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山地,他闯出一条“最扎手”的致富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00:24 2

摘要:如今,面对连片种植的仙人掌,一筐筐“仙桃”即将发往各地,李泽总会回想起多年前刚来到云南省会泽县以礼街道温泉村时,那呼啸的风、干涸的地、凛冽的石以及光秃秃的石漠化山地。当时决意投身仙人掌种植的他无人支持,身边的质疑声像刺一样扎进心里,这条最扎手的路,他一闯就是五

如今,面对连片种植的仙人掌,一筐筐“仙桃”即将发往各地,李泽总会回想起多年前刚来到云南省会泽县以礼街道温泉村时,那呼啸的风、干涸的地、凛冽的石以及光秃秃的石漠化山地。当时决意投身仙人掌种植的他无人支持,身边的质疑声像刺一样扎进心里,这条最扎手的路,他一闯就是五年。

云南省会泽县以礼街道温泉村连片种植的仙人掌。

在质疑声中扎下希望之根

2020年夏日的温泉村,热浪裹挟着此起彼伏的蝉鸣。23岁的李泽站在荒坡上,当时身边人都往山外跑,去大城市务工,他却独自扎进大山,承包了20亩悬在半山腰的荒坡,作出了一个让全家反对的决定——种植仙人掌。

“疯了吧,这可是全家的积蓄!”“种出来喂猪,猪都嫌扎嘴!”……尖锐的声音动摇不了坚定的心,李泽整出一亩亩试验田,哪怕这条“带刺”的路会将自己戳得浑身是伤,他都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

李泽在徒手采摘仙人掌嫩片。

创业的艰难远超想象,最大的困难不是尖刺带来的皮肉之苦,而是资金短缺和气候的双重考验。

首年试种下去的种片还需时间来证明,仙人掌虽是耐旱喜热作物,可面对温泉村的贫瘠缺水,成长期只能靠人力一趟趟运水浇灌、打药施肥,投入越来越多,资金链几度断裂。

此时,这个农村青年展现出仙人掌般的韧性:白天在田里摸索种植技术,深夜对着手机学习营销知识。没有帮手,他就把自己掰成三瓣用——种植员、管理员、销售员一肩挑。

最难忘那个盛夏的午后,开荒累极的他躺在干草堆小憩,被太阳暴晒醒来时浑身已被汗水浸透,裸露的皮肤上布满细小的划痕。

“不是没想过放弃。”无数个深夜,他独自在山坡上徘徊,看着那些顽强生长的仙人掌,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仙人掌在石缝里都能活,我凭什么不行?”

用坚韧刺破困境之茧

转机出现在第二个年头。当仙人掌在龟裂的土地上绽放出鹅黄色花朵时,李泽的抖音账号也迎来了首个爆款视频。

镜头里,他熟练地处理着仙人掌果实上的刺,将黄澄澄的果肉划开展示给观众。“要教会大家怎么吃,才能打开销路。”李泽对着镜头笑得腼腆,身后是延绵的仙人掌田。

这条视频获得了10万+浏览量,订单开始从山外涌来,两条腿并行的方法成功了,潜心呵护的仙人掌开始丰产,购买、采摘的人纷至沓来。

如今,李泽的抖音账号已有1.6万粉丝、22万获赞,温泉村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小村落,也因为他的带动变得热闹起来……

李泽通过直播打开销路。

储备的技术和打开的销路让李泽有了信心和底气,他又承包了村里的300亩荒坡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可更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大面积育苗的需水量激增,为避开村民用水高峰,他只能每晚11点以后驾着货车上山运水。

山路崎岖,日日往返,到现在已有8条轮胎全部磨损得只剩钢骨。每天深夜归来,他都要用镊子从血肉中拔出十几根仙人掌刺。

“现在懒得拔了,等过两天就自然掉了。”累得连刺都懒得拔的玩笑里,藏着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曾经的荒坡披上了致富的绿装。

让带刺的仙人掌绽放共富花

清晨,仙人掌片上还挂着露珠,李泽已经打开了抖音直播间:“仙人掌全身都是宝,嫩片能凉拌,花可以泡茶,老根可以压面条,现在果子正成熟,和西瓜一样甜呢!”

媒体带货、产品深加工、游园采摘、特色旅居……一株株仙人掌撑起多条产业链。更可喜的是,李泽的成功激活了整个村庄。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曲靖卷烟厂驻村工作队了解了李泽的产业后,与他想带动村民一起种植仙人掌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多次头脑风暴,“联农带农”的模式逐渐成形:统一提供种苗、标准化种植、电商平台统销。

李泽向村民传授仙人掌采摘技巧。

驻村工作队反复上门动员的坚持同样没有白费,曾经质疑李泽的乡亲,现在都跟着他学习仙人掌种植技术,捧着刚刚采摘的仙人掌果实,村民笑着说:“以前觉得这玩意儿扎手,可现在看着它无比亲切。”

在这片曾经“石头缝里讨生活”的土地上,一丛丛仙人掌正迸发出勃勃生机。它们用尖刺守护甘美的果实,如同创业者以坚韧抵御生活的磨难。

曾经石进人退、逐渐衰败的村落,因为有了像李泽一样把根扎在这里的带头人而绿进石退,抚摸着仙人掌叶片上的露珠,他的目光越过层层山峦:“我要让仙人掌成为温泉村的新名片,让它们开出更多的共富花。”

来源:周周农家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