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7 17:37 2

摘要:又到了吃西瓜的季节,全国各地西瓜已经大量上市,西瓜虽甜但是管理起来也不容易,为了给西瓜种植户朋友们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防治西瓜病虫害的技术,小编整理了一份西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巧,希望能给广大朋友带来帮助!

又到了吃西瓜的季节,全国各地西瓜已经大量上市,西瓜虽甜但是管理起来也不容易,为了给西瓜种植户朋友们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防治西瓜病虫害的技术,小编整理了一份西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巧,希望能给广大朋友带来帮助!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1. 枯萎病(土传病害)

症状:苗期萎蔫倒伏,成株期叶片萎蔫下垂,茎基部缢缩、变褐,维管束变黄褐色,湿度大时病部生粉红色霉层。

发病条件:土壤连作、高温高湿、根系损伤易发病。

防治方法: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

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30%甲霜·恶霉灵水剂800倍液或枯草芽孢杆菌灌根,每株灌200-300毫升,每隔7-10天灌1次,连灌2-3次。

2. 炭疽病(真菌性病害)

症状:叶片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中间有小黑点;茎蔓和叶柄上生梭形褐色病斑,潮湿时病部有粉红色黏状物;果实病斑凹陷,后期开裂。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24℃左右)、通风不良、连作地易发病。

防治方法:

发病期用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3. 白粉病(真菌性病害)

症状:叶片、茎蔓和叶柄上出现白色粉状物(菌丝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变灰白色,叶片枯黄卷缩,植株早衰。

发病条件:高温干旱与高湿交替、氮肥过量、植株徒长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用乙嘧酚磺酸酯或戊唑醇、已唑醇、腈菌唑等2000倍液重点喷施叶片背面。

4. 霜霉病(真菌性病害)

症状: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多角形病斑,背面生灰白色霉层,严重时全叶枯黄脱落。

发病条件:低温高湿(15-22℃,相对湿度85%以上)、昼夜温差大时易爆发。

防治方法:

发病前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

发病初期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次。

5. 病毒病(病毒性病害)

症状:叶片皱缩、畸形、褪绿斑驳,植株矮化,果实畸形、表面凹凸不平。

发病条件:蚜虫传毒为主,高温干旱、田间操作(如整枝)造成伤口易发病。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宁南霉素1000倍液或氨基寡糖素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二、主要虫害及防治

1. 蚜虫

防治方法:

用20%氟啶虫酰胺联苯悬浮剂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叶背。

2. 红蜘蛛(叶螨)

危害:成螨和若螨在叶背吸食汁液,初期叶片出现黄白色小点,后期枯黄脱落,严重时植株早衰。

防治方法: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3%联苯肼酯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次。

3. 蓟马

危害:锉吸嫩叶、花器和幼果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畸形,花器枯萎,幼果表皮出现锈褐色斑痕。

-防治方法: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心叶、花器和叶背。

4. 棉铃虫/斜纹夜蛾

危害:幼虫啃食叶片、花器和果实,果实被蛀食后易腐烂脱落。

-防治方法:

在幼虫3龄前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500倍液或5%氯虫脲乳油1000倍液喷雾。

三、综合防治要点

1. 农业防治核心:

轮作换茬,避免连作;

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苗;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增强植株抗性;

及时清除病株、杂草,减少病原和虫源。

2.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不同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抗药性;

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和间隔期用药,采收前7-10天停药;

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药剂,保护天敌和生态环境。

3. 生态调控:

保护地栽培可通过通风降湿、地膜覆盖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西瓜病虫害,确保产量和品质。种植过程中需加强田间巡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降低损失。

来源:科学种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