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5日22:46,23岁的李禹熹在微博发出4000字长文,将19岁的荣梓杉推入舆论火山口。这位刚从中戏毕业的女演员,用时间戳精准的恋爱日记,撕开了"朱朝阳"的少年滤镜:从2024年8月20日的"第一次约会看《奥本海默》",到2025年10月8日
2025年10月15日22:46,23岁的李禹熹在微博发出4000字长文,将19岁的荣梓杉推入舆论火山口。这位刚从中戏毕业的女演员,用时间戳精准的恋爱日记,撕开了"朱朝阳"的少年滤镜:从2024年8月20日的"第一次约会看《奥本海默》",到2025年10月8日的"被拎摔在地致头肩挫伤",374天的感情里,穿插着冷暴力、暧昧记录和医院诊断书。
最刺痛公众的,是她晒出的2025年10月9日诊断证明——"头、肩、膝多处软组织损伤",与报案回执上"被他人殴打"的记录形成互文。更令人窒息的细节是:冲突当天,荣梓杉一边摔打她,一边冷笑"你不是喜欢报警吗?现在就去",而当她真的躺在急诊室时,男方经纪人却以"私闯民宅"报警,将她定义为"狂热粉丝"。
荣梓杉工作室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切割:10月16日11:06的声明中,用"从未建立恋爱关系"彻底否定女方叙事,称其自2025年初持续跟踪、伪造QQ空间恋爱记录("艺人从未注册QQ"),甚至晒出2025年9月28日的报警回执,证明"被威胁人身安全案已立案"。这场00后艺人的舆论战,暴露了新生代处理危机的两大特征:
女方以"2024年8月20日确定关系"为锚点,详述每个关键节点;男方则用"2025年3月首次报警"切断关联,暗示女方单方面纠缠。双方报案时间差(女方10月9日,男方9月28日)形成诡异闭环,如同《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的日记与现实的撕裂。
作为中戏同校师生妹,两人被扒曾在《花少6》中因"控制欲"起冲突——李禹熹曾在节目中要求师弟"报备行程",如今成为男方"长期骚扰"的佐证。更微妙的是,女方晒出的"见家长"聊天记录("阿姨说我眼睛像小鹿"),与男方"朋友关系"的定性,构成校园恋爱特有的模糊地带,恰是00后情感纠纷的典型困境。
这场风波本质是"养成系童星"的成人危机。14岁凭《隐秘的角落》爆红的荣梓杉,曾被寄予"张子枫+吴磊"式的转型厚望——中戏科班、《庆余年2》客串、《少年游》男主,每条路径都指向"实力小生"。但2025年堪称转折点:
• 5月:被拍与混血女生当街打闹,舆论尚可包容"大学生恋爱";
• 9月:被曝向经纪人索要万元球鞋,工作室用律师函压下争议;
• 10月:家暴指控直接击穿"养成系"的道德豁免权,#朱朝阳长大后真的变坏了#冲上热搜,播放量破3亿。
数据显示,事件发酵24小时内,荣梓杉超话签到数暴跌87%,待播剧《山海际会》弹幕出现"抵制家暴男"刷屏。对比同期夏之光签约欢娱的正向舆论,童星转型的"道德红线"愈发清晰:观众可以容忍恋爱,但绝不原谅暴力。
李禹熹的长文中,"抖音400天互动""QQ空间纪念日"等社交痕迹,暴露Z世代恋爱的"数字存档"特性——每个点赞、每条留言都可能成为舆论审判的证据。荣梓杉工作室否认QQ存在,却避谈抖音互动,恰是数字时代的"证据罗生门"。
女方选择"公开伤情+报案回执"的舆论倒逼策略,男方以"刑事报案"反制,形成"自诉-公诉"的双重战场。这种玩法在都美竹案后已成标配,但对19岁的荣梓杉而言,刑事立案的风险(若"互殴"成立可能留案底)远大于民事纠纷。
《隐秘的角落》赋予荣梓杉"高智商暗黑少年"的标签,如今却成为舆论审判的预设立场。网友将剧中"朱朝阳推妹妹"的情节,与现实中的"拎摔女友"强行关联,这种"角色投射审判",比单纯的道德批判更具毁灭性。
截至10月16日24时,事件仍存三大悬疑:
❶ 恋爱关系是否成立? 女方称有同居、见家长记录,男方否认,关键证据——小区监控、共同朋友证言尚未浮出水面;
❷ 伤情如何认定? 女方诊断书显示"挫伤",男方若被认定"故意伤害"(轻伤以下),可能面临治安处罚而非刑事追责;
❸ QQ空间是否伪造? 荣梓杉工作室称"艺人无QQ",但00后群体中,"小号社交"已是常态,第三方平台数据或将成为突破口。
荣梓杉的困境,本质是"童星成年期"的规则重构——观众不再满足于"看着他长大",而是要求"像成年人一样担责"。这场风波里,没有绝对的赢家:李禹熹的公开指控可能毁掉职业生涯,荣梓杉的童星滤镜碎成齑粉。但至少,它撕开了娱乐圈的一层遮羞布:在法律与道德的天平上,"朱朝阳"的剧本救不了任何越界者。
来源:咩咩酱最爱吃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