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猫没窝,人没房,圣保罗的Ana R.直接甩出1.2万雷亚尔(约1.5万人民币)买了辆1999年的大众 Gol,钥匙一扔,三只流浪猫拎包入住。2023年10月,社区新规要清“杂物”,她干脆把杂物变成“车饰”,堵得物业哑口。
猫没窝,人没房,圣保罗的Ana R.直接甩出1.2万雷亚尔(约1.5万人民币)买了辆1999年的大众 Gol,钥匙一扔,三只流浪猫拎包入住。2023年10月,社区新规要清“杂物”,她干脆把杂物变成“车饰”,堵得物业哑口。
买车的钱是她攒了半年的加班费。
车是报废价,内饰她拆光,铺上旧毛衣,车窗留缝,夏天加冰袋,冬天塞暖宝宝。
物业来贴条,她甩出交通法:车停自家车位,内部属私域。
邻居拍视频发网上,三天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吵翻:有人赞“硬核”,有人骂“浪费”。
吵得最凶那天,橘猫Laranjinha跳上引擎盖,对着镜头打了个哈欠,瞬间圈粉。
网友顺手给它开了Ins,三个月涨到8.7万粉。
品牌开始投广告,一条帖子收300美元,钱直接进“猫车基金”。
截至2024年3月,基金已绝育47只社区流浪猫,医药费全包。
市政扛不住热搜,2024年1月打补丁:只要“车改猫窝”不超出车位线、保持整洁,就合法。
新规第一条试点就是Ana的社区。
现在整排车位出现彩虹猫车、迷你木屋,地图软件直接标成“网红打卡点”。
最逗的是,当初开罚单的保安大叔天天溜达到猫车旁打卡,自己带小鱼干。
被问打脸不,他耸肩:“规定改了,猫也胖了,我干嘛跟猫过不去。
”
一句话总结:当制度缺位时,普通人用一辆车给城市补了堂生命教育课。
猫赢了,人软了,规矩也跟着拐弯。
来源:柏油路上飞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