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大爷今年75岁,退休后生活舒适,却时常为便秘烦恼。每天用力半天也不一定排得干净,还得靠泻药。儿女纷纷劝他“少坐,多喝水,多运动”,他也照做了,可病情并没显著改善。
张大爷今年75岁,退休后生活舒适,却时常为便秘烦恼。每天用力半天也不一定排得干净,还得靠泻药。儿女纷纷劝他“少坐,多喝水,多运动”,他也照做了,可病情并没显著改善。
后来找医生求助,一查才知道:他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常在老人中发生的“便秘加剧因素”,正是他自己天天做却没留意的那件事……
很多人把便秘归咎于“老了”“肠道变慢”“久坐不动”等常见原因,其实在老年人身上,还有一个因素常被低估:那就是 “忽视大便的自然冲动 / 憋便”。
它在多项研究中被列为便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甚至比久坐、饮水少都更能“推波助澜”便秘发生。
本文将从三个部分为你解读:便秘常见原因、那最被低估的“加重因素”如何作怪,以及怎样在日常生活里帮自己缓解便秘——读完,你会发现:改善便秘,有时候只差纠正一个习惯。
在老年人中,便秘并不罕见。
根据消化系统领域的总结,“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之一”,其背后往往是多种危险因素叠加。
在这些研究中,被认为可能引起或加重便秘的因素包括:活动减少 / 久坐、肌肉力量下降、饮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摄入偏少、多种药物作用、肠道蠕动减弱、神经 / 代谢 / 内分泌疾病、忽视便意(憋便)等。
有意思的是,在多项老年便秘研究的风险因素表格中,“忽视排便冲动 / 憋便”常被列为一个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所以,虽然我们常强调“动起来”“喝水多”“吃纤维”,但若经常憋便、不尊重身体“要排便”的信号,那便秘可能就被“自建墙”给加重了。
在许多老年人中,这种“故意延迟排便”的行为,可能是出于“不方便”“怕麻烦”“不好意思”“怕疼”等心理,不自觉地被养成。
这个微小习惯,若长期存在,可能让便秘雪上加霜。
如果一个人长期做“忽视便意、憋便”的行为,可能出现以下负面变化:
1. 肠道敏感性降低 / 直肠感受迟钝
反复憋便会让直肠壁逐渐适应高容量、低刺激,排便信号变弱,出现“大便满了才感觉要去厕所”的情况。
2. 粪便停留时间延长 → 水分吸收过度 → 粪便干硬
粪便在结肠中停留得越久,水分被越吸走,排出的粪块就越干、越难推送。
3. 肠道蠕动减弱 / 梯度动力丧失
随着时间,有可能让结肠中高幅度蠕动的“推动力”减弱,整体蠕动节律被打乱。
4. 排便用力 / 过度压力 → 痔疮、肛裂、直肠出血等并发
用力过度是便秘患者常见并发症,长期如此可能伤及黏膜、血管,造成痔疮、肛裂、直肠黏膜损伤。
5. 对通便药物依赖性增强 / 便秘-泻药恶性循环
长期便秘者往往逐渐增加泻药剂量,当身体对刺激性泻药依赖时,肠道天然推进机制削弱,恶化便秘。
所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憋便习惯,若不改正,确实可能成为便秘从轻向重的一个“隐形助推器”。
知道问题所在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改习惯”“做对的事”。
下面是我为中老年人(尤其有便秘困扰者)整理的实用策略:
建议这样做,这 5 招帮助改善
招一:尊重大便冲动,及时如厕
当有便意(腹部轻促、胀感、肠鸣音、腹部蠕动感)时,应及时应对,不要憋。
给自己固定“如厕时间”(早餐后、午后等),养成条件反射。
招二:保持合理纤维 + 水分摄入
主食宜半精半粗(如糙米、燕麦、全麦面),每天保证 成人纤维摄入 20–30 克,同时饮水至少 1.5–2 升(若无禁水病史)。
纤维 + 水分协作,才能让粪便软化、易通过。
招三:适度运动 / 增加腹肌 / 核心力量训练
散步、腹式呼吸、轻度腹直肌训练、瑜伽或太极都是不错选择。
有研究指出,肌肉力量下降、核心支持弱也会加重便秘。
招四:合理评估与调整用药 / 医用因素
不少常用药,如钙补充剂、铁剂、抗抑郁药、某些抗高血压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加重便秘。
若你正服用这类药物,可与医生商量是否换药、减量、配合通便措施。
招五:调节排便环境 + 建立规律习惯
如厕时脚底垫个小板凳(让膝盖略高于臀部角度),摆出类似“蹲姿”角度,有利直肠开口。
确保安静、私密、足够时间,不要匆忙。
可以每天固定“训练期”坐 5–10 分钟,哪怕无便意。
便秘不仅仅是“肠道慢”那么简单;在许多老人身上,关键问题是习惯误区——尤其是“忽视便意 / 憋便”这一隐性行为——在各种便秘因素中,它往往被低估,甚至比久坐还更“危险”。
健康,其实在于纠正一个不良习惯、坚持适度水纤运动的那点点坚持。
今天改一个习惯——尊重身体的“便意”信号,也许就能慢慢让便秘松动下来。
建议:如果便秘严重、长期反复、伴见血、体重下降或腹痛不缓解,请务必及时去医院做肠镜、腹部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本文仅作科普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与治疗。
参考资料: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 Updates in Evaluation …”
“Prevalence, Recogni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Constipation among …”
“Constipation in the Elderly: Stepwise approach to keep things moving”
“Constipation in older adults” Medical News Today 医学新闻今日
“A survey on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 older people”
“Managing constipation in older people” bpac.nz bpac.org.nz
来源:老徐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