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抛出行业转型关键论断:“顾客对超级性价比的需求正在重塑餐饮业,但实现这一目标绝不能依赖同行内卷,而是需要商家挖掘结构性成本优势,推动全链路经营效率升级。”
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餐饮产业大会上,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抛出行业转型关键论断:“顾客对超级性价比的需求正在重塑餐饮业,但实现这一目标绝不能依赖同行内卷,而是需要商家挖掘结构性成本优势,推动全链路经营效率升级。”
内卷之困:补贴大战下的行业泡沫
王莆中以数据揭示行业隐忧:美团运营利润率长期维持在3%-4%,每单利润仅1元,而一杯补贴咖啡即可吞噬单均收益。他直言,当前即时零售市场70%的订单增长来自“1元12瓶水”“1分钱纸巾”等非理性补贴,这些泡沫订单不仅扭曲价格体系,更导致商家陷入“卖越多亏越多”的恶性循环。
以某连锁汉堡品牌为例,其外卖订单占比达70%后,实收金额骤降至堂食的60%,净利润从月入4万元腰斩至1.8万元,且需额外承担打包员人力成本。王莆中警告:“当低价成为唯一武器,商业现实的回归只是时间问题。”
破局之道:结构性成本重构经营逻辑
面对行业困境,王莆中提出“结构性成本优势”概念,强调商家需通过供应链优化、运营模式创新实现降本增效。他以日本餐饮品牌萨莉亚为例,指出其通过中央厨房标准化、SKU精简和动态定价策略,在通缩30年的环境下仍实现外食比例持续提升。
美团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王莆中透露,平台过去一年通过闭门会、问卷调研等形式与近60万商家深度沟通,收集超1700条建议,推动产品和机制迭代近900次。例如,针对骑手波峰波谷运力失衡问题,美团优化排班算法,使全职骑手成本效率提升15%;通过“到店自提”模式,将订单履约成本降低20%。
平台角色:从流量中介到经营伙伴
王莆中明确美团的战略转型方向:“我们将坚持餐饮行业长效经营阵地的定位,不做单纯的流量平台,而是深度融入商家全链路。”具体而言,美团将在“引客、送餐、提效”三大核心场景提供支持:
引客:通过直播、社群运营等工具帮助商家构建私域流量,某区域品牌借助美团直播实现单日订单增长300%;
送餐:升级智能调度系统,将平均配送时长压缩至28分钟,同时推广“环保餐盒”降低包装成本;
提效:开放供应链金融、能耗管理等数字化工具,某连锁餐厅通过能耗监控系统年省电费12万元。
“过去商家抱怨平台抽成高,现在他们更关注如何通过平台工具提升复购率。”王莆中透露,美团非餐饮品类日订单已突破1800万单,闪电仓模式使供应链效率提升40%,这些数据成为商家信任平台的基础。
拒绝零和博弈,共建行业生态
在谈及与电商平台的竞争时,王莆中直言:“外卖不是快递的延伸,30分钟送万物的场景需要尊重商业本质。”他以京东发咖啡券争夺40-55岁客群为例,指出高频外卖行为虽能提升App打开频次,但若忽视履约成本和商家利润,终将陷入不可持续的补贴战。
美团的选择是“用系统能力替代资金烧钱”。王莆中披露,平台通过用户画像精准投放补贴,使无效补贴率从35%降至12%;同时推动“堂食外卖双主场”策略,帮助商家平衡线上线下的客流与利润。某川菜品牌在美团辅导下,将外卖菜单SKU从80道精简至30道,出餐效率提升50%,堂食客流量反而增长20%。
来源:科技N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