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9年2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关于“新华社奉我国政府发布声明,就越南当局不断侵犯我国领土,我边防部队被迫奋起还击”的消息,说打就这样真的打了起来。
在我刚担任排长不久,部队很快就进入了一级战备,我原本准备回家探亲的事也被搁置了下来。按照有关规定,所有正在休假的官兵,都去电报催促他们立即归队。
1979年2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关于“新华社奉我国政府发布声明,就越南当局不断侵犯我国领土,我边防部队被迫奋起还击”的消息,说打就这样真的打了起来。
南彊的战事很吃紧,北方的部队也不轻松。这是因为,事实上越南与苏联已经结盟,此前签订了《 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其中就有军事同盟条款,若我们要反击越南,苏联恐怕不会袖手旁观。因此,我“三北”(西北、东北、华北)的部队,为了防止苏联入侵,不得不全部处于临战状态,时刻保持高度的戒备。
那段时间,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火药味。师里还将几挺多管高射机枪架设在楼房顶上,以做好对空防卫作战的准备。又看到大批作战飞机从我们头顶飞驰而过,沿着河西走廊向西飞去,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一天晚上,连长林合贵从司令部开会回来,就连夜召开排以上干部紧急会议。
在会上,林连长满脸神情严肃地传达了师里的最新指示精神,一再强调了战备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根据当前形势和连队的任务,迅速进行安排部署,研究制定了三种战备方案:
第一方案是:轻装徒步拉出。除了对信号规定、集合地点等都作了明确,要求个人携带物资有:枪支弹药,挎包、水壶(含毛巾、牙具),被子、大衣、战备包等。
第二方案是:乘车携带作业器材拉出。这由各排在自己排门前按规定组织装车,完毕后立即向连里报告,等待“出发”信号。
同时,对全连六辆汽车行驶顺序及带车干部等也作了具体规定。其中,指定三排乘坐38号解放牌汽车,并由我负责带车。
驾驶班除了保障本排开车以外,其余的将随汽车配属给一、二排和连部、炊事班,做到定车定人。
第三方案是:应对空袭和临时反空降。若接到敌空袭警报后,要求以排、班为单位翻越过连队后墙,迅速将队伍带至营房附近的新村一队,按照一、二、三排和连部的顺序散开。
此外,要求各班就地利用门窗、房顶组织临时反空降。同时,每个班也指定了安全员、卫生员和器材员。
这一期间,上级反复检查“三分四定”落实情况,所有人都剃了光头,留下家书和寄回去的东西,并打好了背包,连睡觉也不许解开,随身携带枪支弹药和个人装具,随时准备执行作战任务,做到一声令下能够立即出动。
连队的政治教育也跟着战备形势走,突出了加强组织纪律性和革命英雄主义等教育,强调无条件服从,不讲客观理由,激励大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并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搞好战备训练。
因此,按照部队统一部署,连续施工多年的我连也随即转入临战训练。我所在的三排(欠驾驶班)将组成障碍设置队,主要任务是担负障碍物设置与排除,仿佛马上要让我们去趟地雷阵了。
自打那时候开始,工兵专业训练就大大加强了,还按照运动保障队、障碍设置队等战斗编组,连续几个晚上,在酒泉北郊一片杂草丛生的开阔地上,开展一场在敌防御前沿障碍物中开辟通路、在敌进攻方向布设雷场的夜间实兵演练,着力提升遂行工程作业任务的能力。
敌火下运动时,现场硝烟弥漫,炮火轰鸣,枪声大作。模拟效果十分逼真,阵势令人为之震撼,使全体官兵得到一次近似实战的锻炼。
根据我师随时可能担负机动作战的任务,又组织全连到酒泉火车站进行了军用站台搭设训练,为部队铁路输送作了充分准备。
直到我国政府宣布“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我所在部队才解除了紧急战备状态的警报。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