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绵的阴雨却让山东农民伤透了脑筋。秋天本是丰收之季,但对山东农户而言,今年秋天除了瑟瑟秋风带来的寒意,也多了些绵绵秋雨的“烦恼”:9月份以来,山东全省平均降水量312.5毫米,较往年同期偏多238.1毫米,增幅高达320%。
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绵的阴雨却让山东农民伤透了脑筋。秋天本是丰收之季,但对山东农户而言,今年秋天除了瑟瑟秋风带来的寒意,也多了些绵绵秋雨的“烦恼”:9月份以来,山东全省平均降水量312.5毫米,较往年同期偏多238.1毫米,增幅高达320%。
丰收季碰上多雨期,频繁降雨带来的影响可不止“一户收成”。作为主产粮区,“齐鲁粮仓”的秋粮收成如何关乎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秋种质量又为明年夏粮能否丰收埋下伏笔。为守住“三秋”收成,山东调动一切资源、动员一切力量,以“试与时间赛跑,欲与天公比高”的劲头,在齐鲁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抢秋”攻坚战。
与时间赛跑,山东政府的领导力、协调力是跑赢时间的最大“变量”。山东专门成立工作专班,24小时跟踪雨情、农情,通过气象实时预警,精准捕捉天气变化“窗口期”,引导农户抓住雨停间隙、小雨天气等时段见缝插针抢收,以精准、高效的信息保障,让“抢秋”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同时,山东为玉米收获机超限审批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联合收割机运输车辆跨区域通行,发挥黄淮海地区农机应急抢收抢烘抢种作业互助合作机制作用,调集江苏、河南、安徽等地近900台履带式收获机跨区支援,极大增强了抢收能力。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动员,让“抢秋”毫无后顾之忧。
与天公比高,山东坚信“人心齐、泰山移”,更笃定“人定胜天”。在山东临沂,“党群同心共抢秋”成为最生动的场景,为打通秋收服务“最后一公里”,临沂建立“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四级帮包机制,推动各级干部把秋收现场当成“办公点”,把农户需求当成“心头事”,点对点解决实际问题。
在临沂“抢秋”一线,处处可见党员身影,4.3万个党员先锋岗星罗棋布,党员们活跃在“排湿、抢收、晾烘、备播”各流程,忙碌开沟沥水、人工抢收、湿粮转运、耕翻整地……,用实际行动提升抢收质量与效率,以党群同心的凝聚力、战斗力,让秋粮颗粒归仓。
“抢秋”是场关乎全局的大考,全省上下没有“旁观者”,皆是“赶考者”。银座超市迅速启动“雨季助农紧急预案”,打破常规供应商准入流程,设立绿色通道,实行优先验收、优先付款,确保助农资金快速回笼,解农户燃眉之急;国网安丘供电公司对粮食储存库精准摸排,建立“一对一”保电方案,应急电源车24小时待命以应对突发状况,以“满格电力”助力秋粮归仓;泰山保险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通过简化理赔手续,优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时效,做到应赔尽赔、早赔快赔。全省上下一条心,各行各业齐发力,让“抢秋”成为检验山东发展成色与担当的“试金石”。
天灾无情,一个人在自然力量面前或许渺小,但当一群人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世间一切困难都将为其让路。齐鲁“抢秋”,在政策保障、科技赋能下跑赢了时间、赢得了主动;在党群同心、多方协同下超越了天公、抢得了先机。这场“抢秋”之战,是一场来之不易的丰收保卫战胜利,更是一次凝聚人心、彰显山东力量的深刻考验。(今日头条·言即我心)
来源:人的皮囊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