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良渚文明,请大咖解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19:42 2

摘要:自潮新闻与良渚古城联合发起“我与良渚论坛”全球提问计划以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已在云端悄然开启。截至10月16日,潮新闻记者又收到了10余条提问。截至发稿前,#我与良渚论坛#话题区已收到近百次用户点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希林

自潮新闻与良渚古城联合发起“我与良渚论坛”全球提问计划以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已在云端悄然开启。截至10月16日,潮新闻记者又收到了10余条提问。截至发稿前,#我与良渚论坛#话题区已收到近百次用户点赞。

首轮提问中,潮新闻用户的关注点,集中在文明交流与对话层面上;而新一轮提问中,许多用户更聚焦于良渚文明背后的故事。“良渚文明是如何衰亡的”“良渚文明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了哪些关键物证”……这一互动计划,正汇聚起越来越多普通人对良渚论坛的关注。

“良渚文化是如何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关键物证的”

网友对专家花式提问

潮新闻用户@小桂子,对第三届“良渚论坛”中,公众可参与的部分非常感兴趣。他向主办方提问:良渚论坛除了高大上的活动,有没有适合年轻人参与的活动,比如良渚国际音乐节?

本次“#我与良渚论坛”全球提问计划,“良渚古城”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区中,同样收到了许多用户的提问。

评论区截图

浙江网友阿祥,对良渚的玉器文化很感兴趣。“考古证实良渚文明的玉器等要素曾传播至陶寺、石峁等黄河流域遗址,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了关键物证。请问专家:良渚文明与同时期的红山、大汶口等文化间,存在怎样的技术传播与礼制借鉴?其衰落后的文明基因又如何融入夏商周文明体系,为‘多元一体’格局奠定基础?”

浙江游客@胜之,想向专家提问:比良渚文化更早,也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也很多,比如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那为什么是良渚文化,能够申遗成功,能够代表史前中国文明与世界交流?与红山、仰韶、河姆渡等相比,良渚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意义是什么?他提问的原因,是看了红山、河姆渡、良渚、松江等多个展,都有各个文化时间线和关系的介绍,但这个疑惑没有解答。“期待专家为我们系统梳理,良渚文化与其他文化背后的联系”。

浙江网友@甜蜜蜜,对良渚文明的兴衰过程很感兴趣。他想向嘉宾提问:良渚文明是如何衰亡的?它同其他世界早期文明的关联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否有对外传播和交流?

四川网友@小新,想向大咖提问,在文明起源研究中,良渚文明独特的水利系统对其发展起到了怎样的决定性作用?它对现代水利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四川网友@土豆不吐皮,想问问大咖,从良渚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未来人类文明在应对环境变化等挑战时,能从良渚文明中汲取哪些经验?

上述一系列问题,都显示出公众对良渚文化的深刻关注。

我们邀请您持续发声

让文明对话更贴近生活

即日起至论坛期间,“#我与良渚论坛”全球提问计划依旧面向全球公众开放征集。无论您是对良渚水利工程的技术细节感兴趣,还是想了解玉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内涵;无论你关心文明兴衰的历史规律,还是想探讨古老智慧对现代生活的启示——我们都期待您打开潮新闻客户端或关注“良渚古城”微信公众号,通过短图文、短视频或评论区留言,发出您独一无二的声音。

我们将持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由记者带至论坛现场,代您向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专家面对面提问,并在后续报道中呈现权威解答。公众的持续关注,正是让这场文明盛会走入人心的最好方式。

五千年的文明回响,正等待您的提问为之注入新的生命力。

参与方式

打开潮新闻客户端,搜索话题“我与良渚论坛”,或在首页浮窗“我问良渚”,点击进入;

示意图

点击“参与”,以短图文或小视频形式提出你的问题。

参与方式示意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