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艾滋病,不用觉得害怕或回避,现在防控手段越来越成熟,很多数据也能帮我们更客观了解情况。截至2024年底,全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135.5万例,看起来数字不小,但背后有很多积极的防控进展,今天就用实在的数据和案例,把该知道的事儿讲清楚。
提到艾滋病,不用觉得害怕或回避,现在防控手段越来越成熟,很多数据也能帮我们更客观了解情况。截至2024年底,全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135.5万例,看起来数字不小,但背后有很多积极的防控进展,今天就用实在的数据和案例,把该知道的事儿讲清楚。
一、疫情现状:传播途径和人群有特点
现在艾滋病的传播有明确规律,不同人群和地区的情况能帮我们更精准防护:
- 传播途径很集中:2024年新增的10.16万例感染者里,异性性传播占73.4%,同性性传播占25.2%,这两类加起来占了98.6%,经输血、母婴、注射吸毒传播的比例已经降到1.4%以下,基本得到控制。
- 重点人群要关注:天津市针对男男性行为者的调查显示,只有33.1%的人知道“暴露前预防(PrEP)”,实际使用的仅4.8%;山东省多性伴的男男性行为者中,PrEP使用率也只有28.69%,农村、低收入人群使用率更低,认知不足会增加风险。还有广西农村老年人,干预前多性伴行为发生率最高达51.6%,安全套使用率低,这部分群体的防控也不能忽视。
- 地区防控有差异:四川、广西、重庆、云南等省份感染者数量相对多一些,比如四川现存活17.47万例、广西12.32万例,但这些地方都在针对性防控,像四川凉山州通过“一村一宣传员”,把安全套使用率从35%提高到了68%。
二、防控成效:治疗和预防都有好进展
这些年防控效果很明显,数据能直接体现,不用对艾滋病过度恐慌:
- 治疗成功率超90%:全国艾滋病患者治疗覆盖率达92.3%,治疗成功率94.1%,规范治疗后,患者病毒载量能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预期寿命和普通人差别不大,死亡率比2015年下降了46%。
- 预防手段更有效:广西针对农村老年人开展6个月健康教育后,多性伴行为发生率从51.6%降到25%以下,安全套使用率提高到45.83%;全国免费检测点超过2.3万个,2024年主动检测人数达2.1亿人次,早发现早治疗的比例越来越高。
- 母婴传播几乎阻断:现在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率达99.8%,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使用率99.9%,母婴传播率控制在0.3%以下,基本实现了“零母婴传播”的目标。
三、自我防护:记住3个实用知识点
做好自我防护其实不难,记住这几点,能有效降低风险:
1. 高危行为后有“补救药”: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后,2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72小时)到疾控中心或定点医院吃阻断药(nPEP),有效率达95%以上,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后悔药”,其实各地疾控中心都能提供,费用还能报销一部分。
2. 高风险人群可提前预防:男男性行为者、多性伴人群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暴露前预防药(PrEP),能降低感染风险90%以上,但要坚持按要求使用,不能替代安全套。
3. 检测很方便且免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都能免费检测,最快15分钟出结果,就算确诊也不用怕,国家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规范治疗就能正常工作生活。
现在艾滋病防控已经越来越成熟,关键是了解常识、做好防护。你身边有见过艾滋病防控宣传吗?知道附近哪里能做免费检测吗?
来源:老道聊健康