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白酒市场有点乱,五月十八号新政策出来,公务场合不准喝酒,一瓶也不行,靠关系饭局撑着的酒厂一下慌了,股市里白酒板块一路往下掉,跌了二十多点,别的股票回暖它也不动,大家不再信白酒能升值这说法了。
政策一卡下来,酒桌就冷了,没人再等涨价了。
二百块的酒,悄咪咪端上桌,白酒是不是真要成天天喝的玩意儿了。
最近白酒市场有点乱,五月十八号新政策出来,公务场合不准喝酒,一瓶也不行,靠关系饭局撑着的酒厂一下慌了,股市里白酒板块一路往下掉,跌了二十多点,别的股票回暖它也不动,大家不再信白酒能升值这说法了。
以前买茅台五粮液,有人图喝,更多人图放着等涨价,现在没人接了,高端酒零售价比出厂价还低,经销商开始撤柜,小县城也撑不住,库存堆到九百天,酒放着发霉都没人问,这不是生意难做,是整个门道塌了。
需求端断了三条腿,政商消费直接没了,以前靠领导请客、客户应酬撑着,现在这条路彻底堵死,年轻人根本不买账,95后、00后觉得敬酒就是职场套路,钱包也紧了,一箱酒的钱能吃四五顿甚至十顿饭,谁还愿意花这冤枉钱。
供给端也乱了,酒厂这几年拼命扩产,把货全压给经销商,让他们当仓库,高粱涨价,人工也涨,广告费一再加,利润越压越薄,不少厂毛利跌破三成,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最要命的是,大家不买品牌故事的账了,以前说五年陈酿、限量发售,人就愿意掏钱,现在只看是不是纯粮食做的,喝起来香不香,日本威士忌能火是因为他们人均收入高,咱们还没到那一步,别硬抄他们的作业。
但还是有人活下来了,汾酒、洋河天之蓝光瓶、高洲11年大曲坤沙,没搞饥饿营销,没炒概念,就老老实实卖纯粮酒,价格明明白白,掉得也最少,它们盯的是新场景,下班回家自己喝一口,周末一家人吃饭,桌上摆瓶酒,不再是非得在饭局上拼感情。
那些跨界产品,比如茅台冰淇淋、五粮液咖啡,卖得并不好,年轻人不是不爱新鲜,他们要的是真真切切的感觉,不是看中年人硬套潮牌那种别扭劲儿。
小酒厂日子不好过,营收普遍降了差不多两成,有的直接关了门,但也有人琢磨出新路子,一家做馥郁香型的酒厂,拉上经销商一起搭平台,流量大家分,库存一起扛,走社区团购的路子,抖音快手上的低价纯粮酒直播间,一个月卖出去上百亿,渠道的权势早就变了。
中秋国庆的数据也说明,送礼的人少了,高档酒没人当礼物买了,日本清酒和德国啤酒能撑得住,是因为它们早就在日常饭桌上出现,不是用来撑场面的,白酒想活下去,也得从摆面子变成上饭桌的常客。
未来两年,看三件事,有没有酒厂真敢把价格砍一半,有没有品牌肯放下年份的噱头,好好把酒酿出来,有没有渠道敢用社区店加小程序,不再靠压货赚钱,谁还囤着酒等升值,谁就是在等一个回不去的时代。
白酒不是不行了,是得换个活法,脱下那身华服,回到饭桌边上,这才是正经路子。
来源:美食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