给你买新衣服,好不好?”
我看着他们,心里一片冰凉。我知道,无论我怎么反抗,都改变不了这个决定。在这个家里,我早就没有话语权了。
那天下午,父亲就帮我收拾了行李。一个行李箱,装着我的衣服、书本和日记本。我站在客厅里,看着这个我住了十几年的家,看着父亲和刘梅忙碌的身影,看着林婷躲在房间里偷偷看我的眼神,突然就觉得很陌生。
舅舅来接我的时候,还特意给我买了一袋橘子。他拍着我的肩膀说:“晓晓,别难过,到舅舅家就跟到自己家一样,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就跟舅舅舅妈说。”
我点了点头,没说话。上车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父亲,他站在门口,眼神复杂,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只说了一句 “路上小心,到了给我打电话”。
车子发动的时候,我趴在车窗上,看着家的方向越来越远,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我知道,从这一刻起,那个曾经属于我的家,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部分:舅舅家的灯光,是我的温暖
第三章:小小的房间,大大的温暖
舅舅家住在老城区的一栋六层楼里,没有电梯。舅舅扛着我的行李箱,爬楼梯的时候气喘吁吁的,额头上全是汗。舅妈早就站在门口等着了,手里拿着一块干净的毛巾,看到我们就赶紧迎上来:“晓晓来了?快进来,外面冷。”
舅舅家的房子不大,两室一厅,墙壁是刷了多年的白色,有些地方已经泛黄了。客厅的沙发是老式的布艺沙发,上面铺着一块碎花布,看起来很干净。舅妈把我领进一间小房间,里面放着一张单人床、一个书桌和一个衣柜,书桌上还摆着一盆绿萝,叶子绿油油的。
“晓晓,这是给你准备的房间,” 舅妈笑着说,“虽然小了点,但采光挺好的,早上能晒到太阳。书桌是你舅舅昨天特意擦干净的,你要是觉得高度不合适,跟舅舅说,他给你调。”
我看着房间里的一切,心里突然就暖了一下。这个房间虽然比不上我以前在父亲家的大房间,但却充满了烟火气,充满了有人在乎我的感觉。
“谢谢舅妈,” 我小声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傻孩子,说什么麻烦,” 舅妈摸了摸我的头,“你是我们的外甥女,我们照顾你是应该的。以后有什么事,别自己扛着,跟我们说。”
那天晚上,舅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她知道我喜欢吃肥一点的,特意挑了五花肉,炖得软烂入味,还放了我喜欢的土豆。吃饭的时候,舅舅不停地给我夹菜,说 “晓晓正在长身体,多吃点,补补营养”;舅妈则问我在学校的情况,有没有人欺负我,学习累不累。
我一边吃着红烧肉,一边听着他们的关心,眼泪又差点掉下来。太久没有人这样关心我了,太久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红烧肉了。
晚上写作业的时候,舅妈给我端来了一杯热牛奶,还在书桌旁边放了一个暖手宝:“晚上写作业冷,把手放在暖手宝上,别冻着了。”
我看着舅妈离开的背影,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考上重点高中,将来考上好大学,不辜负舅舅舅妈的期望。
在舅舅家的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很充实。每天早上,舅妈都会早起给我做早饭,有时候是豆浆油条,有时候是鸡蛋灌饼,有时候是小米粥配包子,每天都不重样。舅舅则会提前十分钟出门,陪我走到公交站,看着我上了公交车才离开。
晚上放学回家,舅妈已经做好了晚饭,等着我回来。吃完饭,我就回房间写作业,舅舅舅妈从来不会打扰我,有时候他们看电视,会特意把声音调小。如果我写作业写到很晚,舅妈会给我煮一碗面条或者冲一杯麦片,怕我饿肚子。
有一次,我因为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急得哭了。舅妈听到我的哭声,赶紧走进来,坐在我身边,轻轻拍着我的背:“晓晓,别着急,慢慢想,实在不会做,明天问老师也行,别跟自己较劲。”
“可是离中考只剩三个月了,我还有很多题不会做,” 我哭着说,“我怕我考不上重点高中,怕舅舅舅妈失望。”
“傻孩子,” 舅妈擦了擦我的眼泪,“只要你努力了,不管考成什么样,我们都不会失望。再说了,你这么聪明,只要再加把劲,肯定能考上的。”
那天晚上,舅妈陪我一起看了那道数学题,虽然她也不会做,但她陪着我一起查资料,一起找解题思路,直到我把那道题弄懂。看着舅妈耐心的样子,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在舅舅家,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关爱。这种关爱,不是父亲那种带着愧疚的敷衍,也不是刘梅那种虚假的客气,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心。在这里,我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忍气吞声,不用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
第四章:父亲的探望,越来越远
父亲第一次来舅舅家看我,是在我搬过去半个月后。
那天是周末,我正在房间里写作业,听到客厅里有舅舅和父亲的说话声。我放下笔,走出房间,看到父亲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个纸袋,里面装着一些水果和零食。
“晓晓,最近还好吗?” 父亲看到我,赶紧站起来,脸上带着笑容,“学习累不累?舅妈有没有给你做好吃的?”
“挺好的,” 我小声说,“舅妈每天都给我做很多好吃的,学习也还好。”
“那就好,” 父亲点点头,把手里的纸袋递给我,“这是给你买的水果和零食,你平时学习累了,就吃点。”
我接过纸袋,说了声 “谢谢”。舅妈在旁边说:“建国,你放心,晓晓在我们这儿挺好的,我们把她当亲闺女一样照顾。”
“那就麻烦你们了,” 父亲笑着说,“晓晓这孩子,有时候脾气犟,你们多担待点。”
那天父亲只待了一个小时,就说要回去,因为刘梅打电话说林婷想吃肯德基,让他回去带她去。我送父亲到楼下,看着他上了出租车,心里没有太多的不舍,只有一种淡淡的疏离感。
从那以后,父亲偶尔会来舅舅家看我,有时候一个月来一次,有时候两个月来一次。每次来,他都会带一些水果和零食,问我几句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但从来不会问我在舅舅家习不习惯,有没有想家,也从来不会提让我回自己家的事。
有一次,父亲来的时候,正好碰到我在写作业。他走进我的房间,看了看我的书桌,又看了看墙上贴着的中考倒计时日历,突然说:“晓晓,你要是觉得学习压力大,就跟爸爸说,爸爸给你报个补习班。”
“不用了,” 我摇摇头,“学校的老师讲得很详细,我自己也能跟上。”
“还是报个补习班吧,” 父亲坚持说,“婷婷最近也报了个英语补习班,效果挺好的,她这次英语考试进步了十几分。”
我看着父亲,心里有点不舒服。他从来没有关心过我报不报补习班,却记得林婷报了补习班,还记得她进步了多少分。
“真的不用了,” 我语气坚定了一点,“我自己能行。”
父亲没再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说:“那你自己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还有一次,父亲来的时候,带了一件新衣服给我。我接过衣服,发现是一件粉色的连衣裙,款式很幼稚,根本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后来我才知道,这件衣服是刘梅给林婷买的,林婷不喜欢,刘梅就让父亲拿来给我了。
我把那件连衣裙叠好,放进衣柜最下面的抽屉里,再也没有拿出来过。我知道,父亲根本就不了解我,也根本不在乎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慢慢的,父亲来舅舅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有时候我给他打电话,他要么说在忙工作,要么说在陪刘梅和林婷逛街,没说几句话就挂了。有一次,我在电话里问他:“爸,等我中考结束了,我能回家里住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父亲说:“晓晓,你看,家里的小次卧现在堆了很多婷婷的东西,而且她下半年就要上初三了,也需要安静的环境。要不你先在舅舅家住着,等你上了高中,学校要是有宿舍,你就住宿舍,好不好?”
我握着电话,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我知道,父亲这是不想让我回家里住了。在他心里,刘梅和林婷才是这个家的主人,而我,只是一个过客。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给父亲打电话了。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背书,晚上十二点才睡觉,周末也很少休息,要么在房间里写作业,要么去图书馆看书。舅舅舅妈看我这么努力,很心疼,经常劝我别太累了,注意休息,但我知道,只有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好大学,才能离开这里,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第五章:中考,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
中考前一个月,学校开始了最后的冲刺。每天的作业堆得像小山一样,模拟考试一场接着一场,老师每天都在强调 “中考的重要性”“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
我每天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有时候晚上做梦都会梦见自己在考场上,题目都不会做,急得哭醒。舅妈知道我的压力大,每天晚上都会给我泡一杯安神茶,陪我聊一会儿天,缓解我的紧张情绪。
“晓晓,别太紧张了,” 舅妈坐在我身边,给我剥了一颗橘子,“你平时学习那么努力,肯定能考上的。就算考不上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也挺好的,只要你继续努力,将来一样能考上好大学。”
“可是我想考上重点高中,” 我咬着橘子,小声说,“我想证明给爸爸看,我不是一个只会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舅妈摸了摸我的头,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
中考前一周,学校放了假,让我们在家复习。舅舅特意请了一天假,陪我去看了考场。考场在另一所中学,离舅舅家有点远。舅舅陪着我走遍了考场的每一个角落,告诉我哪里是厕所,哪里是饮水机,哪里是休息室,还跟我说:“明天考试的时候,别着急,慢慢写,仔细点,舅舅在考场外面等你。”
中考那天,天还没亮,舅妈就起床给我做了早饭,是我最爱吃的鸡蛋灌饼和豆浆。她一边给我装早饭,一边说:“晓晓,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我们都相信你。”
舅舅骑着电动车,送我去考场。路上风有点大,舅舅把他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我身上:“别冻着了,感冒了影响考试。”
我裹着舅舅的外套,坐在电动车后面,看着舅舅的背影。舅舅的头发已经有了一些白发,后背也有点驼了,骑电动车的时候,身体会微微前倾。看着看着,我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考试,将来好好报答舅舅舅妈。
考试的时候,我深吸了一口气,把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抛在脑后,认真地答每一道题。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就先跳过去,等把会做的题都做完了,再回头仔细想。整个考试过程,我都很平静,没有像以前那样紧张得手抖。
考完最后一门的时候,我走出考场,看到舅舅舅妈都在考场外面等着我。舅舅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舅妈手里拿着一块毛巾。看到我出来,他们赶紧走过来:“晓晓,考得怎么样?累不累?”
“挺好的,” 我笑着说,“应该能考上重点高中。”
“那就好,那就好,” 舅舅舅妈都笑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中考成绩出来那天,我正在舅舅家看电视。手机突然响了,是查分热线的短信。我深吸了一口气,点开短信,看到屏幕上的分数 ——685 分,比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高了 30 分。
我拿着手机,手都在抖,赶紧跑到客厅,对舅舅舅妈说:“舅舅舅妈,我考上重点高中了!685 分!”
舅舅舅妈一下子就站起来了,舅妈接过我的手机,反复看了好几遍,激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太好了!晓晓,你真棒!我们就知道你能考上!”
舅舅则拿出手机,给所有的亲戚打电话,兴奋地说:“我家晓晓考上重点高中了!685 分!比录取线高 30 分!”
那天晚上,舅妈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还买了一瓶红酒,庆祝我考上重点高中。吃饭的时候,舅舅舅妈不停地给我夹菜,不停地夸我,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考上重点高中了。电话那头,父亲只是淡淡地说:“知道了,继续努力。” 然后就说刘梅叫他吃饭,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我心里有点失落,但很快就释然了。有没有父亲的夸奖,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没有辜负舅舅舅妈的期望,重要的是,我靠自己的努力,迈出了第一步。
第六章:高中三年,寒窗苦读
上高中后,我选择了住校。学校的宿舍是四人间,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条件比舅舅家的小房间好很多。但我还是会经常周末回舅舅家,每次回去,舅妈都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问我在学校的情况。
高中的学习压力比初中大很多。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跑操,晚上十点半才下晚自习,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班里的同学都很优秀,每个人都在拼命学习,我也不敢松懈,每天除了上课、写作业,就是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做题。
有一次,我因为连续熬夜学习,得了重感冒,发烧到 39 度。班主任给舅舅舅妈打了电话,他们赶紧赶到学校,把我接回了家。舅妈给我煮了姜糖水,让我躺在床上休息,还特意去药店给我买了退烧药和感冒药。舅舅则去超市给我买了很多水果和营养品,说让我好好补补。
那几天,舅妈每天都给我做清淡的饭菜,按时给我吃药,晚上还会起来给我量体温。在舅舅舅妈的照顾下,我的感冒很快就好了。回到学校的时候,我看着舅舅舅妈疲惫的眼神,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好大学,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高中三年,我很少再跟父亲联系。有时候他会给我打个电话,问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钱花,但从来不会问我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有没有遇到困难。有一次,他给我寄了一千块钱,说是给我的生活费,可我知道,那钱是刘梅让他寄的,因为林婷也上了高中,刘梅怕别人说她偏心。
我把父亲寄来的钱存了起来,没有花。我平时的生活费,都是舅舅舅妈给我的。他们每个月都会给我五百块钱,有时候还会多给我一百,让我买些水果和营养品。我知道舅舅舅妈挣钱不容易,舅舅在一家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只有四千多,舅妈在小区里的超市当收银员,每个月工资只有两千多,他们省吃俭用,却把最好的都给了我。
为了节省生活费,我很少买新衣服,也很少跟同学出去吃饭。每天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都会选择最便宜的套餐;晚上下晚自习后,也不会买零食,而是回宿舍喝一杯热水,继续写作业。
高中三年,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每天早上,我都是班里第一个到教室的人,晚上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周末别人都在休息或者出去玩的时候,我要么在教室写作业,要么在图书馆看书;寒暑假别人都在旅游或者报补习班的时候,我会留在舅舅家,帮舅妈做家务,然后继续学习。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在年级前十,有时候还能考年级第一。班主任经常在班里表扬我,说我是 “最努力的学生”,还让我给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
高三那年,离高考只剩半年的时候,我因为压力太大,出现了失眠的情况。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高考的事情。舅妈知道后,每个周末都会来学校看我,给我带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比如小米粥、牛奶、香蕉,还会陪我聊一会儿天,缓解我的压力。
“晓晓,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舅妈握着我的手说,“你已经很优秀了,不管最后考成什么样,我们都不会怪你。你只要尽力了,就够了。”
“舅妈,我想考上清华,” 我小声说,“我想让你和舅舅为我骄傲。”
“好,我们相信你,” 舅妈笑着说,“你要是考上清华了,我们就去北京看你,带你去天安门广场,去故宫。”
有了舅舅舅妈的支持和鼓励,我又重新振作起来。每天早上,我会早起去操场跑步,锻炼一下身体,缓解压力;晚上下晚自习后,我会听一会儿轻音乐,放松一下心情。慢慢的,我的失眠情况好了很多,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好了。
高考前一周,学校放了假,让我们在家复习。我回了舅舅家,舅妈每天都给我做营养餐,早上是鸡蛋、牛奶、面包,中午是鸡肉、鱼肉、蔬菜,晚上是小米粥、蔬菜沙拉,保证我有足够的营养。舅舅则会陪我一起散步,跟我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让我放松心情。
高考那天,舅舅舅妈一起送我去考场。舅舅给我买了一支新的钢笔,说:“晓晓,这支钢笔祝你金榜题名。” 舅妈则给我带了一块巧克力,说:“考试累了就吃一点,补充能量。”
我接过钢笔和巧克力,点了点头,对他们说:“舅舅舅妈,放心吧,我一定会考上清华的。”
走进考场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舅舅舅妈,他们正站在考场外面,对着我挥手。看着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深吸了一口气,转身走进了考场。
第三部分:清华录取通知书,尴尬的笑容
第七章: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
高考结束后,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旅游或者聚会,而是回了舅舅家,帮舅妈做家务,陪舅舅聊天。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忐忑中度过。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但还是很担心,怕自己发挥失常,考不上清华。舅舅舅妈看出了我的担心,经常安慰我:“晓晓,别担心,你平时学习那么努力,肯定能考上的。就算考不上清华,其他好大学也很好,只要你继续努力,将来一样有出息。”
我知道他们是在安慰我,但心里的担心还是没有减少。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高考相关的新闻,看看有没有录取分数线的消息;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自己能考上清华。
有一天,我正在房间里看书,舅舅突然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兴奋地说:“晓晓,你快看!清华的录取分数线出来了!695 分!你肯定能考上!”
我赶紧接过报纸,看到清华的录取分数线真的是 695 分。我心里算了一下,我高考估分是 710 分,比录取分数线高了 15 分。我拿着报纸,手都在抖,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太好了!晓晓,你考上清华了!” 舅妈听到声音,也跑了进来,抱着我激动地哭了。
那天晚上,舅舅舅妈做了一桌子好菜,还邀请了几个亲戚来家里吃饭,庆祝我考上清华。吃饭的时候,亲戚们都不停地夸我,说我是 “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还是清华的”,还夸舅舅舅妈会教孩子,把我培养得这么优秀。
舅舅舅妈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给亲戚们敬酒,说:“都是晓晓自己努力,我们没帮上什么忙。”
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考上清华了。电话那头,父亲沉默了很久,然后说:“知道了,挺好的。我跟你刘阿姨说一声,让她也高兴高兴。”
没过多久,刘梅就给我打了个电话,语气很热情:“晓晓,听说你考上清华了?真厉害!阿姨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等你开学的时候,阿姨给你买个新行李箱,再给你塞点零花钱,别亏待了自己。”
我听着刘梅虚伪的语气,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还是说了声 “谢谢阿姨”。我知道,她现在对我好,只是因为我考上了清华,怕别人说她这个后妈不尽责,也怕父亲会因为我而对她有意见。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在盼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舅舅每天都会去楼下的邮箱查看,生怕错过了录取通知书。舅妈则开始给我准备开学需要带的东西,买了新的衣服、鞋子、生活用品,还织了一件毛衣,说北京冬天冷,让我带去保暖。
终于,在七月底的一天,舅舅从楼下邮箱里拿回了一封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信封是红色的,上面印着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几个金色的大字,看起来特别喜庆。
我接过录取通知书,手都在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录取通知书。看着上面写着 “林晓同学,你已被我校计算机系录取”,我再也忍不住,抱着录取通知书哭了起来。
舅舅舅妈也很激动,舅妈擦着眼泪说:“太好了!晓晓,你终于考上清华了!我们为你骄傲!”
舅舅则拿出手机,给所有的亲戚打电话,兴奋地说:“我家晓晓的清华录取通知书到了!她考上清华计算机系了!”
那天晚上,舅舅舅妈带着我去了一家餐馆,点了很多好吃的,庆祝我收到录取通知书。吃饭的时候,舅舅举起酒杯,对我说:“晓晓,恭喜你考上清华!以后到了北京,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学习,别辜负了我们的期望。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我知道了,舅舅,” 我也举起酒杯,对舅舅舅妈说,“谢谢你们这几年对我的照顾和支持,要是没有你们,我也考不上清华。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好好报答你们。”
第八章:亲戚聚会,父亲的尴尬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舅舅决定办一场亲戚聚会,庆祝我考上清华。聚会定在八月中旬,在一家中档餐馆里,邀请了所有的亲戚,包括父亲和刘梅、林婷。
聚会那天,我特意穿了舅妈给我买的新衣服,白色的连衣裙,看起来很精神。舅舅舅妈早早就到了餐馆,在门口迎接亲戚们。
亲戚们陆续来了,看到我,都纷纷围过来,不停地夸我:“晓晓真厉害,考上清华了,真是我们家的骄傲!”“没想到我们家还能出个清华大学生,太了不起了!”“晓晓,到了北京要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给我们家争光!”
我笑着跟亲戚们道谢,心里充满了自豪感。
没过多久,父亲和刘梅、林婷也来了。刘梅一进门,就笑着走过来,拉着我的手:“晓晓,恭喜你考上清华!阿姨给你带了个礼物,是一支钢笔,祝你在大学里学习顺利。”
我接过钢笔,说了声 “谢谢阿姨”。林婷站在刘梅身后,低着头,没说话,只是偶尔抬头看我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羡慕,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父亲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晓晓,好样的,没给爸爸丢脸。”
我看着父亲,心里没有太多的情绪,只是淡淡地说了声 “谢谢爸”。
聚会开始后,亲戚们都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话题很快就转到了我身上,亲戚们都开始夸舅舅舅妈:“建军,王秀兰,你们真是会教孩子!晓晓在你们家住了这么几年,就考上清华了,你们太厉害了!”
“是啊,” 另一个亲戚说,“以前晓晓在她爸爸家的时候,虽然学习也不错,但总觉得有点压抑,不像现在这么开朗,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还是你们会照顾孩子,会教育孩子。”
“建军,王秀兰,你们真是辛苦你们了,” 还有个亲戚说,“晓晓这孩子也懂事,知道你们不容易,所以才这么努力学习。以后晓晓有出息了,肯定会好好报答你们的。”
舅舅舅妈笑着说:“都是晓晓自己努力,我们没帮上什么忙。她这孩子,从小就懂事,学习也刻苦,能考上清华,都是她自己的功劳。”
“话不能这么说,” 一个亲戚反驳道,“孩子再努力,也需要好的环境和照顾。要是晓晓还在她爸爸家,每天被人影响学习,能考上清华吗?还是你们给了她好的学习环境,给了她关心和照顾,她才能安心学习,考上这么好的大学。”
亲戚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夸舅舅舅妈,没有人提到父亲,也没有人夸父亲。父亲坐在旁边,手里拿着酒杯,脸上的笑容很尴尬,想插话,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有时候亲戚们提到我在舅舅家的生活,父亲会下意识地低下头,喝一口酒,避开亲戚们的目光。
刘梅看出了父亲的尴尬,赶紧转移话题:“对了,婷婷明年也要高考了,到时候也希望她能考上好大学。婷婷,你要向姐姐学习,好好努力。”
林婷点了点头,没说话。亲戚们也只是敷衍地说 “婷婷也很聪明,肯定能考上好大学”,然后又把话题转回了我身上。
我看着父亲尴尬的样子,心里没有一丝报复的快感,只有一种淡淡的悲哀。我知道,父亲现在肯定很后悔,后悔当初让我搬去舅舅家,后悔没有好好照顾我,后悔没有珍惜我。可现在,一切都晚了,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女儿的信任和依赖,还有作为父亲的尊严和骄傲。
聚会快结束的时候,舅舅站起来,拿着酒杯,对所有人说:“今天谢谢大家来参加这个聚会,庆祝晓晓考上清华。晓晓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更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以后晓晓到了北京,希望大家还能继续关心她、支持她。我在这里替晓晓谢谢大家了!”
说完,舅舅喝了杯里的酒。亲戚们也都站起来,喝了杯里的酒,纷纷祝福我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
父亲也站起来,想说点什么,最后却只说了一句:“晓晓,到了北京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事给爸爸打电话。”
我点了点头,说了声 “知道了”。
聚会结束后,舅舅舅妈送我回家。路上,舅妈说:“晓晓,今天你爸爸看起来挺尴尬的,你别往心里去。他其实也挺关心你的,只是有时候不知道怎么表达。”
“我知道,” 我笑着说,“我已经不怪他了。现在我考上了清华,有舅舅舅妈这么疼我,我已经很满足了。”
舅妈摸了摸我的头,没说话。舅舅则说:“晓晓,不管你爸爸以前做了什么,他都是你的父亲。以后你还是要跟他保持联系,毕竟血浓于水。”
“我会的,” 我点了点头,“我不会因为以前的事,就不认他这个父亲。只是我们之间,可能再也回不到以前那样了。”
舅舅舅妈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车子在夜色中行驶着,窗外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像天上的星星。我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我知道,考上清华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我。但我相信,只要有舅舅舅妈的支持和鼓励,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舅舅舅妈过上好日子。
第九章:北京,新的开始
八月底,舅舅舅妈一起送我去北京上大学。
出发那天,舅妈早早地就起床给我做了早饭,还煮了几个鸡蛋,让我路上吃。舅舅则帮我拎着行李箱,不停地叮嘱我:“到了学校要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饭,别熬夜,天冷了要加衣服,别冻着了。”
“我知道了,舅舅,” 我笑着说,“你们也别太担心我,我已经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我们坐了五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北京。走出火车站,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到高楼大厦,我心里充满了激动和期待。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舅舅舅妈陪着我去了清华大学。学校里到处都是绿树和草坪,教学楼和图书馆都很气派,学生们穿着校服,背着书包,匆匆忙忙地走着,脸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我们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地址,找到了计算机系的报到点。负责报到的老师很热情,给我办理了报到手续,还给我发了校园卡、宿舍钥匙和军训服。
宿舍是四人间,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还有空调和暖气。我的三个室友都是来自不同省份的,性格都很开朗,我们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舅舅舅妈帮我把行李收拾好,又给我铺好了床,还跟我的室友们聊了一会儿,拜托她们多照顾我。临走的时候,舅妈拉着我的手,眼泪掉了下来:“晓晓,我们要走了,你在学校要好好的,记得给我们打电话。”
“舅妈,你别难过,” 我擦了擦舅妈的眼泪,“我会经常给你们打电话的,放假了就回家看你们。”
舅舅拍了拍我的肩膀:“晓晓,好好学习,别辜负了我们的期望。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会想办法帮你的。”
“我知道了,舅舅,” 我点了点头,“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看着舅舅舅妈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有点难过,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要开始独立生活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
在大学里,我依然保持着高中时的学习习惯,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操场跑步,然后去图书馆看书;晚上下了晚自习,会回宿舍看一会儿专业书,或者写一会儿作业。我的学习成绩依然很优秀,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名列前茅,还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
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加入了计算机系的学生会,还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山区支教。通过这些活动,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每个周末,我都会给舅舅舅妈打个电话,跟他们分享我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他们每次都会很认真地听,还会给我提一些建议,让我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父亲偶尔也会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学校的情况,有没有钱花。有时候他会给我寄一些钱,我都会存起来,然后给舅舅舅妈买一些北京的特产寄回去。我知道,父亲现在想弥补我,但我心里清楚,我们之间的隔阂,不是靠钱就能弥补的。
有一次,父亲给我打电话,说想来北京看我。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父亲来北京的时候,带了很多我爱吃的东西,还陪我在学校里逛了一圈,看了我的宿舍和图书馆。
吃饭的时候,父亲突然说:“晓晓,对不起,以前是爸爸不好,没有好好照顾你,还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你能原谅爸爸吗?”
我看着父亲,他的头发已经白了很多,脸上也有了很多皱纹,看起来比以前苍老了很多。我的心里有点酸,说:“爸,我早就不怪你了。以前的事都过去了,我们以后好好相处就好。”
父亲听到我的话,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谢谢你,晓晓,谢谢你能原谅爸爸。以后爸爸会好好补偿你,你要是需要什么,就跟爸爸说。”
“我现在什么都不缺,” 我笑着说,“你只要照顾好自己和刘阿姨、林婷就好。”
从那以后,我和父亲的关系缓和了很多。虽然我们之间还是没有像以前那样亲密,但至少没有了以前的隔阂和陌生。
第十章:尾声,幸福的未来
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学士学位,还拿到了保研的资格。
在选择读研方向的时候,我选择了人工智能领域。我知道,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也能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研期间,我依然保持着努力学习的习惯,还参与了几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我的导师很欣赏我,推荐我去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实习。
实习期间,我表现得很优秀,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实习结束后,公司给我发了录用通知书,邀请我毕业后加入公司,担任算法工程师,月薪三万。
拿到录用通知书的那天,我第一时间给舅舅舅妈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电话那头,舅舅舅妈激动得哭了,舅妈说:“太好了!晓晓,你终于有出息了!我们为你骄傲!”
我也很激动,说:“舅舅舅妈,要是没有你们,我也不会有今天。等我工作稳定了,就接你们来北京住,让你们享享清福。”
“好,好,” 舅舅笑着说,“我们等着那一天。”
我也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拿到了录用通知书。父亲很高兴,说:“晓晓,你真棒!爸爸为你骄傲。以后工作了,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太累了。”
“我知道了,爸,” 我笑着说,“以后有空我会回家看你们的。”
毕业后,我正式加入了那家互联网公司,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工作虽然很忙,但我很喜欢这份工作,也很享受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
工作一年后,我在北京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虽然房子不大,但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我把舅舅舅妈接来北京住,让他们帮我打理家里的事情,也让他们享受一下北京的生活。
舅舅舅妈来北京后,每天都会去公园散步,跟其他老人聊天,还会学着用智能手机,跟亲戚们视频聊天。他们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生活,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亲戚们来北京旅游,顺便来看我。看到我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好工作,都纷纷夸我:“晓晓真厉害,在北京站稳脚跟了,真是我们家的骄傲!”
“还是舅舅舅妈会教孩子,” 一个亲戚说,“要是当初晓晓没去舅舅家住,说不定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了。”
舅舅舅妈笑着说:“都是晓晓自己努力,我们没帮上什么忙。”
父亲也来了北京,看到我现在的生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拉着我的手说:“晓晓,看到你现在过得这么好,爸爸就放心了。以前是爸爸对不起你,现在看到你有出息了,爸爸真的很开心。”
“爸,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 我笑着说,“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好好的,比什么都重要。”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桌子好菜,邀请亲戚们和父亲一起吃饭。饭桌上,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很融洽。我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我知道,我的人生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舅舅舅妈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也离不开父亲后来的理解和包容。虽然过去有过很多委屈和痛苦,但那些经历都已经成为了我成长的动力,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独立。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还有很多目标要实现。但我相信,只要有舅舅舅妈的支持,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让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来源:三杯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