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洪武元年三月,应天的风里还裹着新泥味儿,皇城的城墙刚垒齐砖缝,徐达的战马就拴在午门石墩上——他从漠北追着北元残兵赶回来,铠甲上凝着胡地的霜,连盔缨都沾着沙。没回府,他直接踹开武英殿的门,见朱元璋正蹲在地上摊地图,手指戳着漠北方向骂:“这些狗东西,跑得比兔子还快
洪武元年三月,应天的风里还裹着新泥味儿,皇城的城墙刚垒齐砖缝,徐达的战马就拴在午门石墩上——他从漠北追着北元残兵赶回来,铠甲上凝着胡地的霜,连盔缨都沾着沙。没回府,他直接踹开武英殿的门,见朱元璋正蹲在地上摊地图,手指戳着漠北方向骂:“这些狗东西,跑得比兔子还快!”
朱元璋抬头看见他,笑着扔过去一壶枣酒:“先喝口热的,刚让御膳房熬的。”徐达接过,酒液顺着下巴流进军服,他抹了把嘴,突然直起腰:“大哥,我要替我嫂子要个说法!”
“说法?”朱元璋放下地图,“你要封侯还是封王?”徐达急得跺脚:“不是我!是你媳妇!你得赶紧封她当皇后!”朱元璋愣了:“马氏当皇后不是早就定了?”徐达拍着大腿:“定了归定了,得明明白白昭告天下!昨天我跟几个北元降将喝酒,他们说你要封韩国公的女儿当皇后,我跟他打了三架,脸都肿了!”
朱元璋的笑容收了,伸手摸了摸腰间的翡翠玉佩——那是马皇后当年攒了半年私房钱买的,绳结还是她亲手编的“平安结”。他叹口气:“我就知道你是怕别人说我忘恩负义。”徐达从怀里掏出块粗布,上面还留着当年的针脚:“嫂子当年给我缝的护心镜套,我一直带着。她在滁州蹲灶边给你熬粥,粥里放了颗蜜枣,你说那是你吃过最甜的东西;你被陈友谅追得往庐州跑,她抱着孩子跟你走了八十里,鞋都磨破了,脚腕肿得跟馒头似的;去年我在大都,她托人捎来一包晒干的马齿苋,说你小时候在皇觉寺最爱吃这个。”
朱元璋的眼睛湿了,接过粗布,指腹蹭过歪歪扭扭的针脚:“你嫂子啊……当年我在皇觉寺要饭,饿晕在她家门口,她偷拿家里的米熬粥给我,被郭天叙打了二十板子,还笑着说‘值,这粥比人参还补’。”他抬头盯着徐达:“明天早朝,朕就下诏,封马秀英为皇后。”
第二天清晨,应天府的大殿上,朱元璋穿着玄色衮服,冠冕上的旒珠挡住了眼睛,却挡不住声音里的颤:“皇后马氏,与朕同起濠梁,备历艰辛。昔在军中,每乏食,氏辄罄奁资以佐军;朕遇袭,氏亲负朕走,鞋履尽破。今登大宝,非氏不足以母仪天下。”满朝文武跪下来,徐达站在最前面,嘴角翘得老高,偷偷抹了下眼睛。
后来马皇后当上皇后,还是天天蹲在御膳房熬小米粥,劝朱元璋少杀功臣,帮他批改奏章时,在贪官的名字上画圈,说“这个人家有八十岁老母,留条命吧”。朱元璋有时候发脾气,摔了茶杯,见了马皇后就软下来,说“只有你敢管我这个皇帝”。
马皇后去世那年,是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抱着她的遗体哭了三天三夜,说“从此再无与我共啃窝窝头的人了”。他下旨辍朝十日,以后再也不立皇后。
徐达后来每次进宫,都会去坤宁宫坐会儿,摸一摸马皇后当年坐过的椅子,说“嫂子,我又打了个胜仗”。直到他去世前,还跟儿子说:“你奶奶是天底下最贤的女人,你爷爷没看错人。”
其实徐达替嫂子求封后,哪里是为了什么名分?他是替朱元璋守住当年在皇觉寺的初心——他们从乞丐走到皇帝,靠的不是权谋,是那份“不丢糟糠”的情义。而马皇后的皇后之位,不是朱元璋封的,是他们一起熬出来的,是缝补的粗布,是熬的热粥,是敢管皇帝的胆子。
这才是明朝开国最有温度的事:皇帝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皇后不是坐在后宫的摆设,他们的位置,是用半辈子的真心换回来的。
文献来源:《明史·后妃传》《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徐达传》、《朱元璋与马皇后》(陈梧桐 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明朝开国风云录》(吴蔚 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