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10月16号是世界粮食日,国家这几天正搞粮食安全宣传周。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全国秋粮收过六成了,中稻收了近七成,玉米过半,大豆将近八成。这个数据挺关键,毕竟秋天收成直接影响全年粮食够不够吃。
今天10月16号是世界粮食日,国家这几天正搞粮食安全宣传周。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全国秋粮收过六成了,中稻收了近七成,玉米过半,大豆将近八成。这个数据挺关键,毕竟秋天收成直接影响全年粮食够不够吃。
这些年国家特别重视粮食能不能吃饱。从2021年开始就不断扩建高标准农田,给农民发新农机补贴,还研发了耐高温水稻种子。现在全国平均每人每年能分到500公斤粮食,超过国际规定的400公斤安全线。不过农民们私下说,好年景也不能松劲儿。
南方稻田最近天气干燥,收稻子速度快。像湖南湖北这些地方,一天能收几百亩。但北方玉米地赶上连阴天,收割机老出故障。记者拍到几个河南农场主在修机器,说今年雨水多耽误了一周。东北大豆倒是收得快,全是大马力拖拉机开道,村民说过去得半个月才能收完的地,现在三四天搞定。
国家最近在搞智慧粮仓试点。比如山东建了自动化仓库,粮食进仓前先用机器检测水分和虫害,损耗比传统方式低三成。这种技术刚开始推广,成本高,不少小农户还在用老旧仓库。但政府说未来五年要覆盖到大部分产粮大县。
有些农业专家在琢磨未来怎么稳产。比如研究基因编辑抗病玉米,或者用卫星定位地块精准施肥。这些技术现在还在试验,农民们都说看不懂,但觉得能少花钱多打粮就行。
最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又发报告,说全球有30多个国家可能挨饿。中国这边倒没问题,但政策还是严防死守。比如去年东北闹虫灾,立刻调集飞机喷药,损失控制在0.3%以内。
现在农村里用手机App查天气预报成了常规操作。很多种粮大户装了远程监控摄像头,坐在家里就知道地里干不干旱。还有一些年轻人搞直播卖粮,说这比等中间商靠谱。
剩下四成秋粮估计十月底能全收完。各地都开始准备存粮,有的用塑料大棚,有的建新仓库。村里老人总念叨“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现在年轻人也这么想,只是换成了更科技的办法。
来源:覃覃有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