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渐进镜,看清远近世界:61岁李阿姨的信任之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7 08:52 1

摘要:“小王医生,眼镜戴着可舒服了,看远看近都方便!真的太感谢你们了!”10月13日上午,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验光师王磊接到了一通来自李阿姨的电话。电话那头,61岁的李阿姨中气十足、满是喜悦。这份满意,源于一个多月前在太原爱尔眼科医院的一次完美配镜体验。

“小王医生,眼镜戴着可舒服了,看远看近都方便!真的太感谢你们了!”10月13日上午,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验光师王磊接到了一通来自李阿姨的电话。电话那头,61岁的李阿姨中气十足、满是喜悦。这份满意,源于一个多月前在太原爱尔眼科医院的一次完美配镜体验。

当远视遇上老花,一副渐进镜解决双重问题

时间回到8月25日。李阿姨因看东西模糊,尤其是看手机、看电视不清,来到太原爱尔眼科医院就诊,希望配一副眼镜解决视物不清问题。验光师王磊马上为李阿姨进行综合验光。

王磊回忆,李阿姨在进行综合验光时表现得特别不耐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验光就是测个视力表,再用电脑验光仪‘咔哒’一下度数就行了。但医院的综合验光,更像是为眼睛做一次‘精准定制’。不仅要通过红绿测试把度数调到最准,还要像配钥匙一样,精细地校准散光的轴位和度数,不然看东西会变形。这之后,还得让两只眼睛‘团队协作’,检查它们是否平衡、能否协调地对焦和转动。毕竟配眼镜不单要看清,更要让双眼看得舒服、不累。这一整套流程下来,都是为了找到最适合戴镜者眼睛的那一组‘密码’。所以时间比较久,李阿姨会觉得查个度数而已,居然耗时如此之久,过程这么的繁琐。”

图片说明│王磊进行验光工作

王磊一边有条不紊进行专业操作,一边和李阿姨沟通,缓解她的焦虑情绪。经过专业医学验光后,检查结果显示:李阿姨双眼裸眼视力仅有0.4,双眼均有300度远视+50度散光,老花副加度数200度。

看着自己的验光结果,李阿姨不禁问道:“小王医生,远视不就是老花?我怎么有两个度数?”

验光师王磊向李阿姨解释道:“阿姨,您现在看不清楚其实是有两个原因,首先您有300度远视,这会导致您看远不清楚;第二个是您到了一定的年纪,晶状体老化,眼睛的调节力自然下降,出现了老花眼的情况,所以看近处也变得困难了。”

“哎呦呦,得亏你这个小伙子了,我一直以为老花就是远视呢,那我现在远处、近处都看不着,这可怎么办才好?”

针对患者“远视+老花”的情况,王磊提供了两个方案:一是配两副眼镜,看远和看近交替使用;二是验配一副渐进多焦点眼镜,一副镜片整合远、中、近所有度数,实现无缝切换。

起初,李阿姨对从未听说过的“渐进镜”心存疑虑,更倾向于传统的两副眼镜。转变,源于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选择与信任:从疑虑到欣然接受

交流中,李阿姨透露,她的一对12岁双胞胎孙女一直在太原爱尔眼科进行近视防控,一年半来度数干预得非常好,几乎没有增长。家人亲历的防控效果,让她对这里的专业水平建立了坚定的信心。

“孩子们在这儿配镜效果这么好,你又这么耐心,我信你们!” 李阿姨欣然接受了渐进镜的试戴,体验后,她惊喜地发现远近切换自如,非常方便,当即决定验配。

十天后,戴上定制好的渐进镜,李阿姨眼前的世界豁然开朗,她忍不住感慨:“世界竟是这么清亮!”

图片说明│渐进镜镜片

所以在戴镜一个月后,李阿姨才会忍不住给小王医生打去电话,在电话里,她开心地分享了自己的近期生活,也对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专业的治疗表达了感谢,更是不断表示人年纪大了,也不能不相信新事物,新的事物,总能给人新的惊喜。

医生解惑:远视、近视与老花的本质区别

面对李阿姨“远视和老花不是一回事吗?”的疑问,验光师王磊展现出了专业的科普能力。他没有使用复杂的术语,而是以场景化的对话,将复杂难懂的眼科知识娓娓道来。

王磊告诉李阿姨,“老花和远视是一回事”是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它们虽然症状有些相似,但根源完全不同。远视/近视都属于屈光不正,是眼球的“硬件”或“结构”问题,可以把它想象成眼睛这台照相机的“镜头”天生长度不太标准。近视是“镜头(眼球)”太长,焦点落在“底片(视网膜)”前面,所以看远模糊;远视则是“镜头(眼球)”偏短,焦点落在“底片(视网膜)”后面,导致看远、看近都需要使劲调动肌肉来调焦,所以更容易眼疲劳。

图片说明│近视成像原理

图片说明│远视成像原理

老花则被称为视功能衰退,是“软件”或“功能”上的老化。就像关节用久了会不灵活,眼睛里负责调焦的“小肌肉(睫状肌)”力量减弱,“镜片(晶状体)”也变硬了,导致看近时调焦失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人都会遇到。

图片说明│老花成像原理

看着李阿姨若有所思开口:“这么说,一个是‘底子’问题,一个是年纪到了零件的‘老化’问题。”

王磊笑着继续开口:“您总结得非常到位,所以远视或近视,通常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就会发现,并伴随一生。而老花,则像长白头发一样,是每个人到40-45岁左右都必然会出现的进程,与您年轻时视力如何无关。因为远视的人平常用眼时需要调动更多的调节,所以眼睛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会更容易老花。”

等不及王磊说完,李阿姨便赶紧问道:“那是不是说,我要是近视,现在反而好了,啥也能看清了?”

王磊笑着解释:“您的这个说法,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我们可以把近视看成眼睛的‘欠款’,老花是年纪带来的‘新债务’。当两者相遇,‘新债务’就用‘旧欠款’抵掉了一部分。比如,您原来欠300度(近视),现在该还200度老花‘债务’,那您实际只需再补100度就行,甚至觉得‘债务’减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老花’这笔账没来,只是您的‘财务情况’比较特殊,让还款方式变了样。”

随后,王磊告诉李阿姨,矫正远视、近视,是用镜片度数去补偿眼球天生的结构偏差,把焦点“拉回”到视网膜上。而矫正老花,是为看近这个“动作”额外补充所需要的调节力,也就是验光单上的“ADD(下加光)”。而李阿姨的情况,正是“远视”和“老花”的叠加:看远,需要300度的远视镜片,看近,除了补偿远视,还需要额外增加200度的老花补偿,所以才需要两副眼镜。

正因为王磊为李阿姨解释了心中的疑惑,她才会安心的选择听从验光师的建议验配渐进镜,才能享受到她口中的“新事物”。

是的,科技的意义,正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好的验光配镜,不只是矫正视力,更是重新连接人与这个世界的清晰与美好。岁月会老去,但追求清晰看待世界的权利,永远年轻。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