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考上北大,在升学宴上当众不认我这个养父,我笑着离席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23:36 1

摘要:2005年的冬天,北方的雪下得格外早。我刚结束一场跨国会议,从机场驱车赶回公司,途经市儿童福利院时,被门口一阵断断续续的啼哭绊住了脚步。那哭声很轻,却像一根细针,扎透了我裹着羊绒大衣的厚重肩膀。

养子考上北大,在升学宴上当众不认我这个养父,我笑着离席,第二天就停掉了他每年80万的信托基金

第一章 冬日里的啼哭,推开了心门

2005年的冬天,北方的雪下得格外早。我刚结束一场跨国会议,从机场驱车赶回公司,途经市儿童福利院时,被门口一阵断断续续的啼哭绊住了脚步。那哭声很轻,却像一根细针,扎透了我裹着羊绒大衣的厚重肩膀。

我叫陈敬东,那年38岁,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十年前,我和妻子林慧结婚,满心期待能有个孩子,可命运弄人,林慧在一次体检中查出卵巢早衰,再也无法生育。我们四处求医,试管做了三次,都以失败告终。林慧为此哭了无数个夜晚,我看着她日渐憔悴的脸,心里像堵了块石头——我知道,一个完整的家,对她来说有多重要。

那天,我鬼使神差地走进了福利院。院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她告诉我,那个啼哭的孩子刚出生不到一周,被父母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的保温箱里,身上只裹着一块旧毯子,连个名字都没有。“陈总,这孩子命苦,要是没人领养,以后的日子难啊。”院长叹着气说。

我走到婴儿房门口,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在婴儿床里,闭着眼睛,小嘴巴一张一合,哭声像小猫似的。不知怎么的,我的心突然软了下来,像被温水泡过的棉花。我给林慧打了个电话,声音有些颤抖:“阿慧,你过来一趟,福利院,我想……我们收养这个孩子吧。”

林慧赶到时,眼睛还是红的,显然刚哭过。她走到婴儿床前,看着那个小小的孩子,眼泪又掉了下来。她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孩子的小手,孩子突然停止了啼哭,抓住了她的手指,紧紧的。“敬东,我们收养他吧,他跟我们有缘。”林慧转过头,眼里闪着光。

就这样,我们收养了这个孩子,给她取名陈念安——“念”是思念,也是执念,“安”是希望她一生平安。办理收养手续那天,林慧抱着念安,笑得像个孩子。我看着她们,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给这个孩子最好的生活,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念安的到来,给我们的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以前,家里总是安安静静的,我和林慧下班回家,除了聊工作,就没什么话可说。现在,家里多了念安的哭声、笑声,林慧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卧室抱念安,给她喂奶、换尿布,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儿歌。我也放下了工作中的雷厉风行,每天晚上给念安讲故事,看着她在我的怀里慢慢睡着,心里满是温柔。

念安很聪明,一岁多就会说话,两岁就能背唐诗。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她都会奶声奶气地背一首唐诗,逗得客人们哈哈大笑。林慧总是骄傲地说:“我们家念安是个小天才。”我也笑着点头,心里充满了自豪。

为了给念安更好的教育,我们把她送进了市里最好的幼儿园。每天早上,我开车送她去幼儿园,她坐在安全座椅上,手里拿着玩具,跟我说:“爸爸,你要早点来接我哦。”下午,林慧会提前下班,去幼儿园接她,带她去公园玩。周末,我们会带她去游乐场、动物园,看着她在草地上奔跑,笑得无忧无虑,我和林慧的心里都充满了幸福。

我给念安设立了一个信托基金,从她一岁开始,每年往里面存80万,等她18岁成年后,就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我想,这是我能给她的最实在的保障,让她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底气面对。林慧有时候会说:“敬东,你给她存这么多钱,不怕她以后养成骄纵的性格吗?”我笑着说:“不会的,我们会好好教育她,让她成为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

那时候的我,以为只要给念安足够的爱和物质,她就会永远是我们的小棉袄,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可我没想到,命运的齿轮,在多年后会悄然转向。

第二章 成长的烦恼,悄然滋生的隔阂

念安上小学后,变得越来越懂事,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表扬她:“陈念安同学是个很优秀的孩子,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我和林慧坐在台下,脸上满是骄傲。

可随着念安渐渐长大,我发现她变了。她开始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自己的出身。有一次,她放学回家,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不说话。林慧问她:“念安,怎么了?是不是在学校受委屈了?”

念安低着头,小声说:“妈妈,同学们都说我是捡来的孩子,说我没有爸爸妈妈。”

林慧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赶紧抱住她:“念安,别听他们胡说,你有爸爸妈妈,我和你爸爸就是你的亲生父母。”

我也走过去,摸了摸她的头:“念安,不管别人怎么说,你都是我们的宝贝女儿,我们永远爱你。”

念安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可是,我想知道我的亲生爸爸妈妈是谁,他们为什么不要我?”

我和林慧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无奈。我们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来,可没想到会这么早。我想了想,说:“念安,你的亲生爸爸妈妈可能有自己的苦衷,他们也很爱你。但现在,你有我和妈妈,我们会给你最好的爱和生活,这就够了,不是吗?”

念安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但我能看出,她心里的疙瘩并没有解开。

从那以后,念安变得沉默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开朗。她开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学习,就是看书。林慧很担心她,经常跟我商量:“敬东,你说念安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们要不要带她去看看心理医生?”

我摇了摇头:“不用,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我们多关心关心她,慢慢就好了。”

可我没想到,念安的心事越来越重。上初中后,她开始刻意疏远我和林慧。她不再让我们送她上学,不再跟我们分享学校里的趣事,甚至连吃饭都很少跟我们一起。有一次,我想跟她聊聊学习上的事,她却不耐烦地说:“爸爸,你别管我,我自己能搞定。”

我心里很失落,也很生气。我不明白,为什么以前那个黏着我、跟我撒娇的小丫头,现在变得这么陌生。林慧安慰我说:“敬东,别生气,孩子到了叛逆期,都这样。等她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

可叛逆期的念安,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难管教。她开始偷偷跟一些社会上的人来往,学会了抽烟、喝酒。有一次,我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包烟,气得浑身发抖。我把她叫到面前,问她:“念安,这烟是怎么回事?你才多大,就学会抽烟了?”

念安低着头,不说话。我更生气了:“你说话啊!是不是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学的?我告诉你,你要是再跟他们来往,我就打断你的腿!”

林慧赶紧拉住我:“敬东,别生气,有话好好说。”她转向念安,温柔地说:“念安,你告诉妈妈,这烟是谁的?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念安突然抬起头,眼里满是泪水:“你们根本就不理解我!你们只知道让我学习,只知道给我钱,你们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的感受!我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在这个家里,我一点都不快乐!”

我和林慧都愣住了。我们没想到,在念安的心里,我们竟然是这样的父母。我心里很委屈,也很自责。我以为给她足够的物质,就是对她最好的爱,却忽略了她的心理需求。

那天晚上,我和林慧聊了很久。我们决定,以后要多花时间陪伴念安,多跟她沟通,了解她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减少了工作时间,每天晚上都陪念安吃饭,跟她聊学校里的事。周末,我们带她去爬山、看电影,试图拉近和她的距离。

慢慢地,念安的态度有所缓和。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疏远我们,偶尔也会跟我们分享学校里的趣事。我以为,我们之间的隔阂已经消除了,可我没想到,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第三章 北大的通知书,潜藏的危机

念安上高中后,学习更加努力了。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考上北京大学。她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只有考上北大,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念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多才睡觉,周末也很少休息。林慧很心疼她,每天都给她做营养餐,晚上陪她学习到深夜。我也给她请了最好的家教,帮她辅导功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夏天,念安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她拿着通知书,冲进家门,兴奋地喊:“爸爸妈妈,我考上北大了!我考上北大了!”

我和林慧都激动得哭了。我抱着念安,说:“念安,你真棒!爸爸为你骄傲!”林慧也拉着念安的手,说:“女儿,你辛苦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为了庆祝念安考上北大,我决定办一场隆重的升学宴。我邀请了亲朋好友、公司的同事,还有念安的老师和同学。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女儿考上了北大,我为她感到骄傲。

升学宴定在市里最好的酒店,我提前一个月就预定了场地,还请了专业的策划团队,布置得很隆重。林慧也精心挑选了礼服,准备在升学宴上好好庆祝一番。

可就在升学宴的前一天,念安突然跟我说:“爸爸,我不想办升学宴了。”

我很惊讶:“为什么?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亲戚朋友也都通知了。”

念安低着头,说:“我觉得太张扬了,而且……而且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是被收养的孩子。”

我心里咯噔一下,说:“念安,你怎么会这么想?你是我们的女儿,这有什么好隐瞒的?”

“我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念安提高了嗓门,“我不想让别人在背后议论我,说我是捡来的孩子!我想跟其他同学一样,有一个正常的家庭!”

我看着念安,心里很失落。我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在意自己的出身。我想了想,说:“念安,我理解你的心情,但升学宴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不能让亲戚朋友失望。这样吧,在升学宴上,我们不主动提你是被收养的事,好吗?”

念安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好吧,但你答应我,不能让别人知道。”

“好,我答应你。”我说。

我以为,只要在升学宴上不主动提念安的出身,就能相安无事。可我没想到,念安的亲生父母,会在升学宴上突然出现。

第四章 升学宴上的闹剧,决裂的时刻

升学宴那天,酒店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亲朋好友、公司同事、念安的老师和同学都来了,大家纷纷向我和林慧道贺,称赞念安有出息。我和林慧笑着回应,心里满是幸福。

念安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站在我和林慧身边,脸上带着微笑,看起来很开心。可我能看出,她的笑容有些勉强,眼神里藏着一丝不安。

宴会开始后,我上台致辞:“各位亲朋好友,各位同事,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我的女儿陈念安考上北京大学。念安是个很努力的孩子,她能考上北大,离不开她自己的付出,也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妻子林慧,是她一直陪伴在念安身边,照顾她的生活,鼓励她学习。我还要感谢念安的老师和同学,是你们的帮助和支持,让念安能够顺利考上北大。最后,我想对念安说,女儿,你是爸爸的骄傲,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爸爸都会支持你!”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念安走上台,接过话筒,说:“谢谢爸爸,谢谢妈妈,谢谢大家。我能考上北大,很开心,也很感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我转头看去,看到一男一女走进了酒店,他们看起来五十多岁,穿着朴素,眼神里满是期待。那个女人看到念安,激动地喊:“念安!我的女儿!”

念安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看着那个女人,身体微微颤抖。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那个男人走到台上,说:“大家好,我是念安的亲生父亲,我叫李建国。这是我的妻子,王秀琴。我们是来认女儿的。”

台下一片哗然。亲朋好友们都惊讶地看着我们,议论纷纷。

林慧赶紧走上台,说:“你们是谁?你们认错人了吧?念安是我们的女儿,我们已经收养她十几年了。”

“我们没有认错人!”王秀琴激动地说,“念安是我们的亲生女儿,我们当年是因为家里穷,没办法才把她遗弃的。现在我们条件好了,想把她接回去。”

“你们胡说!”念安突然大喊一声,“我没有亲生父母!陈敬东和林慧才是我的父母!你们别想认我!”

李建国和王秀琴都愣住了。李建国说:“念安,我们是你的亲生父母,你怎么能不认我们呢?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很想你。”

“我不管你们是谁,我都不会认你们!”念安说,眼泪掉了下来,“我只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就是陈敬东和林慧!”

我看着念安,心里很感动。我走上台,搂住念安的肩膀,说:“念安,别怕,有爸爸在。”

可就在这时,念安突然推开我,说:“你不是我的爸爸!你只是我的养父!我根本就不认识你!”

我的心像被重锤砸了一下,疼得无法呼吸。我看着念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念安,你说什么?你再跟我说一遍!”

“我说,你不是我的爸爸!”念安提高了嗓门,“我是被你们收养的,你们根本就不是我的亲生父母!我考上北大了,我以后再也不用靠你们了!我要跟我的亲生父母在一起!”

台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我们,空气仿佛凝固了。

林慧的眼泪掉了下来,她拉着念安的手:“念安,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们养了你十几年,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不认我们呢?”

“对我好?你们对我好就是为了让我给你们养老送终!”念安说,“你们给我钱,给我买东西,都是有目的的!我才不会上当!”

我看着念安,心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我没想到,我养了十几年的女儿,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我笑了笑,笑得很无奈:“念安,既然你这么想,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祝你以后过得幸福。”

说完,我转身走下台,笑着向亲朋好友们点头致意:“不好意思,让大家见笑了。今天的宴会就到这里吧,大家慢用。”

然后,我拉着林慧的手,走出了酒店。外面的风很大,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林慧靠在我的肩膀上,哭得像个孩子:“敬东,我们怎么办?念安她不认我们了……”

我拍着她的背,说:“没事,阿慧,我们还有彼此。她不认我们,是她的损失。”

可我的心里,却像被掏空了一样,疼得无法呼吸。

第五章 信托基金的终结,冰冷的现实

回到家,林慧还是不停地哭。我坐在沙发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心里乱得像一团麻。我想起了念安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想起了她第一次叫我爸爸时的样子,想起了她在我怀里睡觉的样子,想起了她拿着北大录取通知书兴奋地喊我的样子……那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闪过,每一个画面,都让我心疼。

我不明白,为什么念安会变成这样。是因为她的亲生父母出现了?还是因为她考上北大后觉得自己有了底气?不管是因为什么,她的所作所为,都像一把刀子,把我和林慧的心彻底捅碎了。

第二天早上,我醒得很早。林慧还在睡觉,脸上带着泪痕。我看着她,心里很愧疚。我没有保护好她,让她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我起身走到书房,打开电脑,登录了信托基金的账户。看着账户里那笔庞大的资金,我心里没有一丝犹豫。我点击了“终止信托”的按钮,输入了密码。确认的那一刻,我心里很平静。我知道,这是我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对念安最好的惩罚。

做完这一切,我给我的律师打了个电话:“张律师,帮我办一件事,终止我为陈念安设立的信托基金,并且起草一份声明,说明终止的原因。”

张律师很惊讶:“陈总,您确定吗?那笔基金可是不小的数目。”

“我确定。”我说,“她已经不认我这个养父了,我没有必要再为她付出了。”

挂了电话,我走到客厅,看到林慧已经醒了,坐在沙发上,眼神空洞。我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说:“阿慧,我已经终止了念安的信托基金。”

林慧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嗯,应该的。她既然不认我们,我们也没有必要再给她钱了。”

虽然林慧嘴上这么说,但我能看出,她心里还是很舍不得。毕竟,那是我们养了十几年的孩子,就算她再怎么伤害我们,我们对她还是有感情的。

没过多久,念安给我打电话了。她的语气很愤怒:“陈敬东,你为什么要终止我的信托基金?你是不是疯了?”

我平静地说:“念安,你已经不认我这个养父了,我没有义务再为你提供资金支持。那笔基金是我设立的,我有权利终止它。”

“你太过分了!”念安说,“那笔钱是我的!你凭什么终止它?你信不信我去告你!”

“你可以去告我,随便你。”我说,“但我告诉你,就算你告到法院,我也不会把钱给你。因为你已经不是我的女儿了,我没有义务再对你负责。”

“你……你太狠心了!”念安哭着说,“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认你做养父!”

“彼此彼此。”我说,然后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我这么做很狠心,但我别无选择。我不能让念安觉得,她可以随意伤害我们,然后还能心安理得地享受我们给她的一切。

接下来的几天,念安没有再来找我们。我和林慧的生活,慢慢恢复了平静。可我们心里的伤口,却很难愈合。我们经常会想起念安,想起她小时候的样子,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时光。

有一次,林慧在整理念安的房间时,发现了一本日记。她打开日记,看着里面的内容,眼泪又掉了下来。日记里,念安写了她对亲生父母的思念,写了她对我们的不满,写了她考上北大后的兴奋和骄傲。我看着日记,心里很感慨。原来,在念安的心里,一直藏着这么多的心事。我们作为父母,却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好好引导她,这是我们的失职。

第六章 亲生父母的真面目,后悔的泪水

念安没有去告我,因为她知道,就算告了,也赢不了。信托基金是我设立的,我有权利终止它。而且,她在升学宴上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她失去了所有人的支持。亲朋好友们都觉得她忘恩负义,不再跟她来往。她的老师和同学也对她很失望,觉得她太自私了。

念安只能跟她的亲生父母在一起。李建国和王秀琴把她接到了他们家。他们家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房子很小,只有两室一厅。念安住进去后,很不习惯。她以前住的是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名牌衣服。现在,她只能住在狭小的房间里,吃着简单的饭菜,穿着廉价的衣服。

李建国和王秀琴一开始对念安很好,每天给她做好吃的,对她嘘寒问暖。可没过多久,他们就露出了真面目。他们开始向念安要钱,说他们这些年过得很辛苦,让念安给他们买房子、买车子。

念安没有钱,她的信托基金被我终止了,她自己也没有什么积蓄。她跟李建国和王秀琴说:“爸妈,我现在没有钱,我刚考上大学,还需要你们的支持。”

李建国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你怎么会没有钱?你养父不是很有钱吗?他每年给你存80万,你怎么会没有钱?”

“他已经终止我的信托基金了,因为我不认他了。”念安说,眼泪掉了下来。

“什么?终止了?”王秀琴很惊讶,“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能不认他呢?他可是你的摇钱树啊!”

“我……我以为你们会养我。”念安说,心里很后悔。

“我们养你?我们养得起你吗?”李建国说,“我们把你找回来,就是想让你给我们养老送终,让你帮我们改善生活。你现在没有钱,我们养你有什么用?”

念安看着李建国和王秀琴,心里彻底凉了。她没想到,她的亲生父母找她回来,不是因为爱她,而是因为钱。她想起了我和林慧,想起了我们对她的好,想起了我们为她付出的一切。她后悔了,她后悔在升学宴上不认我们,后悔跟她的亲生父母在一起。

有一天,念安偷偷地回到了我们家。她站在门口,看着那扇熟悉的大门,心里很犹豫。她想敲门,却没有勇气。她知道,她伤害了我们,我们可能不会再原谅她了。

就在这时,门开了。林慧看到她,愣了一下,然后说:“念安,你回来了。”

念安的眼泪掉了下来:“妈妈……”

林慧抱住她,哭着说:“女儿,你终于回来了。妈妈好想你。”

我听到声音,从书房走出来。看到念安,我心里很复杂。我既想骂她,又想抱住她。

念安跪在我面前,哭着说:“爸爸,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在升学宴上不认你,不该跟我的亲生父母在一起。我知道错了,你原谅我好不好?”

我看着她,心里很疼。我想起了她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想起了我们对她的爱。我叹了口气,说:“念安,起来吧。你知道错了就好。但你要记住,有些伤害,一旦造成了,就很难弥补。我们可以原谅你,但我们之间的隔阂,可能永远都无法消除了。”

念安点了点头:“爸爸,我知道。我会努力弥补我的过错,我会好好孝顺你们。”

第七章 和解与成长,重新出发的路

念安留在了我们家。虽然我们之间还有一些隔阂,但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关心她,照顾她。林慧每天给她做营养餐,帮她收拾房间。我也跟她聊了很多,跟她讲了我们当年收养她的初衷,跟她讲了我们对她的期望。

念安也慢慢打开了心结。她跟我们说了她这些年的心事,说了她对亲生父母的思念,说了她对自己出身的自卑。她还跟我们说了她在亲生父母家的经历,说了他们对她的冷漠和自私。

“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以前太不懂事了。我以为只要考上北大,就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能摆脱自己的出身。可我没想到,我却伤害了最疼我的人。”念安说,眼泪掉了下来。

“念安,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我说,“你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以后,你要好好做人,好好读书,不要辜负我们对你的期望。”

“嗯,我会的。”念安点了点头。

开学前,我给念安买了新的行李箱和生活用品,还给了她一笔学费和生活费。我说:“念安,这是你的学费和生活费,你在学校要好好照顾自己。如果不够,就给我们打电话。”

念安接过钱,说:“爸爸,谢谢你。我会好好读书,以后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我们不需要你的报答,只要你能过得好,我们就满足了。”我说。

念安去北大报到那天,我和林慧送她去了学校。看着她走进校园的背影,我心里很感慨。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么多,终于长大了。我相信,她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善良、懂事的人。

念安在北大的学习很努力。她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还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周末,她会给我们打电话,跟我们分享学校里的趣事,跟我们说她的学习情况。

有一次,她在电话里说:“爸爸,妈妈,我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周末会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看到那些老人,我就想起了你们。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你们,让你们安享晚年。”

我和林慧听了,心里很温暖。我们知道,念安真的长大了,真的懂事了。

寒假的时候,念安回来了。她给我们带了很多礼物,有北京的特产,还有她自己亲手做的小手工。她还跟我们说,她在学校里拿到了奖学金,以后可以不用我们给她生活费了。

“爸爸,妈妈,你们看,这是我的奖学金证书。”念安骄傲地说,脸上带着笑容。

我和林慧看着她,心里满是骄傲。我们知道,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念安终于成为了我们期望的样子。

虽然我们之间还有一些隔阂,虽然念安曾经伤害过我们,但我们还是选择了原谅她,选择了继续爱她。因为我们知道,亲情是最珍贵的,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亲情永远都不会改变。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相信,念安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家也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来源:一遍真命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