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却与丈夫常年两地分居,就连怀孕也坚持上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6 19:39 2

摘要:央视主持这碗饭,看着金光闪闪,没干过的谁懂背后的那点儿苦。劳春燕?教科书级别的国脸,端庄,一本正经。谁也挑不出错儿。可人设这么立起来的,她私下那点真实生活,咱圈里人其实比台上的直播信号还抓人。

文 | 财满筐

央视主持这碗饭,看着金光闪闪,没干过的谁懂背后的那点儿苦。劳春燕?教科书级别的国脸,端庄,一本正经。谁也挑不出错儿。可人设这么立起来的,她私下那点真实生活,咱圈里人其实比台上的直播信号还抓人。

两口子都复旦新闻系,清一色尖子生。可人家结缘还真不算早恋,大学一个班都擦肩。怎么滴?毕业后才有了交集,有点儿剧本感。同行,不用多说,话题随便拎。婚礼没铺张,倒跟大妈儿媳民政局登记有一拼,清汤挂面一手好牌打地气。

但现实跟剧本永远不一样。2006年,变数来了。央视伸手一捞,把劳春燕横截胡。北京来电,上海扎根。选不选?能不纠结吗?一个是理想的天花板,多少新闻人梦里都想去溜达;一个是生活的安稳区,人间温柔窝。

让丈夫裘正义弃上海投京?图现实难落地,职场人都懂的,大城市户口车位,哪是想搬就能搬。放弃央视邀请?搁谁都睡不着觉。

裘正义还算觉悟,劝她上路,“放心冲。”说实话,这种级别的支持,放娱乐圈一对夫妻,十对能有半对悟性就谢天谢地。

劳春燕一个人北漂,继续卷职场。央视不是大锅饭,刚去那两年,真够呛。业务培训,背稿跟背驾考理论似的,绷着神经一口气都不敢喘。可忙归忙,恋爱那点小甜腻没丢,每天都打电话,上海到北京,时差一小时——情感没掉线。

别以为当央视姐姐就只会说“欢迎收看”,人家还会煲电话粥。轮到休假了,火车票一买,归心似箭,回上海撒回娇,紧赶慢赶,人生凑一对儿。

看着苦逼,其实劳春燕自己也算开明。可意外就是意外,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2009年前后,怀孕了!

看上去喜事,对普通人来说乐开了花。可劳春燕?这下愁眉了,职场还在上行盘,能不焦虑嘛。央视新晋王牌,多少新人还在排队等晋级,人家都盯着位子呢,你说跟领导请假回家待产,这就等于把梯子送给了别人。

裘正义也不是吃干饭的,主动要去北京陪她。劳春燕那脾性?劝回去了,自己能扛。夫妻俩电话那头互道“你保重”,现实里一个在上海拉孩子,一个在北京打拼,都挺。这画面,你说温情吧,又有点辛酸。你说职业女性自我实现,家庭最终也有疏远的无力感。

有些人说她顾事业不顾娃。这说法搁条评论下面肯定吵炸了天。可懂她的人明白,央视岗位轮着干,可家庭责任她没丢,一口气咬牙,孕吐的时候照样上台,台里都惊了。有现场同事事后爆料:劳姐演播室换衣都穿宽松了,主打一个假装没事,台下看人真女强人。

梅子随身带,录制前泡一颗,顶一顶孕吐。这场面,直播间里还得端着标准腔调。这种敬业精神,娱乐圈那些动不动“身体不适”就请假大咖,该学。生娃?一请产假就急着复工,这批速度,别说台里领导,连网友评论都说:这才是拼命三郎。

可现实真没戏剧性那么感人。孩子出生之后,大部分时间跟着裘正义一家在上海,劳春燕回家全靠硬挤。网友一有人带节奏:“你还要家庭吗?”、“你娃认生不认母吗?”弹幕里阴阳怪气的多。可劳春燕人不带怼的,她就是那种认死理儿,事业优先,还不忘补偿家庭。但这场异地拉锯战,好多年——就是拉满。

多年职场路,劳春燕走得不碎。小时候学霸,高考膜拜级别,绍兴文科状元,妥妥省里前几名。复旦新闻系,大学没歇着,台里主持子弹都搂一遍,学校广播台混得风生水起,简直是央视卧底苗子。

大学早把课修完,毕业直接分到上海台。刚开始也是从基层干起,刷新闻奖杯,上海新闻第一,手到擒来,圈内人悄悄都服。然后才轮上央视这步大棋。

央视初上岗,《中国法制报道》,腔调和气氛一变,连隔壁台老师傅都得看她脸色。台前一派轻松,台下背台词加班加点。咬牙上了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今日关注》,台台都有她身影,哪是主持人,活劳模。

近几年?状况没变。9月28日吧,还有网友拍到她去《2025青春诗会》录制,顺便霍州馒头节都蹦跶一波。网友扒拉她行程,这推算出来——又是一年夫妻两地。

想问:难不难?肯定难,谁信不想抱孩子闹觉,二人烟火气儿?可劳春燕这颗主心骨,还得镇着全家的节奏。家里孩子,机关单位的丈夫,谁也不敢轻易挪窝。台里还有人暗搓搓议论,“这劳姐一退休,是不是就能消停了?”你说她会甘心剧终吗?本人挺疑惑的。

网友有人揣测,劳春燕可能要等到58岁才肯退。不过以她性子,退休也许还会回头做点社会公益,再忍不住上个综艺直播,气场在线。

界内八卦嘛,听说劳春燕和丈夫感情一直稳定。可有台媒就瞎起劲爆料说俩人婚姻早已名存实亡。这话吧,半信半疑。毕竟娱乐圈见多了,谁不是假离婚真带货?不过这对还真不像。

对比那些假恩爱、热搜型夫妻,人家劳春燕、裘正义这对,是“干实事型”,没空整花活。饭圈女孩看的都是哥嫂传递的鸡汤,他们却朝九晚五地过着分居版的夫妻生活。你说没遗憾吗?我就想问,谁的人生不带点加减法。

劳春燕私底下也说过,最亏欠的就是孩子。但这职业,刹车踩不住。想体验妈妈的温馨,注定只能靠假期补回点点滴滴。其实吧,男人和女人选职业,天平上压的砝码,从来都不一样。男人多拼工作,女人多被家庭捆绑。但劳春燕不是这拨人。她就咬着牙走自个路,拍马赶不上。

工作、家庭,永远站不得一条线上。可讲真,劳春燕这套做派,娱乐圈那些一次婚姻“限时体验”,三天两头出状况的,真得学一学,这才叫“成年人”的持久战。

你说到底值不值?每个人答案都不一样。

劳春燕的年纪,早该享清福,抱孙子。可她手拿话筒,还能一口气把词背得利利索索,不带打磕巴。有人说,她这辈子,央视的舞台才是“家”。可有的人,舞台火了,家庭凉了。这种反差,不敢多说,能体会。

我想问一句,不做央视主持人,劳春燕还会是那个“劳春燕”吗?付出那么多,到底换来什么?又有多少人真的理解过她背后的那些事儿?

你怎么看?不妨留言说说,你觉得“牺牲家庭换事业”到底值不值,到底是谁亏谁赚?

来源:高夫人听音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