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相 34 国民党军队23日中午进入长春,我旅是最 后撤离长春的部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07:29 1

摘要:我旅归建后,部分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我和陈德任原职, 黄荣海被任命为我旅副旅长,康伯明任政治部主任,相炜调任十九旅政治部主任,陈钦仍任参谋长。

第一次解放长春

我旅在肇州归还山东第七师建制,第七师首长都是渤海军区的老同志。

师长是原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政委是刘其人, 徐斌洲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七师下辖3个旅,十九旅原为冀热辽军区的十九旅,二十旅即随杨国夫来东北的渤海军区部队,二十一旅是我旅。

我旅归建后,部分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我和陈德任原职, 黄荣海被任命为我旅副旅长,康伯明任政治部主任,相炜调任十九旅政治部主任,陈钦仍任参谋长。

我旅的一团、二团、三团,依 次改称为六十一团、六十二团、六十三团。

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划分为4个大军区——北满军区、西 满军区、东满军区、南满军区。

4个大军区之下,又辖合江、牡丹 江、松江、嫩江、北安、辽西、嫩南、安东、吉东、通化、辽北等11个 省军区。

省军区之下辖军分区。

野战部队的编制则尚未统一, 有的称纵队,有的称师。

纵队和师之下辖旅。除山东第一师和 新四军三师七旅归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辖外,其余野战部队均 划归4大军区指挥。

山东第七师这时属4大军区之一的北满军区领导。

北满军区又称吉黑军区,高岗任司令员,陈云任政委,李天佑任参谋长。

有一次北满军区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我与高岗见了面。早在 陕甘游击队、红二十六军时,我就认识了高岗,以后在延安学习, 又多次一同开会或出席各种活动,是比较熟识的。这时高岗还 兼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职务很高了。他待人还热情,只是 已有了一些架子。

倒是在哈尔滨当松江省①省委书记兼松江军区政委的张秀山,与我见面时亲热如故,向我介绍了各方面的许多情况,使 我感受到了深深的老战友情谊。

① 松江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立,管辖今黑龙江省东南部。 1954年撤销,并入黑龙江省。

3月至4月,苏军按照与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开始陆续撤出 沈阳、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国民党五十二军紧跟着占 领了沈阳,对长春,他们的军队实在够不着,就空运了收编的二 十七军“接管”长春。

这个二十七军原系伪满洲国靖安军的“铁 石部队”,头目叫姜鹏飞。他们本是伪满洲国派往冀东打八路军 的,日本投降后又投靠了国民党。这支原伪满洲国的军队一到 长春,立刻收编伪满的军警人员、土匪甚至滞留长春的日军残 部,编成了15个保安大队、1个骑兵大队、5个警察中队,总共有 2万多人。

3月29日,中共东北局决定:“以敏捷迅速手段”拿下长春, 以避免国民党正规军从沈阳北进时,长春敌人威胁我军后方。

我二十一旅奉命参加解放长春的战斗,但此时,我们尚在松花江 以北的肇州驻训。上级要求我们4月10日前一定要赶到长春 外 围 。

我仔细研究了军用地图,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有近500里 路,还横亘着松花江和第二松花江。这第二松花江是怎么回事?

原来,松花江的正源在吉林省的白头山天池,从白头山天池流出 来的二道江与头道江汇合后称第二松花江,第二松花江流向西 北与嫩江汇合以后,才称为松花江。第二松花江是从东流向西 北,而松花江是从西流向东北,最后注入黑龙江。

这时已是4月份,两条松花江即将开冻了, 一旦开冻,过江 就困难了。

我和陈德立即率二十一旅南下,想抢在两条松花江 解冻前过江。还好,肇源以南的松花江没有解冻,我们顺利地从 冰面上过了江。

可刚赶到扶余,第二松花江却解冻了。面对地 图,我忽然看到了中长铁路,我想:中长铁路上一定有跨越第二 松花江的桥梁,我们可以从铁路桥上过江。

陈德赞同我的想法,我们便从扶余往东南方向走,来到了第 二松花江北岸的陶赖昭。在陶赖昭南面的第二松花江上,果然 有一架大铁桥。陶赖昭有一个火车站,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火 车,我发现往北行驶的火车,满载着苏军从各厂矿拆卸下来的机 器,从各仓库没收来的物资,这些东西都被他们当作“战利品”运 往苏联国内,可往南行驶的火车,却基本上是空车。

我想,如果能让我们的部队搭载南行的空驶火车就好了。 但那时的中长铁路,名义上虽是中苏共管,实际上却完全在苏军 的控制之下。我想到了东满(吉辽)军区司令员周保中,他原是 东北抗日联军的将领,曾退入苏联境内休整、学习过5年,1945 年8月与苏军一起打回东北,担任过苏军长春卫戍司令部副司 令员,与苏军当局较熟。

我把部队乘火车的想法电告了周保中,周保中果然很快就 与苏军联系好了此事。陶赖昭火车站上的苏军人员同意我们搭 乘南行火车,我旅5000多人上了两列空驶货车。我旅的大多数 战士是第一次坐火车,尽管是闷罐货车,坐上去后还是很兴奋, 不少连队唱起歌来。大约用了五六个小时,我们全旅就到达了 长春北郊,提前几天赶到了指定位置。

解放长春的战斗由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委林枫统一 指挥。

我到卡伦镇去见他们时,周保中笑着说:“你的行军办法 不错呀,又快又省力,做什么事都应该这样,多想点子。”

林枫也 亲切地对我说:“兆相同志,抗战中我在晋绥工作,战事一吃紧, 我们就从兴县过黄河退到神府,贺家川、采林、沙峁……我都熟。 我虽没见过你,可早就听许许多多的神府老乡说过你了。”

4月10日,我参加了东满军区在卡伦镇召开的军事会议。

会上,东满军区首长把攻打长春的部队分成三路。

第一路为西 路,由山东第七师二十旅、二十一旅和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团 组成,共11000人,杨国夫任司令员,刘其人任政委;

第二路为北 路,由吉黑纵队和东满军区二十三旅两个团组成,共6000人,曹里怀为司令员,谭甫仁为政委;

第三路为南路,由东满军区二十 四旅两个团和一些地方部队组成,共4000人,贺庆积为司令员, 邓飞为政委。

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委林枫都在会上讲了话,要求在 苏军撤出长春后的48小时内,攻占长春全城。东满军区副司令员陈光也讲了话,他向各路部队提出了作战中和进城后的8条 注意事项。

4月14日拂晓,各路部队进至城郊攻击出发地。

上午,国 民党委任的吉林省代理主席王滨华、国民党长春卫戍司令陈家 桢正式从苏军手中接管了长春市。

中午,最后一批苏军官兵乘 火车撤离长春。

下午2点,我军开始了攻打长春外围的战斗。

我旅奉命攻打长春城郊的大房身机场,守敌一个团顽抗,我 旅经3个小时战斗将守敌全歼。 一架敌机来不及起飞,被我旅 缴获。控制了飞机场,便切断了长春敌军与沈阳敌军之间的联 系通道,无论是沈阳敌军想空运援军,还是长春守敌头目想逃 跑,都不可能了。在我旅攻打飞机场的同时,各兄弟部队也扫清 了敌军的外围据点,逼近了长春城区。

4月15日凌晨,总攻开始了,我们西路军的攻击方向是市 中心。

长春原为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日本关东军的 大本营也设在这里。日本和伪满经营多年,长春市内的建筑高 大而且坚固,我们的攻城战斗比预想的要困难得多。

我师二十 旅打了几个小时,才接近了伪满国务院,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 团在伪满警察总部、伪满中央银行大厦前攻击受阻。

北路部队 和南路部队的进展要顺利一些,分别逼近了伪满洲国的宫内府 和长春火车站。

4月16日,长春火车站、大陆科学院、医科大学、兴仁广场 等处被兄弟部队攻克。我西路军也攻克了原日本关东军总部大 楼,歼灭了被国民党军队收编的原日本关东军军人数百名。

4月17日,我旅和兄弟部队一个楼一个楼地与敌军争夺, 攻克了伪满洲国的国务院、交通部、司法部、广播电台、长春火车 南站、宫内府,敌军被压缩到市中心大同广场周围,在几座高大 建筑物内负隅顽抗。

由于我军缺乏攻坚经验,指战员们又急于在48小时内结束 战斗,再加上敌人的抵抗比原来估计的顽强,部队遭到了较大的 伤亡,西路军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南路军东满军区二十四 旅,伤亡都超过原有人员的三分之一;南路军副司令员吴恒夫牺 牲,南路军司令员贺庆积和另一位副司令员黄思沛负伤。

4月18日,周保中、陈光等首长亲临战线视察,决定各路部 队加强协同作战,先夺取长春市政府和伪满洲国警察总部,最后 攻打伪满洲国的中央银行大厦。

我旅奉命接替伤亡较大的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团,攻打 伪满洲国警察总部。

我仔细观察了这座建筑物,见它通体是钢 筋混凝土浇筑的,坚固异常,用战防炮轰击,一炮打过去只能在 墙上炸出一个小坑。我考虑,只有用炸药爆破大门,才能打进 去。

我令六十一团组织爆破,六十二团集中火力掩护。六十一 团先后派上去六个爆破组,运上去大量炸药,随着一声巨响,敌 军用沙袋封堵的大门被炸开,战士们不等硝烟散尽就冲了进去, 警察总部内的守敌再也守不住了,活着的都放下了武器,举起双 手投降。

兄弟部队也攻克了市政府和宪兵司令部,西、北、南三路大 军汇集到了敌军的巢穴—— 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大厦前。

中央银行大厦是花岗岩建筑,比我旅刚刚攻克的警察总部 还要坚固。大厦内的守军有近4000人,国民党的长春卫戍司令 部也设在这里。

下午5点,三路部队开始总攻中央银行大厦,敌 军的火力很强,我军的几次冲锋都未成功。关键时刻,我军的炮 兵开了上来,他们用重炮直接瞄准抵近射击,将多发炮弹打进了 大厦的楼窗,大厦内着起了大火。敌人慌乱了,打开大门企图突 围,我军再次发起冲锋,将冲出大厦的近千名敌军官兵歼灭。大 厦内的残敌虽继续顽抗,火力已大大减弱,我旅和兄弟部队从各 个方向冲进了大厦,又经逐层激战,将大厦内的守敌全部歼灭。

4月18日夜,解放长春的战斗结束了。共毙、伤、俘敌1.8 万余人。

国民党长春卫戍司令陈家桢、吉林省代理主席王滨华、 警察局长张炯等高级军政官员40余人被俘。

另外,缴获也很 多,除我旅缴获的一架飞机外,还有各种口径的火炮50余门,机 枪400多挺,长短枪11000多支,子弹110万发。我旅和各兄弟 部队的装备,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4月19日,东满军区首长向攻城各部队传达了毛泽东主席 和中共中央发来的嘉奖电报,内容是:“长春占领,对东北及全国 大局有极大影响,望对有关将士,传令嘉奖。”

毛主席的表扬,对 我旅指战员鼓舞很大。

长春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迁到了长春,长春市建立起了 党政军机构。林枫任中共长春市委书记,刘居英任长春市长,周保中任长春卫戍司令员。

入城部队划分了两个防区:杨国夫任 长春市西防区司令员,我任西防区副司令员,曹里怀任东防区司 令员。山东第七师领导机关驻伪满洲国煤炭公司大楼,我二十 一旅旅部驻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我抽时间在这个原日本驻中国东北的最高军事统率机关转 了转,感到这个庞大的东洋式建筑比伪满洲国皇帝傅仪的“皇 宫”还要坚固和气派。我想,关东军这样修建司令部的目的, 一 是想永久霸占中国东北,二是想表明,他们才是东北的真正主宰 者。

我军攻克长春的当天,国民党军队就开始进攻辽宁、吉林边 界上的城市四平。杨国夫奉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率山东第 七师二十旅及我旅六十一团离开长春南下,参加四平保卫战。 我接替杨国夫,任长春西防区司令员,驻西区的山东第七师十九 旅也临时归我指挥。

4月24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下令攻打黑龙江省西南部的 齐齐哈尔。山东第七师十九旅、我旅六十二团、新四军三师特务 团及嫩江军区部队参战,打了不到一天就解放了齐齐哈尔,毙、 伤、俘敌军3000多人,缴获坦克5辆。齐齐哈尔战斗结束后,我 旅六十二团回长春归建。

4月28日,松江军区部队解放了哈尔滨,毙、俘国民党收编 的敌军5000余人。长春、齐齐哈尔、哈尔滨3个大城市的解放, 解除了我军与正在北进的国民党军队作战的后顾之忧,加强了 共产党和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的地位,意义是重大的。

长春初解放,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国民党的特务和散兵游勇 常躲在暗处向我们打黑枪。我旅护送伤员,每次至少得出动一 个排,形势紧张时甚至得动用一个连,才能确保不出问题。

另 外,长春市内的地痞、流氓、小偷、妓女也不少,我们缺乏对付这 些人的经验,工作中出过一些问题。

长春是大城市,我军有的部队进城后,发生了违反纪律的现象,尤其是一些新组建或新收编 的部队,违纪行为更多。长春市委书记、东满军区政委林枫在会 上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我旅是老解放区来的部队,违纪现象很少。当时东北群众 把我军分为“灰八路”、“黄八路”、“新八路”。

“灰八路”指从山东 开过来的老部队,穿灰军衣,纪律最好;

“黄八路”指冀东开来的 八路军部队,穿黄军衣,纪律稍差;

“新八路”指在东北刚收编组 建的部队,纪律最差。

尽管我旅是“灰八路”,我和陈德仍然狠抓 了遵纪问题,向各团反复强调遵守纪律,还常下去检查。我们的 努力是有成效的,我旅入城后,在纪律方面基本上没有出什么问 题;我旅驻防的西区,秩序和治安也比较好,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在战斗中缴获或是战后发现的各种物资,我们要求部队全 部上交。

4月16日,我旅攻克了座落在洪熙街上的“满洲株式 会社映画协会”,也就是日本人控制的满洲国电影制片厂。战士 们在制片厂的仓库里发现了一大批照相机、摄影机等器材。我 命令封存这些摄影器材,任何人不准动,报告上级等候处理。

后 来,周保中、林枫派人接管了满洲株式会社映画协会,成立了共 产党领导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建国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这个制片厂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被誉为“新中 国的电影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故事片,就是这个厂 拍摄的。

我旅驻防长春期间,还执行过一项特殊任务。在我们攻克 的伪满洲国中央银行大厦里,据说存有大批银元和钞票。上级要求我旅设法打开银行的金库。

我走进银行一看,金库在地下 三层,通向金库有多道厚重的保险门,仅门上铁锁就有一米高。 而要打开铁锁,就得7把钥匙同时开启,可这7把钥匙,分别由7 个人管理。解放长春的战斗刚刚结束,到哪里去找这些保管钥 匙的人呢?

我考虑后,下令用小包炸药炸门,炸门时不准损坏墙壁。炸 开一个库以后,我们向上级作了报告。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 任谭政亲自来视察,他视察后说,剩下的库门由他组织人开,我 旅负责开库期间的警卫就行了。后来,金库终于被全部打开了, 谭政告诉我,经过清点,库里共存放钞票4亿多元。

在长春以南的四平,国民党军队不断增兵进攻,我军山东第 一师、第二师、第七师和新四军三师等部英勇抗击,战斗形成对 峙局面。

5月初,周保中命令我旅在长春加修工事,以便长期坚 守。

他说:党中央决定,要把长春变成“马德里”。

马德里是西班 牙首都,在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部队曾坚 守马德里两年半,重挫德国、意大利支持下的叛军。我旅按长期 坚守的方针,在长春西站一带构筑了不少工事。

5月21日,周保中来到我旅旅部,告知我们四平守军于5月 18日撤守,国民党军队19日占领四平后,已经北上向长春逼 近。由于长春周围无险可守,我军在长春的兵力又不足,因此无 法固守。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首长决定放弃长春撤 退。二十一旅的任务,是掩护驻长春各机关撤离。

我说:“我们已经修了工事,部队可以进入工事坚守,保证完 成掩护任务。”

周保中点点头说:“你们一定要守到明天夜里12点,23日 天明后,你旅不必等待命令,可以自行撤离长春。”

我们马上开始进行打阻击战和撤离长春的准备工作,于5 月22日黎明进入了城外的防御工事。我们原来的设想是打一 个大量杀伤敌人的阻击战,但国民党军队的进军速度却没有预 想的那样迅速。我旅在工事中守候到5月22日深夜12点,仍 未见国民党军队的踪影,遂于23日清晨5点撤出工事,离开长 春北上。

后来得知,国民党军队23日中午进入长春,我旅是最 后撤离长春的部队。

按照命令,我旅大踏步地向北撤退,一路上都未遇到兄弟部 队。直到过了第二松花江,才在北岸江边看到正忙着加固江防 工事的兄弟部队。

我和陈德明白了:我军已放弃了除南满外的 第二松花江以南广大地区,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

山东第七师这时驻哈尔滨以南的双城县,我旅过了吉林省 和黑龙江省交界的拉林河,在双城找到师部。我旅归还山东第 七师建制,同时,我旅随师部参加四平保卫战的六十一团,也归 还我旅建制。

六十一团伤亡了300余人,在参加四平保卫战的部队中,损 失算是小的。

与我旅友邻的山东第七师二十旅,他们的伤亡超 过了三分之一。

我与一些参加了四平保卫战的干部交谈,他们普遍感到:打死守阵地的防御战,似乎不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 最好手段,打阵地防御战,我们自身的伤亡也太大了。

国民党军队继占领长春之后,又占领了郑家屯(双辽)、吉 林、德惠、农安、九台、海龙等一大批第二松花江以南的城镇,前 锋直抵第二松花江南岸。

国民党军队的气焰虽嚣张,却也一时 无力北上了。经共产党代表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反复谈判,蒋介 石于6月6日宣布:东北休战15天。由于国民党军尚未准备好 新的大举进攻,东北休战得以维持了4个月的时间。

休战开始后,我旅按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部署,投入了补 充、整训和军事训练。

因我旅伤亡不重,补充了1000余名新兵, 这些新兵中有农民、矿工,也有被我军俘虏后经教育自愿入伍的 解放战士。

陈德在政治工作方面很有经验,他整顿、健全了我旅 的各级党组织,特别是连队党支部。他要求连队党支部必须对 症下药做老战士、新战士、解放战士的思想工作,还要善于解答 “为什么不打就从长春撤退”这一类的问题。至于上级要求的 “清洗坏分子”一项,因我旅是从老解放区来的部队,内部比较纯 洁,也就没有大张旗鼓地进行。

在军事训练方面,我们下了很大工夫。在战士中,抓了射 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四大技术的训练,以及近战、夜战的演 练。对班、排长,办了班、排战术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 练。在连以上干部中,开展了“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 术”的学习和讨论。

应该说,“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在当年的东北 战场上还是行之有效的。

比如“三猛战术”,是土地革命战争时 期红一军团总结出来的,它要求的“猛打、猛冲、猛追”,是有其内 涵的。

猛打,就是尽量秘密地接近敌人,然后集中火力,向主攻 目标猛烈开火;

猛冲,就是在猛打之后,敌人犹豫动摇之际发起 猛烈冲锋;

猛追,就是对已被击溃的敌人实施猛烈的追击,将其 全歼。

来源:大肥肥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