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塔里木盆地1820米地下,钻探机把岩芯取上来时,在场的地质队员都忍不住欢呼,这段岩芯厚足足8米,里面铀的品位比工业开采标准还高3倍,这是中国今年在油气盆地里找到的第3个特大型铀矿。2009年的时候,中国70%的铀还得靠进口,被贴着“贫铀国”的
本文信息来源于中核集团、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环球时报》、国家能源局核电发展规划白皮书等权威机构,内容经核实整理。
2025年10月,塔里木盆地1820米地下,钻探机把岩芯取上来时,在场的地质队员都忍不住欢呼,这段岩芯厚足足8米,里面铀的品位比工业开采标准还高3倍,这是中国今年在油气盆地里找到的第3个特大型铀矿。2009年的时候,中国70%的铀还得靠进口,被贴着“贫铀国”的标签,可到了2025年,咱们在油田、煤田底下探明的铀资源潜力已经超280万吨,这16年下来,算是把核能燃料的“被动局”彻底翻过来了。
光说找到铀矿还不够,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些铀矿居然藏在咱们挖了几十年的油田、煤田底下。2012年内蒙古大营发现铀矿的时候,就已经打破了老思路,那里一下探明5万吨铀资源,第一次证明铀能跟油气“住”在一起,当时不少国际专家还怀疑“是不是碰巧了”。可2025年的两大发现,彻底让质疑没了声音: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在风成砂岩里找到特大型铀矿,这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少见,就像在沙堆里淘出了金砖;紧接着10月,塔里木盆地又在1820米深的地方,打出了厚8米的富铀矿体,品位远超标准。
不只是鄂尔多斯、塔里木,松辽盆地也交出了亮眼成绩。2024年在松辽盆地长岭地区,地质队同样在含油气地层里发现万吨级砂岩铀矿,矿体埋藏浅、易开采,现在已经进入试采阶段。如今,松辽、准噶尔、塔里木这些含油气盆地,加起来差不多20万平方公里的地方,都被圈成了“有铀矿潜力的区域”。中核集团搞地质的专家算过,按2025年中国核电54台机组、年耗铀约1.2万吨的规模算,就靠这些区域的280万吨铀资源潜力,够咱们现有的核电站烧上230年,以前“铀不够用”的担心,这下彻底没了。
这些散落在不同盆地的铀矿,光找到还不够,要顺顺利利采出来、还得采得划算,就得靠咱们那套“天空地深”一起上的技术了。2025年塔里木那处深矿,就是靠这套技术精准找到的:天上用航空伽马仪扫,能圈出哪里可能有铀矿,每平方公里都能测到一个点,精度特别高;地面上用无人机遥感锁定具体位置,比人拿着仪器满山跑快10倍;地下再用深孔钻探精准定位,1820米的深度,误差都不超过5米。
采铀的技术也改头换面了,现在用的第三代CO₂+O₂地浸技术,不用挖山炸石头,就靠往地下注溶矿剂,通过化学反应把铀“抽”上来,又环保又省钱。中核集团搞铀业的专家说,2012年内蒙古大营矿用老办法采铀,一吨铀成本超15万元,现在用新技术降到5万元以下,而当前国际上传统开采的平均成本得12万元,优势一眼就能看出来。更实在的是,这技术还不破坏环境,废水都能处理干净,矿区复垦后能种玉米、向日葵,之前内蒙古的老矿区,现在都成了当地农民的“增收田”。
而且技术进步还让核电成本跟着降,咱们老百姓也能沾光。比如浙江、广东这些核电占比高的地方,最近几年居民电价没跟着火电波动涨过,就是因为核电燃料成本稳了,不用再受国际铀价涨跌的影响,这也是铀矿自主带来的民生实惠。
以前咱们找铀矿总盯着南方的硬岩矿,那种矿地质复杂、难勘探,成本还高;现在转成找砂岩型铀矿,新疆、内蒙古连着发现万吨级的矿床,短短5年就建了6个万吨级资源基地,以前找个矿要十几年,现在三四年就能搞定,效率翻了好几倍。
技术打通了“采得出”的路,资源量提升则让“供得上”有了底气,中国的铀燃料供应体系也跟着彻底升级。2018年的时候,中国铀资源量才34.4万吨,70%以上都得靠进口,可到2025年,自给率降到60%以下,还建了“国内开采+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的四位一体供应体系:国内新疆、内蒙古的铀矿,一年能产5000吨,够三分之一的核电用;海外咱们控股了纳米比亚的罗辛铀矿,还参股了哈萨克斯坦的铀矿,外面的供应也稳了;另外还建了3个战略储备库,就算遇到临时供应波动,铀储备也能保障短期需求。
这变化不光让中国在核能领域腰杆硬了,还从以前的“跟着学”变成了“能提供技术支持”。早年咱们采铀技术得靠苏联、法国帮忙,现在反过来,不少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国家都来请咱们出主意,乌兹别克斯坦让中国团队帮着找铀矿,巴基斯坦引进咱们的地浸采铀技术,中国现在成了全球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的“技术合作伙伴”。
中核集团战略研究部的主任说,这次铀矿突破不只是“多了点核燃料”,更重要的是中国核能发展不用再“看人脸色”,2035年要建1.5亿千瓦核电的目标,这下有了“燃料兜底”,在全球能源转型里也能说了算。以前全球铀价长期由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主要产铀国主导,咱们进口常被“抬价”,现在咱们自己能采,还帮别的国家采,成本降下来,全球铀价都跟着受影响。而且“十四五”规划里已经说了,要开发3000米以下的深地资源,这可是未来全球资源竞争的“高地”,谁先搞明白、先采得到,谁就能占上风。
从“贫铀国”到铀资源够咱们长期用,中国靠的不是运气,是换了找矿的思路,又啃下了技术的硬骨头。现在塔里木的铀矿顺着管道送到核电站,点亮千家万户的灯,这背后是地质队员在沙漠里顶着风沙跑勘查,是技术人员在实验室里反复改工艺,更是中国能源安全一步一步扎稳了根基。
你家乡有没有正在开采的煤矿或油田?会不会也藏着还没发现的资源?评论区聊聊你身边的资源故事~
来源:壮志凌云yywz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