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年她八岁,跟着奶奶去县城卖红薯,被骑着自行车的李太太撞了个趔趄,红薯撒了一地。李太太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蛋,又瞅了瞅她脖子上跟自家丢了三年的女儿一模一样的银锁片,当下就红了眼,拉着她的手问:“孩子,你爹娘呢?”
我是个冒牌公主,后来真公主回来,没人留我,只好回到村里种地
林招娣这辈子最像“公主”的日子,是在县城李家过的那十二年。
那年她八岁,跟着奶奶去县城卖红薯,被骑着自行车的李太太撞了个趔趄,红薯撒了一地。李太太看着她红扑扑的脸蛋,又瞅了瞅她脖子上跟自家丢了三年的女儿一模一样的银锁片,当下就红了眼,拉着她的手问:“孩子,你爹娘呢?”
招娣那时候刚没了爹娘,跟着奶奶过活,哪见过这阵仗,怯生生地说:“俺奶奶在那边。”
后来李家人把她领去医院做检查,又对着银锁片看了半天,最后李太太抱着她哭:“我的囡囡,可算找着你了。”招娣稀里糊涂地就成了李家的“千金”,有了新名字“李念安”,住进了铺着地毯、摆着大衣柜的房子,还有专门的小书桌,每天不用喂猪不用拾柴,只需要坐在教室里读书。
李家人待她是真的好。李爸爸是中学老师,每天晚上会陪她写作业,遇到她不会的算术题,会拿小石子在桌上摆给她看;李太太在纺织厂上班,发了工资总会给她买花裙子,还会把她的小辫子梳得整整齐齐,扎上粉绸带;就连比她大五岁的哥哥李明远,也会把学校发的苹果偷偷留给她,说“妹妹吃,哥哥不爱吃甜的”。
招娣一开始总觉得不踏实,夜里会偷偷摸脖子上的银锁片——那是娘走之前给她戴的,说能保平安。她也会想念村里的奶奶,想念院门口那棵歪脖子枣树,想念跟小伙伴在田埂上追蝴蝶的日子。有一次她跟李太太说“俺想奶奶”,李太太愣了愣,第二天就带着她回了村,还给奶奶买了新棉袄和点心,说“以后招娣也是俺的闺女,您要是想她,随时去县城看”。
从那以后,招娣慢慢忘了自己是“林招娣”,只记得自己是“李念安”。她学会了说城里话,学会了用筷子夹细面条,学会了在音乐课上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甚至学会了帮李太太择菜时,把黄叶子理得整整齐齐。李爸爸总说:“我们念安就是个懂事的小公主。”她听了会脸红,心里却甜滋滋的。
变故是在她二十岁那年发生的。那天她刚从卫校放学回家,就看见客厅里坐着一对陌生夫妇,还有个跟她眉眼有几分像的姑娘。李太太红着眼眶拉着她的手,声音发颤:“念安,对不起,我们……我们找错人了。”
原来真正的李家女儿在邻省的一个小城里,当年被人贩子拐走,辗转卖到了一户人家,直到最近那户人家出事,她才凭着记忆找到了李家。那姑娘脖子上也有个银锁片,只是边角磨得更厉害,上面刻的“囡”字却跟招娣的一模一样——后来才知道,当年银匠一次打了两个一样的锁片,分别卖给了两户人家。
李家陷入了两难。招娣在这个家待了十二年,早已是家里的一份子;可亲生女儿刚找回来,满眼都是委屈和依赖,怎么也不能再把她推开。
最先开口的是招娣。那天晚上她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看着桌上摆着的、李爸爸送她的十八岁生日礼物——一个粉色的笔记本,突然就红了眼。她走到李太太的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阿姨,俺……俺还是回村里吧。”
李太太抱着她哭了好久,说:“念安,是我们对不住你,你要是想回来,这个家永远是你的家。”李爸爸也叹了口气,塞给她一个布包,里面是攒下的两千块钱,还有几件新衣服。哥哥李明远红着眼眶说:“妹妹,以后要是受了委屈,就来县城找哥。”
招娣回村那天,奶奶拄着拐杖在村口等她,看见她就掉了眼泪:“俺的招娣,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村里的老房子还是老样子,院门口的歪脖子枣树还在,只是比以前粗了不少。招娣把李家给的钱存了一部分,剩下的给奶奶买了降压药,又买了些菜籽和化肥。
一开始她种地还不太熟练,播下的种子出芽率不高,给玉米施肥的时候还差点把肥料撒多了。村里的王婶看她可怜,经常来帮她,教她怎么分辨杂草,怎么看土壤干湿。招娣学得认真,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回家,手上磨出了茧子,脸也晒黑了,可看着地里的庄稼一天天长高,心里却踏实得很。
有一次县城的同学来看她,看着她满手的茧子,忍不住说:“招娣,你以前在李家当公主,现在却种地,不觉得委屈吗?”
招娣笑着摇头,给同学摘了个刚熟的西红柿:“不委屈呀。在李家的日子是好,可那不是俺的家;现在在村里种地,靠自己的手吃饭,心里踏实。再说了,你看俺种的西红柿,多甜。”
后来招娣在村里开了个小菜园,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除了自己吃,还能拿到镇上卖。她卖菜实在,从不缺斤短两,镇上的人都爱买她的菜。有时候她也会给县城的李家寄点新鲜蔬菜,李太太总会给她回电话,说“念安种的菜就是好吃”,还问她奶奶的身体怎么样。
有一年秋天,招娣种的大白菜丰收了,她挑了几棵最大的,骑着三轮车去县城看李家。刚到小区门口,就看见李明远带着一个小姑娘在玩,小姑娘看见她就喊:“姑姑,姑姑!”那是李明远的女儿,李太太早就跟孩子说过,她有个“念安姑姑”。
招娣把白菜递给李太太,看着客厅里挂着的全家福——照片里有李爸爸、李太太、李明远,还有那个真正的李家女儿,照片旁边还摆着一张她十八岁时的照片,是当年李爸爸带她去照相馆拍的。
李太太拉着她的手说:“念安,留下来吃饭吧,你哥今天特意买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招娣笑着答应,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虽然她不是李家的亲生女儿,虽然她没能一直当“公主”,可她得到过十二年的爱,现在又有了村里的家,有了自己的小菜园,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好了。
如今招娣已经二十八岁,奶奶身体还硬朗,她的小菜园也越办越好,有时候还会教村里的妇女种反季节蔬菜。有人问她后悔吗,她总是笑着说:“啥后悔不后悔的,日子是自己过的,靠自己的手挣来的,比啥都金贵。”
感谢鉴赏,多谢关注
[注:本文为虚构故事,旨在展现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非真实事件。]
来源:乐天派扑克Ogz1D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