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四季度政府债发行步入收官阶段。预计10-11月将完成大部分当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发行。预计第四季度还将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专项债额度,预计实际发行将在2026年初开启。
国债,地方债,发行节奏
第四季度政府债发行步入收官阶段。预计10-11月将完成大部分当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发行。预计第四季度还将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专项债额度,预计实际发行将在2026年初开启。
2025年第三季度,国债继续保持较快发行节奏,新增专项债发行为全年高峰。第三季度,政府债发行7.1万亿元,净融资3.8万亿元;国债发行4.1万亿元,净融资2.0万亿元;地方债发行3.0万亿元,净融资1.7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发行1.7万亿元,用于置换的再融资债券发行1.3万亿元。
2025年第四季度,预计政府债发行规模可能达到5.8万亿元,净融资规模2.3万亿元,超长特别国债和新增专项债的发行主要集中在10月和11月。其中,预计第四季度国债发行规模4.2万亿元,净融资规模1.3万亿元;预计第四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1.7万亿元,净融资规模为1.0万亿元。
从地方债发行计划来看,截至2025年9月30日,根据各省市已披露的第四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已披露省份23个,已披露计划发行新增地方债共计5385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421亿元,新增专项债4964亿元;计划发行再融资地方债3023亿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1495亿元,再融资专项债1529亿元。
我们对2025年第三季度政府债发行进行回顾,并对2025年第四季度供给规模、发行节奏进行了预测。
一、2025年第四季度政府债发行计划
1.1 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
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当年新增额度剩余1.3万亿元,预计国债净融资规模较第三季度回落。根据财政部披露的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国债计划发行49期,其中,关键期限记账式附息国债18期、普通超长国债1期、超长特别国债6期、贴现国债20期、储蓄国债4期。从已挂网的国债来看,10月关键期限国债单期发行规模较9月单期发行规模有所减少。
1.2 已公布地方债发行计划
截至2025年9月30日,根据各省市已披露的第四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已披露省份23个,已披露计划发行新增地方债共计5385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421亿元,新增专项债4964亿元;计划发行再融资地方债3023亿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1495亿元,再融资专项债1529亿元。
从计划发行与实际发行差异来看,2025年1-9月新增地方债实际发行规模低于计划发行规模约4494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计划发行规模总体及节奏可作为大致参考,实际发行情况由于各地披露时间与下达额度、期间调整均有关,会有一定差异。2025年1-9月部分省市差异较大,其中,江苏、北京等地实际发行高于计划发行,差额超过600亿元;广西、贵州等地实际发行低于计划发行,差额超过1300亿元。
二、2025年第四季度政府债发行节奏测算
2.1 2025年第四季度政府债发行节奏测算
从第四季度规模来看,预计政府债发行规模可能达到5.8万亿元,净融资规模2.3万亿元,较前三季度明显回落。其中,预计国债发行规模4.2万亿元,净融资规模1.3万亿元;预计地方债发行规模1.7万亿元,净融资规模为1.0万亿元。
2.2 2025年第四季度地方债发行节奏测算
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预计地方债发行规模约为1.7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0.9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0.4万亿元;再融资地方债0.8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降低1.8万亿元。由于2024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2024年第四季度再融资地方债发行出现提速;2025年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地方债发行较为前置,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券已发行1.99万亿元,占2万亿元额度的99.5%。2025年9月12日,财政部表示“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但从往年实际发行情况来看,预计2026年提前批专项债的额度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提前下达,但实际发行将在2026年初开启。
三、2025年第三季度地方债发行回顾
3.1 发行规模
从发行规模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地方债发行30430亿元,新增债券17363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2197亿元,新增专项债15166亿元;再融资债券13067亿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6527亿元,再融资专项债6541亿元。
从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来看,第三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有所放缓,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接近尾声。主要原因在于:一是2025年新增的2万亿元用于化解存量债务的额度已于2024年年末下达,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进度较快。二是2025年要求政策主动靠前发力,第二季度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已经接近尾声,第三季度内额度基本使用完毕。
截至9月末,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占全年新增额度的84.0%、83.6%;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券已发行1.99万亿元,占2万亿元额度的99.5%。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额度为8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为44000亿元,新增年内用于化债的额度约为2万亿元。年内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分别剩余约0.13、0.72、0.01万亿元。
从地区发行来看,大部分省份已发完当年化债额度,仅有少数省份仍存有一定化债额度。截至2025年9月末,29个省份已发完当年化债额度,其中贵州已发行的化债债券金额高于计划额度33亿元,年内剩余化债额度规模较大的省份有河南、湖北,剩余额度超50亿元。
3.2 发行期限分布
从发行期限分布来看,2025年1-9月,地方债发行加权平均期限为15.62年,较2024年进一步延长。从具体期限来看,10年期以上的超长地方债的发行占比49%;10年及以下债券中,7年期发行占比较2024年上升,其他期限占比均下降。
从一二级发行价差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地方债一二级利差倒挂幅度收窄或回正。2025年第三季度,债券市场利率出现调整,多数期限地方债的一二级利差倒挂幅度收窄或回正。
3.3 分地区发行情况
分地区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前五的省份包括广东、河南、贵州、湖南、河北,发行规模均超过500亿元。
2025年前三季度,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差异拉大。从各地区平均加点幅度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平均加点幅度为14bp,较2024年增加5bp;最高加点为21bp,较2024年上升7bp;最低加点为5bp,和2024年持平,区域间发行定价差异较2024年走阔。
从地方债的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地方债的成交量和换手率处于较高水平。2025年第三季度,地方债交易较为活跃,单月成交量在1.5-1.9万亿元;从换手率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地方债月度换手率在3%-4%。
3.4 地方债发行投向
从全国新增专项债投向来看,2025年1-9月,新增专项债投向较为集中,前四类投向主要为: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土地储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增规模分别为6791亿元、4453亿元、3469亿元、2944亿元,占比分别达27.7%、18.2%、14.2%、12.0%,而能源、乡村振兴、特殊项目等类别规模较少,占比在1%以下。
与2024年同期相比,土地储备相关投向明显增加,而市政和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相关投向则有所减少。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本报告由兴业研究(CIB Research)提供,报告信息依据国际、中国和行业通行准则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所有观点为研究员个人意见,不代表兴业研究立场。本报告不含任何道德、政治或其他形式的偏见,兴业研究不对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作出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报告内容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要约、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阅读者应自行独立评估所有相关风险。对于因使用本报告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后果,兴业研究和研究员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为兴业研究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分发、发表或以其他方式公开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本报告已正式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中,否则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引用或发布本报告内容须注明出处为兴业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兴业研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兴业研究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来源:鲁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