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业乃民生之本,一头系着经济大局,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今年以来,我市以“就业优先”为战略支点,把实施全民就业创业保障工程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升级、创业赋能等多维发力,全力拓岗位、抓帮扶、保输转、促就业,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郝春城
就业乃民生之本,一头系着经济大局,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今年以来,我市以“就业优先”为战略支点,把实施全民就业创业保障工程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通过政策创新、服务升级、创业赋能等多维发力,全力拓岗位、抓帮扶、保输转、促就业,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创新服务模式,让就业市场“活”起来。我市以“10+N”公共就业服务为主线,通过直播间、网站、微信等渠道“屏对屏”推送岗位信息,让求职者足不出户掌握就业动态。而“人才夜市”将招聘会搬进商圈,企业“摆摊”招贤,让岗位与求职者“零距离”对接。
政策精准滴灌,为重点群体“兜”住底。我市将全民就业创业保障工程纳入民生实事,从政策扶持到资金补贴形成闭环。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推出“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将政策与岗位直接送到“家门口”。对于吸纳就业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这种“普惠+特惠”的政策组合拳,既扩大了就业容量,又提升了就业质量,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适合的“饭碗”。
创业带动就业,以“倍增器”激发新动能。我市通过创业贷款、场地支持、技能培训等举措,培育了一批“小老板”,带动了“大就业”。这种“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稳创业”的良性循环,不仅优化了就业结构,更让城市经济焕发出新活力。从夜市摊主到电商创业者,从返乡农民工到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人在我市实现了“创业梦”,也托起了更多人的“就业梦”。
就业稳,则民心安;民心安,则发展兴。稳就业绝非简单的数据堆叠,它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福祉,关乎经济社会的稳健前行。唯有以政策的温暖热度换取民生的积极回应,以服务的精准程度提升就业的整体质量,方能让群众的获得感愈发充实、幸福感更加持久绵长。随着更多创新举措落地,南阳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出更加温暖的民生篇章。②13
编辑:门巍然 初审:王冰 终审:王笑荷
来源:南阳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