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4市总工会在呼和浩特集体审议通过《呼包鄂乌工会区域合作协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并举行备忘录签署仪式,以制度形式明确区域合作服务方向,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
本报讯(记者郜亚章 李玉波)10月1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4市总工会在呼和浩特集体审议通过《呼包鄂乌工会区域合作协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并举行备忘录签署仪式,以制度形式明确区域合作服务方向,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
《方案》提出力争1年内搭建起协同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实现重点领域破题开局;3年内形成机制健全、运行顺畅、服务高效的工会区域合作协同发展新格局,让4地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方案》明确了劳模认定与服务互通、就业服务互通、劳动领域法律维权互通、劳模工匠人才交流互通、联合开展职工技能竞赛与文体活动、工会服务阵地资源共享6项重点任务。
任务内容主要包括:打破区域壁垒,推动服务互通,实现4地劳模“同城化”礼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建立常态化“就业互送”机制;建立健全工会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推动一体化劳动争议协同化解;4地共建“呼包鄂乌劳模工匠人才库”,激发职工创新热情;搭建职工技能精神和文体活动平台,营造团结协作的文化氛围;依托现有工会工匠学院阵地,为4地职工提供持续赋能的学习平台。
为加强组织保障,《方案》提出建立并落实年度工作轮值牵头负责制,4地总工会轮流担任牵头方,履行主体责任,将协同发展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制定细化实施方案与任务清单。此外,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持续深入的宣传推广,展现区域工会协同发展的成效和活力,有效提升职工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和认同感。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