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0日,东方甄选公告称与民生银行签署协议,再度认购5000万元理财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其年内第四次选择该行,加上此前累计认购的1.8亿元,使得双方合作总额达到2.3亿元。
成长大戏刚刚拉开序幕
在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下,如何为闲置资金寻找一个安全且收益稳健的“避风港”,成为众多上市公司的核心财管课。
2025年10月10日,东方甄选公告称与民生银行签署协议,再度认购5000万元理财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其年内第四次选择该行,加上此前累计认购的1.8亿元,使得双方合作总额达到2.3亿元。
连续密集的购入行为,足见对民生银行财富管理能力的认可。个中专业性、信任度如何炼成的呢?
1
创新+生态
综合服务打开新路径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业务结构优化、提升财富管理水平这件事上,民生银行已深耕多年。
围绕企业财富“安全、流动、收益”三大核心诉求,该行将财富管理明确定位为“根据对公客户不同需求与特征,为对公客户提供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建议,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目标的金融服务”。构建了层次分明的业务体系:以存款产品为基础、银行理财产品为支柱,以代销金融机构产品为重点。
截至2025上半年末,民生银行公司金融各项业务保持平稳发展。公司存款余额29191.08亿元,一般公司贷款余额26100.65亿元,持续从传统存款业务向综合财富管理转型。
背后离不开两大特色支柱:首先该行坚持创新理念,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客户的“投资范围、风险与收益偏好”,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以东方甄选选择的四款理财产品为例,预期收益率从2.20%到3.05%不等,期限结构从91天到近一年半,体现了个性化配置的能力。
在机制层面,该业务“依托行内公司金融条线强大的项目资源,和传统融资工具相配合。这种机制优势在战略客户经营中成效显著——截至2025上半年末,总、分行级战略客户各项贷款余额达14949.72亿元,同比增长479.67亿元;各项存款日均规模12017.36亿元,同比增长30.69亿元。
同时,该行拥有一支能够覆盖投资管理、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运营支持和客户服务等环节的专业团队。从业人员绝大部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背景覆盖经济、金融、法律、营销等,持有CFA等证书。且经验积累丰富,核心业务人员均有超过10年的从业经历,大都具有知名银行机构、信托公司、会计事务所的管理经验。深厚的人才储备组合,为财富管理业务提供了扎实的智力支持和专业保障。
其次,公司财富管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深融整体公司金融生态战略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民生银行都将公司金融作为“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优化客户分层分类经营体系。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2025上半年末民生银行累计服务核心企业5372户,较上年末增长36.62%;链上客户57007户,增长24.54%,融资余额3743.19亿元;
国际业务方面,打造“民生跨境一家”品牌,国际结算业务量2007.0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8%;特别是债券承销领域,该行积极承销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乡村振兴票据等,2025上半年末债券发行规模1291.19亿元,服务客户298家。这些业务与财富管理形成有效协同,共同构建了对公客户的综合服务生态。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东方甄选连续选择民生银行进行大额理财,折射了银行产品结构优化、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当传统存贷利差收窄成为行业常态,发展财富管理等轻资本业务成为必然选择。民生银行通过构建完善的公司财富管理体系,不仅为对公客户提供了资金增效、财富增值的新路径,也为自身开辟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新来源、握紧了持续成长密码。。
2
有量更有质
一手精细化一手数字化
不止对公,零售方面民生银行同样“两手抓、两手硬”。
对于零售板块,该行将其定位为长期战略与增长根基,依靠推进一体化协同与精细化运营,不断夯实客户基础、扩大资产规模。借助深化一体化协同与精细化经营管理,实现了客户基础与资产规模的稳健扩容,压仓石效应不断释放。
截至2025上半年末,民生银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已达31539.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5%。其中,高价值客户贡献突出,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大增11.79%至9680.44亿元,成为拉动总量增长的核心引擎。同时,零售客户总数增至13952.08万户,私人银行与贵宾客户数也分别实现12.84%与5.16%的增幅,共同构筑起坚实的客群基本盘。
在客群规模稳扩的基础上,民生银行持续推进分层分群的精准经营策略,并以数字化手段全面赋能,努力实现对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
具体而言,一方面深化对代发、老年、小微、山姆等重点客群的精细化经营。如与高端会员制零售品牌“山姆”建立的长期、稳定的联合获客机制,已成为民生银行获取优质财富客群的战略性渠道;通过搭建“山姆客群全链路综合经营体系”,实现从定向获客、精准服务到深度维系的闭环运营,进一步延伸产品服务生态布局,继而提升中高端客户的转化与留存效率。
另一方面,数字化工具为客群经营注入新动能。通过构建“个人客群综合经营平台”,并配套“一线财富智能助手”、“财富雷达”等智能工具,民生银行实现了从客户洞察到精准触达的营销闭环。截至2025上半年末,向上输送的私银客户数同比增长了15.52%,证明了客群经营模式的效能。
在财富管理领域,该行致力打造稳健多元的产品货架:理财业务规模增长545.55亿元,明星系列备受青睐;私募产品销量同比激增两倍;家族信托业务新增规模79.43亿元,同比大增34.97%,显示出在高端市场的较强认可度。
消费信贷上,按揭贷款累计投放额同比大增53.55%。其中,二手房业务表现较抢眼,“民易贷”产品也保持了余额稳步增长。同时,通过丰富产品权益体系、构建智能化服务渠道,信用卡业务持续深耕支付生态,交易笔数保持增长,客户活跃度得以巩固。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目前,民生银行拥有覆盖全国139个城市的庞大分销网络,为业务拓展提供了基础。叠加迭代按揭评分模型、搭建“民易贷”主动授信体系、打造消费信贷反欺诈体系等一系列举措,该行实现了风险识别、定价与管控的精准化与自动化,为业务稳健前行打造一道安全屏障。
由此,民生银行零售战略的图景已清晰可见,即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不断夯实基本盘、创新盘,不仅在客户与资产规模上实现了“量”的稳健增长,更在客群结构、服务效能与生态构建上实现了“质”的结构性突破,长期增长支柱的核心价值与较强韧性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
3
双轮驱动转型 长期战略取胜
长期战略坚守的效能有多大?看看业绩或有更深体会:
2025上半年,民生银行营收723.84亿元,同比增长7.83%。增长核心驱动源于收入结构的战略性转变。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普遍面临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挑战,而民生银行本期的表现打破了这一固有模式。
其中,作为传统“压舱石”的利息净收入,增至492.03亿元,占总营收比67.97%,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日均规模扩张至71224.47亿元、以及净息差企稳于1.39%。
更让人振奋的亮点,是非利息收入的强势崛起:同比增长25.00%,达到231.81亿元,营收占比提升4.40个百分点至32.03%。这一结构性变化,意味着民生银行的收入来源多元,对宏观经济利率波动的抵御能力显著增强,“双轮驱动”模式正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增长动能。
深入一度看,非利息收入强增由两引擎共同推动,体现了业务布局的前瞻性。一个是稳步提升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25上半年实现96.85亿元。其中,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大增40.63%至14.33亿元。该成绩并非偶然,是近年持续提升零售资产配置力、完善支付场景建设、深耕重点客群的成果。
另一引擎是其他非利息净收入,上半年134.96亿元,同比激增45.96亿元,增幅达45.96%。展示了民生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敏锐度。通过精准把握市场利率波动机会,适时加大债券等金融资产交易力度,并受益资本市场的价格回升,将市场机遇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财务收益。
业绩韧性还体现在负债管理与稳健资产质量上。负债端,民生银行成功推行“存款活期化”策略,2025上半年个人存款逆势比期初增长6.1%,活期存款占比提至34.93%。这一结构性优化直接带来负债成本的下降,全行存款付息率下降17个基点至2.07%,为维持健康的净息差水平提供了关键支撑。
资产端,2025上半年末不良贷款率1.48%,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则回升3.12个百分点至145.06%。“一平一升”的组合,既说明了资产质量压力总体可控,也显示了风险抵补能力正在夯实。在盈利增长与风险控制间,民生银行取得了动态平衡。
在首条财经看来,收入结构从“单极支撑”向“双轮驱动”转型,是负债成本有效管控与资产质量精细化的一门管理艺术。这份成绩单表明,民生银行战通过坚定的战略定力和高效的战术执行,已经构筑起一道能够应对市场波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护城河。正如行长王晓永所言,当前业绩是近年来战略转型成效的逐步显现,是做好战略执行的成果。
4
做透五篇大文章
鱼水共情画卷眺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民生银行的长期主义还体现在实体赋能上。秉持“实体兴、金融旺”的共生理念,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方向,该行进行了一系列系统布局深耕,一些成绩振奋人心。
在科技金融领域,民生银行将其提升至全行战略高度,系统构建覆盖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通过优化重点分行与特色支行布局、完善“易创”专属产品体系,并依托“萤火平台”实现企业精准画像与产品智能匹配,显著提升了服务质效。
截至2025上半年末,已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12.19万户,其中“专精特新”企业2.80万户。扎实有力的实践让其荣获“金牛银行支持科创奖”,“易创E贷”产品亦获评年度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
在绿色金融方面,该行持续完善多层次经营管理体系,精准支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通过发行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重点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同时,创新推出产业转型碳足迹挂钩贷款、“民生碳e贷”等产品,积极服务全国碳市场建设。
截至2025上半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达3264.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3%,展现出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坚实支撑。
普惠金融领域,民生银行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致力成为中小微企业首选银行。
借助“一体化开发”打造供应链金融体系,2025上半年小微供应链贷款余额525.54亿元;依托“蜂巢计划”精准服务特色产业集群,贷款余额76.50亿元;并专项支持中小微科创企业,相关贷款余额765.00亿元。截至上半年末,民生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667.51亿元,服务客户48.29万户,且不良率控制在1.52% 的优良水平。
养老金融领域,以“民生悦享”为统一品牌,全面发力五大重点领域。积极助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个人养老金账户达245.50万户,企业年金账户管理数27.82万户。同时,线上线下协同优化适老化服务,针对性提供全周期养老财富规划,切实维护老年群体金融安全,努力用前瞻布局与专业能力来卡位这个庞大潜在市场。
数字金融领域,民生银行通过设立数字金融委员会,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如数据治理方面,建立数据资源入表体系,推动数据要素价值转化;客户服务方面,持续强化线上平台建设,2025上半年零售线上平台用户数12449.44万户。运营效率方面,创新应用AI技术,客户满意度达99.8%,函证业务效率提升,数字化赋能成效持续释放。
可以说,通过“五篇大文章”的扎实落地,民生银行成功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这种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引擎、以战略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勾勒出一幅鱼水共情、长情的赋能画卷。不仅为自身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打开一条参考路径。
想用户所想,与时俱进的练好基本功、创新功,民生银行的成长大戏刚刚拉开序幕。
本文为首财原创
来源:首条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