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幅作品的背后,是山东菏泽巨野县8名女画师历时3个月的精心创作,更是当地200余名女性画师共同智慧的结晶。从非遗传承到乡村振兴,从艺术创新到女性赋能,巨野工笔牡丹画正以独特的姿态,讲述着中国女性执笔绘梦的时代故事。
近日,一幅长达10米的巨野工笔牡丹长卷《凤穿牡丹》在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中惊艳亮相,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工笔画的艺术魅力。
这幅作品的背后,是山东菏泽巨野县8名女画师历时3个月的精心创作,更是当地200余名女性画师共同智慧的结晶。从非遗传承到乡村振兴,从艺术创新到女性赋能,巨野工笔牡丹画正以独特的姿态,讲述着中国女性执笔绘梦的时代故事。
近年来,巨野工笔牡丹画在上合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重要场合及国际重要会议频频亮相。这背后,折射的是菏泽特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亦是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数智赋能,工笔牡丹画的现代转型
近年来,巨野工笔牡丹画多次在重要场合、活动中亮相,“工笔画之乡”之名也愈发响亮,书画成为了巨野一抹靓丽的底色。据了解,巨野工笔牡丹画作品远销美国、法国、新加坡等40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工笔牡丹画市场份额的80%。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艺术如何突破地域与媒介的限制,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同,是许多非遗代表性项目面临的共同课题。
《凤穿牡丹》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工笔技法,更在于其通过数字化演绎,实现了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使静态的牡丹画卷“活”了起来,以更富感染力的形式走向国际舞台。作品以菏泽牡丹“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308个品种”为谱系,形态各异的牡丹花头线稿均源自女性画师的写生创作。这种创新结合,不仅拓展了工笔画的表现边界,也为非遗的当代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这一创新实践背后,是巨野工笔牡丹画对非遗传承困境的深刻回应。
《凤穿牡丹》的成功展出,标志着巨野工笔牡丹画在数智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借助数字化演绎,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数智技术完美融合,让静态的画卷“活”了起来。作品不仅成为展览中最耀眼的焦点,更在当晚登上《新闻联播》,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工笔画的艺术魅力。
这种创新,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探索。
女性力量,从乡土中绽放的文化自信
巨野工笔牡丹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背后强大的女性力量。据统计,巨野县培育农民女画师1万余人,占全县书画从业人员的80%以上,并涌现出张雪云、徐凤秋等一批优秀的女性行业带头人。她们中的许多人,实现了“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在家门口依靠“文化饭”获得稳定收入。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巨野县对女性参与文化产业的积极推动。每年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书画产业,举办培训班近百期,受益女性占比达90%;依托镇村画院与家庭画室,建成“妇女微家”166个,为女性提供了学习、交流与创业的平台。张雪云、徐凤秋等一批优秀女性行业带头人的涌现,更是激发了更多女性投身工笔画创作的信心与热情。
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女性实现了经济独立,更让她们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通过画笔,她们将乡土情怀与艺术理想融为一体,绘就了个人成长与乡村振兴交相辉映的绚烂图景。
《凤穿牡丹》不仅是一幅艺术佳作,更是巨野以非遗产业带动女性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印证。从画卷中绽放的,不仅是牡丹的国色天香,更是万千女性执笔绘梦、走上文化致富路的时代图景。这种以文化为纽带,连接个人发展与区域经济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产业振兴,一朵牡丹开出乡村振兴新路
目前,巨野县拥有1个县级农民绘画培训基地,8个绘画专业镇,50个绘画专业村,65家基层画院,160余家书画培训机构,年培训职业画师3000余人次,构建起了完整的农民书画产业链。
从画作到文创产品开发,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走出了一条“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近年来,《花开盛世》《锦绣春光》《冠艳群芳》《国宝献瑞》等作品先后亮相上合青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等国家重大活动,获得一致好评,巨野工笔牡丹画品牌影响力深入人心。
如此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完备的工笔画培育体系。在巨野县,镇镇有画院,村村有书画师(室)。截至目前,巨野县拥有8个绘画专业镇、50个绘画专业村,56家基层画院;66位国家级书画家,154位省级书画家,书画产业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成立了面向全国的书画街和书画交易市场,在全国各大画廊、画店销售的工笔牡丹画,80%以上出自巨野。为引来外地高层次人才,巨野持续开展人才引进计划,当地浓厚的书画氛围也吸引了一批学习书画、热爱书画的高层次人才来到巨野一起钻研、发展工笔画业务。
工笔牡丹画不仅大幅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提升了村民生活,更重要的是书画产业已成为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的发力点,成为农民提升文化素质、引领乡村文明风尚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
巨野工笔牡丹画的故事证明了,当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相融合,当个人梦想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就能描绘出共同富裕的壮丽画卷,谱写出一曲动人心魄的时代华章。未来,这支画笔,将继续在更多追梦人手中传递,勾勒出个人成长与时代进步交相辉映的绚烂未来。而这朵从巨野绽放的工笔牡丹,必将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持续散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时代芬芳。
从乡土中走来,向全世界绽放,巨野工笔牡丹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时代精神,展现了中国女性在非遗传承、艺术创新与乡村振兴中的无限潜力。这支画笔,不仅绘出了牡丹的雍容华贵,更绘出了女性力量的蓬勃生机。
来源:郓城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