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分镜没思路?成都树莓教育教你 AI 辅助脚本生成攻略技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17:14 1

摘要:AI 不是 “读心术大师”,想让它出有用的脚本,得先把你的需求 “说清楚”,不然它只会给你一堆 “正确的废话”。成都树莓教育的学员小周之前让 AI 写 “摄影教程脚本”,AI 写了 800 字全是理论,没一句实操 —— 后来按老师说的加了细节:“写 3 分钟手

第 1 步:AI 定方向 —— 给 AI 喂 “精准需求”,别让它瞎猜

AI 不是 “读心术大师”,想让它出有用的脚本,得先把你的需求 “说清楚”,不然它只会给你一堆 “正确的废话”。成都树莓教育的学员小周之前让 AI 写 “摄影教程脚本”,AI 写了 800 字全是理论,没一句实操 —— 后来按老师说的加了细节:“写 3 分钟手机低角度拍摄教程脚本,受众是新手,要包含 1 个公园实操案例(用长椅当前景),开头 3 秒要钩子(比如‘拍风景总扁平?1 个角度让画面立起来’)”,AI 立马出了带步骤、带台词的初稿,省了 2 小时瞎想时间。给 AI 提需求要抓 3 个重点:内容类型(教程 /vlog/ 探店)、核心信息(案例 / 工具 / 目标)、受众特点(新手 / 进阶 / 宝妈),比如 “写 2 分钟烘焙 vlog 脚本,受众是上班族,要包含‘10 分钟快手曲奇’步骤,结尾加‘打包当早餐’的生活感台词”,指令越具体,AI 越不会跑偏。

第 2 步:AI 出初稿 —— 别当 “甩手掌柜”,先砍 “废话模块”

AI 初稿往往 “又长又散”,像裹了层 “棉花”,得先动手砍掉没用的部分,留下核心骨架。成都树莓教育的老师改 AI 脚本时,常会删掉这两类内容:一是 “空泛铺垫”,比如 AI 写 “短视频拍摄很重要,今天教大家技巧”,直接换成 “话不多说,咱们拿手机现场拍”;二是 “超纲内容”,比如写新手脚本时,AI 突然插入 “专业相机参数”,果断删掉,避免受众看不懂。学员小李用 AI 写无人机环绕运镜脚本,AI 初稿里有大段 “无人机发展史”,他按老师说的只留 “工具准备(无人机 + 手机)、3 步操作(定中心点 - 调速度 - 避障)、错误示范(别贴太近)”,脚本从 5 分钟缩到 3 分钟,逻辑反而更顺。砍初稿时记住:留 “能动手的步骤”“能共情的台词”,删 “大道理”“无关背景”,比如美食脚本留 “切菜手法”“出锅特写”,删 “食材历史”。

第 3 步:AI 拆分镜 —— 给 AI “加限制”,避免分镜 “天马行空”

让 AI 拆分镜时,别只说 “出分镜”,得给它加 “镜头类型 + 时长 + 场景” 的限制,不然 AI 会给你 “拍不到的画面”。成都树莓教育教学员给 AI 提分镜需求时,会加这些细节:“按脚本拆 8 个分镜,每个 3-5 秒,镜头类型用‘近景 / 中景 / 推镜头’,场景固定在小区花园,别出现‘无人机航拍’(没设备)”。之前有学员让 AI 拆人像修图教程分镜,没加限制,AI 出了 “俯拍电脑屏幕”“特写鼠标” 10 个镜头,后来加了 “要包含‘手调参数’近景、‘前后对比图’特写”,AI 才出了能用的分镜。给 AI 的分镜指令要明确:镜头类型(别用太复杂的,新手先练推 / 拉 / 近景)、时长(3-5 秒最适合短视频节奏)、可实现性(别要没设备的镜头),比如 “分镜 3:近景,3 秒,拍手机专业模式界面,手指点 ISO 按钮”。

第 4 步:人工磨细节 ——AI 搭骨架,人填 “灵魂”

AI 能搞定 “流程”,但搞不定 “氛围感”,得靠人工加细节,让脚本和分镜有 “烟火气”。成都树莓教育的实操课上,会教学员加这两类细节:一是 “动作小特写”,比如 AI 分镜写 “拍煮面”,手动改成 “近景,拍筷子搅面,汤汁溅起小水花”;二是 “口语化台词”,比如 AI 写 “请调整手机角度”,改成 “咱们把手机往下压一点,你看画面里多了长椅前景”。学员小王用 AI 写宠物 vlog 脚本,AI 写 “猫咪吃饭”,他加了 “分镜 4:特写,4 秒,拍猫咪舔碗时胡子颤动,台词‘你看它急的,慢点开饭’”,视频发出去后,观众评论 “好可爱,像在看自家猫”。磨细节的关键:加 “能看到的小动静”“像聊天的话”,比如教程脚本加 “手指蹭到镜头” 的小失误,反而更真实。

第 5 步:AI 查漏洞 —— 让 AI 当 “质检员”,补漏不返工

最后一步让 AI 当 “找茬的”,帮你检查脚本和分镜里的漏洞,避免拍的时候才发现问题。成都树莓教育教学员问 AI 这些问题:“脚本里的步骤有没有漏工具?分镜时长加起来够不够 3 分钟?有没有新手难操作的环节?” 之前有学员用 AI 写直播布光脚本,AI 检查后提醒 “漏了‘反光板位置’的步骤”,他赶紧补上,避免拍的时候卡壳。还有学员让 AI 查分镜,AI 指出 “分镜 5 要拍‘户外阳光’,但脚本里是晚上场景”,及时改了分镜场景。让 AI 查漏洞时,把问题拆得细一点:别问 “有没有问题”,问 “漏了 XX 吗”“XX 和 XX 匹配吗”,比如 “分镜里的场景和脚本里的‘厨房’一致吗?有没有需要提前准备的道具没写?”

避坑指南:别让 AI “带偏” 你的创作

用 AI 辅助时,有些坑踩了会白忙活。别全信 AI 的 “专业建议”,比如 AI 说 “分镜要用‘摇镜头 + 慢动作’”,但你没稳定器,硬拍只会糊,不如换成 “固定近景”;别让 AI 写 “爆款标题”,AI 写的标题常是 “震惊!3 步搞定”,不如自己按 “数字 + 痛点” 改,比如 “拍风景总扁平?3 步低角度技巧”。还有别忽略版权,AI 写的台词、分镜可能有侵权风险,成都树莓教育会提醒学员:“AI 出的内容要自己改 30% 以上,比如把‘教你拍大片’改成‘咱们一起练拍大片’,避免重复率太高”。新手刚开始用 AI,别追求 “一步到位”,先练 “AI 出初稿→人工改 50%”,熟练后再慢慢减少修改量。

来源:成都王老师摄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