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基层科普教育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种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6 11:23 1

摘要:九月是全国科普月,今年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基层学校正成为科普主阵地,各地学校通过科普大篷车、科学实验秀、趣味知识竞赛等丰富形式,将科学知识以可视、可触、可感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更

九月是全国科普月,今年是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基层学校正成为科普主阵地,各地学校通过科普大篷车、科学实验秀、趣味知识竞赛等丰富形式,将科学知识以可视、可触、可感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当乡村孩子触摸“会导电的布”看到指示灯亮起时发出的惊叹,正是科学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

科普活动普遍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基层学校的科普月活动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界限,科学教育已从一门课程转向完整生活,从一本教材转向整个世界,这种转变让静态课程内容与动态科学创新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科学实践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动改变了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播方式,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感受科学魅力。这种“体验式学习”模式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科普资源下沉乡村。科普月活动呈现出城乡联动、全域覆盖的特点,乡村学校,同样迎来了科普大篷车带来的八大类32项展品,这些活动让农村孩子得以近距离接触优质科普资源,缩小了城乡科学教育的差距,让更多乡镇地区群众享受优质科普服务,这种面向乡村的科普资源倾斜,为农村孩子提供了平等接触科学的机会。

基层学校探索出系统化的科普教育新路径。在“学”的阶段,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科普视频,深入了解动物知识误区;在“赛”的环节,通过笔试和抢答检验学习成果;最后在“评”的环节,评选“科普小达人”发挥榜样力量。这种闭环设计使科普活动超越了简单热闹的形式主义,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链条。

这些生动场景共同描绘出基层科普教育的生机勃勃画卷,科学种子已播撒在孩子们心中,终将发芽成长,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