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我省多地已出现30℃的持续高温。临床数据显示,每年急诊接诊的血糖异常案例中,约40%与高温暴露存在关联。除了饮食和药物因素,环境温度对糖代谢的影响往往被患者忽视。
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我省多地已出现30℃的持续高温。临床数据显示,每年急诊接诊的血糖异常案例中,约40%与高温暴露存在关联。除了饮食和药物因素,环境温度对糖代谢的影响往往被患者忽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安全贴士:当人体失水量达到体重2%时,血液浓缩效应会直接导致血糖读数虚高约10%-15%。糖尿病患者因高渗性利尿更易陷入脱水循环,这会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促使肝脏释放更多储备糖原。
特别提醒:建议每公斤体重每日补充35ml水分,外出时随身携带500ml水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安全贴士:皮肤科研究证实,中度晒伤会使皮质醇水平升高2-3倍,这种应激反应可持续72小时。更值得注意的是,紫外线B波段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使细胞摄糖效率下降。
特别提醒:建议选择UPF50+的防晒衣物,并在暴晒后48小时内增加血糖监测频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特别提醒: 胰岛素笔芯在32℃环境中暴露4小时,生物活性会衰减18%;血糖试纸受潮后检测误差最高可达20%!
推荐使用恒温药盒保存药物,检测前用酒精棉片清洁指尖后需完全晾干。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时间管理:遵循“三避开”原则(避开10-16时、避开水泥地面、避开密闭空间);
穿戴系统:凉感纤维材质衣物+宽檐防晒帽+防滑透气质地鞋应急准备:随身携带含电解质的补液盐和快速升糖食品。
最新《亚太地区糖尿病夏季管理共识》建议,糖友在高温季节应建立个性化“热应激指数”,结合温湿度、活动强度和用药情况动态调整管理方案。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监测体表温度和心率变化,可提前2小时预警血糖波动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烈日炎炎不仅考验着身体的耐受力,更在无形中扰动血糖的平衡。糖友们在享受夏日的同时,不妨随身携带一份"抗高温清单",从科学补液到智能监测,用细节管理构筑健康防线。血糖的稳定不仅依赖药物,更需要读懂环境与身体的无声对话。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来源:肾友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