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圣安东尼奥的季前赛夜像被法国人点燃的实验室,24小时内两战,维克托·文班亚马把数据栏涂成科幻小说:合计49分18板7帽,命中率58%,三分11中5。球迷尖叫未停,技术统计却冷冷补刀——7次失误,联盟季前赛失误榜头名。
圣安东尼奥的季前赛夜像被法国人点燃的实验室,24小时内两战,维克托·文班亚马把数据栏涂成科幻小说:合计49分18板7帽,命中率58%,三分11中5。球迷尖叫未停,技术统计却冷冷补刀——7次失误,联盟季前赛失误榜头名。
波波维奇嚼完最后一口口香糖,把战术板往替补席一扔,老爷子罕见地没骂人。他清楚,眼前这位2米24的“外星人”正在用极端方式做压力测试。首节对国王,文班亚马弧顶持球突破,一步过掉萨博尼斯,却在三人收缩前把球抛向观众席;次战对爵士,他背身吸引包夹,手腕一抖,球直接砸在科林斯膝盖上弹出界外。同样的回合,下一次就变成了空接暴扣或后撤步三分。天使与魔鬼切换只隔0.5秒。
马刺助教团连夜剪出30分钟“失误集锦”,却发现其中12次传导最终形成空位,只是终结环节没跟上。管理层内部备忘录写着:文班不是传统轴心,他是自带引力场的黑洞,需要外围装上传感器,而不是刹车片。
更棘手的是节奏。两场比赛,文班下场时段马刺百回合净负11.3分,他在场则赢15.8分——联盟最极端的“上下悬崖”。波波维奇必须决定:继续让球队适应他的“玩”,还是给他套上缰绳
更衣室里,老将保罗把文班亚马叫到身边,递上一张便签:失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失误。法国人咧嘴一笑,用铅笔在背面写下一行小字:我在找边界。
圣城秋天很短,常规赛倒计时十天,马刺的实验报告仍空白。文班亚马把耳机塞进耳朵,播放列表第一首是《Rocket Man》。他知道,升空总要先晃两下。
北京五棵松的屋顶灯熄灭那一刻,19岁的曾凡博把球衣攥在手里,指节发白。开拓者对爵士的中国赛,他原本排在轮换末段,却在第三节被比卢普斯一把推上舞台。24分钟,14投8中,三分6中4,22分5板3帽,现场分贝计飙到118——比隔壁演唱会还高。
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半场前。利拉德因伤休战,比卢普斯在更衣室问:谁想多打?翻译还没开口,曾凡博用英文举手:I’m ready。教练组原计划让他打最后6分钟垃圾时间,结果他上场就连续三次无球跑动命中三分,防守端还送给克拉克森一记追身大帽。比卢普斯直接撕掉轮换表。
第二个转折点更隐秘。第三节末,开拓者落后9分,曾凡博弧顶示意队友清空,一个假突真传助攻塞布尔底角三分;下一回合,他反跑空切造成戈贝尔犯规。暂停时,比卢普斯冲他竖起两根手指:从现在开始,你当二阵的发动机。
赛后发布会,有记者把“是否考虑新赛季进首发”抛给比卢普斯,后者没打太极:“如果季前赛最后一战他还能保持今天的一半能量,我会把轮换时间提前到首节末。”一句话,把开拓者用了三年的锋卫轮换彻底打开裂缝。
更耐人寻味的是开拓者的团队文化。利拉德在球员通道抱住曾凡博,用中文蹦出“加油”;格兰特把比赛用球塞进他怀里,说:“带着它去波特兰,别松手。”球队大巴开回酒店的路上,总经理克罗宁给工作人员发消息:明天加急定制一套中文版的战术手册。
北京深秋的夜风掠过车窗,曾凡博把额头贴在玻璃上,呼出一团雾气。他知道,这一夜不是终点,而是一把钥匙——通往NBA正式轮换的钥匙。比卢普斯把钥匙放在他手心,转不转得动,要看接下来两周的训练营。
来源:无才先生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