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远古时期东西南北中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知道了东西南北中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来的了我们也就找到了中华民族的诞生地了。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我们还是从甲骨文说起。
中国远古时期东西南北中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知道了东西南北中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来的了我们也就找到了中华民族的诞生地了。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我们还是从甲骨文说起。
旦
甲骨文的旦,图画会意字。旦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边是日,下边的方块是海。旦日出东海。
晋
甲骨文的晋,图画会意字。晋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边是降落符号,下边是日。不难看出晋的原始含义是落日,晋是甲骨文时期最西边的地方。晋的地理位置是山西太原。
晋是落日的地方,旦是日出的地方。我们以晋为始点向东画一条纬线到旦,这条纬线就是甲骨文时期东到西的地理位置。旦是东边的最远点,晋是西边的最远点。古人就是以晋到旦的这条纬线确定了中国的东西南北的地理位置,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也是这条纬线为基准。这条纬线的旦是东,纬线的晋是西。这条纬线从晋到旦,左侧是北右侧是南。远古时期东西南北的地理位置就是这样规定的。那么甲骨文东西南北的原始含义是什么人们还是有点模糊,对此我们不妨再来共同探讨和解读。
东
甲骨文的东,图画会意字。东的原始含义是一张兽皮,把收集起来的东西放在兽皮上包裹起来,再用绳索绑扎起来。这就是东。
西
甲骨文的西,图画会意字。把从东方收集起来的东西放到西方解开绳索待用,这就是西。
南
甲骨文的南,图画会意字。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边是一个张开双臂分开双腿的女人,表示高兴和欢迎;下边是一个男人,上边是男人的胸部,下边是男人分开的双腿。显然,甲骨文的南是南女和合。按象形字去解释南是钟镈之类的乐器,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钟镈也好草木也罢都是对南的曲解。南的原始含义就是男女合和男欢女爱,这就是南。
北
甲骨文的北,图画会意字。已经知道了南的含义后北也就好理解了,北是一对男女低着头背靠背垂头丧气各奔东西。这就是北。
甲骨文东西南北的原始含义基本如此。我们再来探讨甲骨文中的原始含义是什么。
中
甲骨文的中,图画会意字。显然中是一个飘荡的旗帜,那么中间圆圈是什么意思?圆圈是插旗帜的圆坑。这个圆坑的意义极其重大,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从这里诞生的,中国一词也因此而来。我们再来探讨中华民族的诞生地在哪里。
《干支表》是出土文物,干支表的内容是干支历法,干支历法由天干地支组成。经过将近二十年来对天干地支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天干地支是中国的文化源头。
干支表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原来是三皇时期的五种劳动工具甲乙框,丙丁燧,戊己犁,庚辛钻凿,壬癸针线。
有巢氏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人文始祖,有巢氏出生在旧石器时代,距今大约在20万年到5万年左右。有巢氏的出生地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也找不到证据。有巢氏构巢为穴让人居住,是人类房屋建设的鼻祖。同时有巢氏发明了藤条框,创造发明了人类第一个劳动工具。有巢氏以藤条框为原型创造发明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图画字“甲”。甲是藤条框,乙是绑扎藤条框沿的小细绳。这就是天干甲乙的来源。藤条框的发明,图画字的创造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燧人氏出生在旧石器时代,距今大约在4.5万年到5万年左右。燧人氏的出生地暂时无处考证。燧人氏钻木取火发明了人工取火,天干丙丁就是证据。丙是钻木取火的砧木,丁是钻木取火的木椎,丙丁结合摩擦生火。钻木取火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根据英国考古学家约翰·卢伯克有关新石器时代那三个基本特征伏羲氏出生在旧石器晚期,活动在新石器早期,距今最少也得一万年了。在有巢氏和燧人氏的基础上伏羲氏发明了耕种的犁,蓄水的钻凿和缝制衣物的针线。天干的戊己、庚辛、壬癸就是证据。戊是耕种的犁,己是拉犁的勾;庚是蓄水的钻,辛是蓄水的凿;壬是针,癸是线。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原来是三皇时期的五大发明,甲乙运输,丙丁生火,戊己耕种,庚辛蓄水,壬癸制衣。五大发明为中国的农耕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伏羲氏不仅是一个发明家还是一个哲学。伏羲根据白天黑夜,月亮的圆缺望朔,星星的斗转星移,一天一年的阴阳变化和一年四季的冬春夏秋,动植物的生老病死创立了十二个图画会意字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生命观生死论
用图画会意字的形式描绘了生命的起源和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进而揭示了地球生物生息不断的自然规律,确立了中国人的生命观生死论。亥是生命的起点,我们就从亥开始。
亥是孕育中男性胎儿;子是男孩的出生;丑是给孩子擦洗沐浴;寅是给孩子穿衣服戴帽子,孩子交叉的双腿说明还不会走路需要母亲百般呵护,襁褓之中;卯是母亲的两个乳房,哺乳期;辰是石刀或者贝壳,寓意断奶;巳是壮男,巳亥结合生儿育女。巳是孕育中的女性胚芽;午是女孩的降临;未是张开的双手和伸开的双脚,寓意病重期撒手而去;申是死亡和再生,符号向下的是死亡,向上的是再生。不是自己再生,是自己的子孙后代生息不断;酉是一个空陶瓶,寓意人死万事空;戌是一把大石斧,寓意斩断生死阴阳。过了戌就是亥一个新的生死循环又开始了,这就是十二地支的原始含义。
地支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在哪里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经过对十二地支的深入剖析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卯。
卯
甲骨文的卯,图画会意字。卯是母亲的两个乳房,哺乳。卯是十二地支之一。在十二个生命过程中卯是第五个过程哺乳,简单地说就是给孩子喂奶。喂奶即“卯”。这时我突然想起了黄河下游德州地区的德平镇。德平镇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原来是一个县城,1956年撤县立镇现在由临邑县管辖。
德平县有一个方言土语,德平县给孩子喂奶说是给孩子“卯卯”,卯卯即哺乳。十二地支的卯竟然和德平县的卯出奇的一致。方言土语是历史的活化石,它和出土文物同等重要。十二地支的卯和德平县的不是巧合而是必然。一字千金,十二地支产生在德平县的德平镇。十二地支由伏羲创立,那么的家乡也就是德平镇人了。德平镇有伏羲的乡亲乡音,一个卯字响彻中华大地。
三皇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密不可分。既然伏羲是德平镇人了,那么有巢氏和燧人氏也就是德平镇人了。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的诞生地是黄河下游德州地区的德平镇,尽管时间久远,众说纷纭,可是我们也有了充分的证据,证据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无法复制的历史文物,《干支表》是甲骨文,晋旦卯是甲骨文,山东山西的地图更是亘古不变。中华民族的诞生地非德平镇莫属,德平镇才是最早的中国。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