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镇江市曾是江苏省会,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有着3000多年的建制史,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和8所中等职业学校,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镇江的公办高校中多冠名“江苏”。
江苏的高校布局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都有自己城市命名的高校,比如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常州大学等,徐州工程学院也在力争更名“徐州大学”。
镇江市曾是江苏省会,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有着3000多年的建制史,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和8所中等职业学校,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镇江的公办高校中多冠名“江苏”。
镇江曾是江苏省内比较发达的城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布局调整过程中,下属的部分县市分别调整给相邻的南京、常州和无锡,成为江苏省内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客观上也影响了高等教育发展。
于是,镇江本土高校在合并调整中,开始冠名“江苏”,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甚至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也冠名“江苏”,现在的公办高等院校中,只有一所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接下来有可能成为“镇江学院”。
曾经的“镇江”,也是国内名校的符号标识。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是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博士后,有着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情怀。
现在的江苏大学,继承了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的衣钵,同时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等学校,也都整体并入江苏大学。
镇江船舶学院,前身为在上海创建的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这个名字原本很有“大区风范”,不过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还是打起了“江苏牌”。
冠名“江苏”,有利于提升镇江产业名城的品牌影响力。镇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有11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镇江港是全国43个主枢纽港之一。
镇江的职业技术学院,选择冠名“江苏”,在生源和就业渠道方面更为顺畅,与镇江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可以说,其冠名“江苏”,既有底气也很大气。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农业类专业为主体的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其创建于1923年,有着百年历史,主持建设4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长三角唯一的航空类公办高职院校,实力排名位居全国航空装备类高职院校第五,21个涉航专业中19个排名江苏省第一。
“镇江学院”,能否成为本土高校的代言人。作为江苏十三太保中的“老字号”,镇江应该有一所以城市命名的高校,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镇江学院”,可以说备受期待。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就是“镇江学院”的现实版本。这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最早为创办于1912年的丹阳正则女校。这样的底蕴,符合镇江的城市气质。
镇江高专的特色是学科比较齐全,基础也厚实。1992年原镇江教育学院、镇江市职业大学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分校合并,组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江苏省劳动经济学校、丹阳师范学校、镇江卫生学校。
由此可见,镇江高专看似层次不高,但整合了诸多省属中专学校,师资力量和专业认可度都有先天优势,这些都为后期升格为本科更名“镇江学院”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镇江的高等院校,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西魏遗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