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2025年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尊重劳动、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连日来,记者在大沥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走访中发现,反对浪费、节约粮食已经成为大沥青少年、儿童的广泛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2025年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尊重劳动、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连日来,记者在大沥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走访中发现,反对浪费、节约粮食已经成为大沥青少年、儿童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小餐桌托起大文明
中午11点半左右,大沥中学食堂渐渐热闹了起来,学生们有序排队打饭,根据自身食量盛取食物,做到吃多少拿多少。食堂里,“珍惜粮食”“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等标语时刻提醒着师生们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我在学校的劳动基地亲身体验了种菜,深刻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老师们也常指导我们不要浪费粮食,现在我已经养成习惯,每次根据实际饭量取餐。”大沥中学学生骆钇彤表示,她不仅在学校做到光盘,在外出就餐时也会根据实际需求点餐,实在吃不完就打包带走,杜绝浪费。
当天,大沥中学学生家长梁小姐来到食堂陪餐,在就餐过程中,她也会督促学生们不要浪费食物。“我父母都是农民出来的一代,从小到大就被教导要爱惜粮食,如今我也将这一理念传递给下一代的孩子们。”梁小姐深有感触地表示,正因为以前不少人挨过饿,她始终对粮食心存敬畏。
大沥中学梁老师介绍,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如在思政课上向学生讲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在劳动实践课上让学生体验种植的艰辛;开展主题班会对学生传递珍惜粮食的思想,让节约粮食的理念在大沥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小宣传带动大氛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粒米饭,一滴汗,粮食来得好辛苦……”在大沥钟边幼儿园,老师们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向孩子们讲述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故事,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每一粒粮食背后蕴含的汗水与付出,从而尊重劳动人民,养成爱惜粮食,不挑食,不偏食的进餐好习惯。
课堂上,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认真观看视频中农民伯伯顶着烈日播种、施肥、收割的场景。“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浪费粮食,也不能挑食。”钟边幼儿园小朋友唐映恬说。
“珍惜粮食要从娃娃抓起。我们需要让孩子们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真正领悟到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深刻内涵。”钟边幼儿园雷老师介绍,幼儿园通过饭前谈话、“光盘小能手”评比活动、农夫角色扮演小游戏以及大班小朋友“大手拉小手”监督弟弟妹妹等方式,让小朋友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珍惜粮食的观念。
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让珍惜粮食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粮食安全,真正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文/南海融媒记者 黄耀红
图/南海融媒记者 黄耀红 曾锐波 麻丽丽
视频拍摄、剪辑/南海融媒记者 曾锐波
视频文案/南海融媒记者 黄耀红 曾锐波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