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暴跌,硕士不如本科,谁在为“水硕”买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7 07:13 1

摘要:去年考研的人少了三十六万,今年又少了五十万,两年加起来将近九十万没去考,以前大家争着读研,现在不少人开始打退堂鼓,有人投了一千二百份简历,连个面试都没捞着,反倒是本科生,起薪多两千,还拿下了两个offer,这事儿挺让人琢磨的。

去年考研的人少了三十六万,今年又少了五十万,两年加起来将近九十万没去考,以前大家争着读研,现在不少人开始打退堂鼓,有人投了一千二百份简历,连个面试都没捞着,反倒是本科生,起薪多两千,还拿下了两个offer,这事儿挺让人琢磨的。

企业招人现在不光看学历了,清北复交的学生一毕业就能拿四十万,但普通岗位老板更喜欢招本科生,他们愿意从底层做起,听话,踏实,不摆架子,双非的硕士反而卡在那儿,要的工资高,干的又不是核心活,HR说,有些研究生太把自己当回事,跑腿不愿去,新东西也不肯学。

读研花钱越来越多,金融和计算机的专硕,一年学费五万到八万,MBA三年下来至少三十万,你要是二战三战,同龄人早升了职,攒了钱,有的还结了婚生了娃,你还在图书馆里翻书,学校教的东西跟市场脱节,营销专业学生还在学怎么写广告文案,没人教直播带货和私域运营,毕业生只会用Excel和做问卷,HR一看就摇头,说跟本科毕业没啥两样。

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变了,老师把学生当免费干活的,科研任务堆得人喘不过气,论文署名也被拿走,有关系的优先拿资源,寒门孩子越来越没劲,读研不是为了长本事,就是为了熬日子,熬完三年才发现,市场上根本没人认你那张文凭。

不是所有研究生都会被淘汰,顶尖学校的计算机、AI、金融硕士照样抢手,法律、医学、高校教师这些行当,硕士是硬要求,有明确研究方向,能跟企业搭上边的,也有人要,但那些为了躲就业去考冷门专业的,或者觉得多读三年工资就得涨的,基本没戏,双非学校的管理学、行政管理,企业根本看不上。

德国硕士毕业找工作不难,因为读书期间就去企业实习,学的东西能用上,中国这边研究生教育还是偏理论,跟实际工作脱节,教育部也看出来了,从2025年开始压招生名额,就业率和企业反馈成了硬指标,B站上“考研退学日记”播放量破了两亿,年轻人开始想,学历真值这么多钱吗。

你要不要读研,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你以后干的工作,非得要硕士吗,医生、律师、大学老师,确实得读,互联网运营、销售、行政,不一定,你选的学校和专业,企业认不认,别挑那些没人听说过的冷门学校,你有没有本事,在三年里做出别人拿不出来的本事,光有文凭,现在不够用。

学历的光环慢慢褪了,但知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管用,大家一窝蜂往前冲的时候,有人转过身,不是认了,是看准了路在哪儿。

来源:潇洒光束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