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和几个老友撸串,几杯啤酒下肚,话题突然沉重起来。老张刚做完胃镜,捏着诊断单说:"医生说我再熬夜就是作死。"老王刚被裁员,苦笑着吐槽:"以前觉得年薪百万最香,现在发现随时能被AI取代的技能一文不值。"听着他们的话,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拼命追逐的很多东西,可能
最近和几个老友撸串,几杯啤酒下肚,话题突然沉重起来。老张刚做完胃镜,捏着诊断单说:"医生说我再熬夜就是作死。"老王刚被裁员,苦笑着吐槽:"以前觉得年薪百万最香,现在发现随时能被AI取代的技能一文不值。"听着他们的话,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拼命追逐的很多东西,可能都是游戏里的"皮肤",看着光鲜,关键时刻却屁用没有。
健康不是VIP,是登录资格
你知道最讽刺的事是什么?年轻人拿命换钱,中年人拿钱换命。我表姐是投行精英,凌晨三点朋友圈定位还在写字楼,上个月突然心梗,手术费刷爆了信用卡。病床上她跟我说:"现在才懂,体检报告上的'正常'俩字,比年终奖的六个零金贵。"
这玩意儿就像打游戏,你装备再牛,账号被封了全白搭。那些996熬的夜、应酬灌的酒、焦虑掉的头发,迟早会让你在ICU里痛悟:健康才是人生的"基础会员",没它连游戏界面都进不去。
知识早就不等于学历了
我爸那辈人总觉得"考上大学=金饭碗",现在呢?我邻居家海归硕士,回国在教培行业年薪40万,结果"双减"政策一出,直接去送外卖了。反观我初中辍学的发小,天天琢磨短视频算法,现在带货一场比我半年工资还高。
这个时代最狠的真相:文凭会过期,但学习能力才是永久BUFF(增益效果)。就像我70岁的老妈,去年还让我教她用剪映,现在她的广场舞视频在小区群里天天刷屏。记住,脑壳里的东西谁都抢不走——除非你主动把它变成"僵尸知识"。
善良这玩意儿,居然是硬通货
以前觉得"好人卡"最没用,直到前年疫情。我们楼栋被封时,那个总被嘲笑"傻热心"的菜鸟中介,凌晨帮整栋楼老人抢菜。解封后,他收到的介绍客户比金牌销售还多。我领导就更绝了,竞争对手公司倒闭时,他主动推荐对方员工,现在那些人都成了他的行业情报网。
你看,善良根本不是鸡汤,而是最高级的利己主义。就像往人群里扔回旋镖,最后总会扎回自己背上——不过是带着鲜花的那种。
时间这强盗,专抢装睡的人
我做过最蠢的事,是28岁那年想"等有闲了再学摄影"。结果等到相机都落灰了,才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合适的时机"。就像我健身教练说的:"你说没时间运动?医院ICU躺着的人时间最充裕。"
最可怕的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你把时间切成碎片喂了短视频、无效社交和拖延症。我现在的手机壁纸就一句话:"你正在用命换的东西,配吗?"
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朋友小鹿的烘焙工作室快倒闭时,我劝她改行做直播。她摇头:"我就想让人吃到能幸福眯眼睛的甜点。"结果靠这个偏执劲儿,硬是在网红店包围中杀出血路。上周我去探店,看见墙上有条留言:"吃了你的蛋糕,突然觉得生活还能再熬熬。"
梦想这东西啊,不是非要改变世界。就像《心灵奇旅》里那片飘落的树叶,能让你眼睛发亮的东西,就是你的"人生外挂"。
写在最后
撸完串结账时,老王突然说:"要是年轻时有人告诉我这些..."老板突然插话:"告诉你也没用,有些道理非得摔过跟头才信。"众人哄笑,但心里都清楚——人生最值钱的,永远是那些摔跟头时垫在下面的东西。
所以问题来了:你现在氪金最多的,到底是皮肤还是装备?(完)
> 互动区
"35岁才明白的道理,真想给25岁的自己捎个信"
你在为什么交"智商税"?评论区等你的故事——
来源:杨民录艺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