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荀子有句名言,叫: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意思是说,每个人生来能力都差不多的,真正让人与人的能力拉开差距的,是对外部资源与工具的使用。
荀子有句名言,叫: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意思是说,每个人生来能力都差不多的,真正让人与人的能力拉开差距的,是对外部资源与工具的使用。
我有一个朋友Z君,跟他认识有5年了,刚认识他时,他还在做杂志,后来疫情期间,他开始做短视频,自己写稿、自己录、自己剪,我的短视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但是,这短短三年间,他已经从一个素人到汽修行业的一名网红,再到行业有名的短视频培训师的蜕变了,目前招收的学员已经到了十几期。而我的短视频一直平平无奇,跟开始时相比,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从结果来看,Z君就是典型的“善假于物”者,一个善于使用短视频工具的人,他的短视频,做的比我好太多了。
他的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有流量:视频播放率比较高;二是转化率高:很多人看了他的视频,愿意掏钱向他学习。
而我的视频,就有点寒碜了,既没流量,也没转化率。
可见,同样是使用工具,只有用得好的,才能称之为“善假于物”。
说到流量、转化率,它不仅是衡量视频热度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一切生意好坏的关键所在。
不管是开实体店的,还是开网店的,如果没有人流,没有点击量,没人看到店面,那生意就无从谈起。
而在所有的人流、点击量当中,如果没人愿意掏钱购买,那生意也就没办法做。
所以,大部分的生意,都是围绕着流量、转化率进行工作的开展的。
如,我们在大街上派发宣传单、在电商平台上做搜索排名,招聘销售人员打电话、地推,在某些媒体上投放广告、写软文等等,目的就是为了流量,为了让更多人看到。
而我们请明星代言,把电商产品的宝贝详情做的好看、找网红带货、设立满减、赠品、国补等相关促销政策、就是为了转化率,为了让用户能够下单付钱。
汽配生意也是如此。
以前,我总觉得一家汽配企业,生意的核心是产品,而且是品质好的产品。但随着对汽配行业的了解,越来越发现,对于汽配商来说,产品的好坏不重要,生意的好坏才重要。
一家汽配企业,生意的关键,在于能把产品卖出去。至于卖的是品质好的,还是品质差的,要看哪些产品能够卖得动?能卖得出去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而要想把产品卖出去,就得搞流量,就得开发客户,就得让更多的买家知道自己。
如果做的是国内批发生意,就得多开发代理商;如果是做零售生意,那就得多开发修理厂。
而如果是做外贸生意,就得多开发国外客户。要论如何开发,方式有两种:
一是主动出击:到当地的汽配城,与商家直面沟通;或是通过海关数据,找到相关产品的买家,主动和他们联系;
二是被动等待:通过参加展会,等着买家过来洽谈;或是通过电商平台,等着买家询盘;再或者通过媒体推广,吸引买家主动联系。
反正,做汽配生意,要把时间的重心,放在企业的曝光上,客户的转化上。
前段时间,跟几个做外贸的老板聊天,问他们,每天花在什么事情上的时间最多?
有不少人说,用在数据整理上,用在报价上,并且时常为此加班。
我问他们,既然报价花的时间比较多,那有用系统工具吗?
他们说没有,并强调报价比较复杂,每家客户报价不一样,并且工艺、材质不同,价格也不一样,这个报价系统没法做。
我又继续追问,报价这个事,它分为OE号查找、客户历史价格查询,做报价、生成报价单,这几个步骤的工作,是系统都没法做,还是其中一部分没法做?
客户说,这个用系统不适合。
当然,我能理解客户为什么这么讲,一是换系统就要换习惯,这个过程会有点不舒服;二是上系统就得花钱,觉得暂时没必要;三是觉得系统报价,没有人工报价来得放心;四是可能自己能忙的过来……
不过理解归理解,个人觉得,报价这个事情,老板倾向于人工报价,就跟很多人倾向于吃手擀面一样,觉得手擀面,就是比机器擀面好吃。
但其实这是教条主义,真正决定面是否好吃的,是和面的方法、面的软硬粗细,而不是擀面的形式,是用手擀还是机器擀。
同样,做报价单,是否能做得好、做得快,取决于报价人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拖延、是否迎合了客户的需求。
如果系统报价,能比人工报价做得好,个人觉得,还是应当选择用系统报价这个工具的。因为,生意的关键在于流量和转化率,既然系统报价能够提高效率,那就能间接提高转化率。
如:原来客人发来200个OE号,人工报价要半天,而系统半个小时就能出来,那报价的速度就比同行快,那机会也就自然比别人高。
所以,个人觉得,凡是能够增加流量,提高转化率的事情,企业都应当酌情考虑,毕竟这是生意的关键。
来源:小白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